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后的道理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次次徒劳地摔下来。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啊,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2.
是非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它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厚厚的玻璃窗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从玻璃上摔落下来,如此努力多次,毫无结果。  相似文献   

3.
超级考场     
《中学生天地》2009,(1):46-46
一只蜜蜂外出采花粉,发现一处蜜源,它立刻回巢召来10个伙伴。可还是采不完,于是每只蜜蜂回去各找来10只蜜蜂。大家再采,还是剩下很多。于是蜜蜂们又回去叫同伴,每只蜜蜂又叫来10个同伴。但仍然采不完,蜜蜂们再回去,每只蜜蜂又叫来10个同伴。这一次,终于把这一片蜜源采完了。  相似文献   

4.
炸油条 《初中生》2009,(11):12-13
两只蜜蜂飞进一间屋里,透过玻璃窗户看到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第一只蜜蜂使尽全身的力气往花园飞去,结果,一次次碰在玻璃窗上,被撞得头晕眼花;另一只蜜蜂则顺着窗户拐了个弯,找到了通向花园的门,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花园。  相似文献   

5.
徐乐盈 《教书育人》2011,(35):64-65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纸上画骆驼,看谁画得最多,大徒弟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可画师都不满意,小徒弟只画了两只,一只从山中走来,另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肚子,却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其实,仔细观察这三幅画,大徒弟和二徒  相似文献   

6.
说说超导体     
最勤劳的昆虫——蜜蜂。一只蜜蜂一次可采20-40mg的花粉,要酿1kg蜜,蜜蜂就得往返几万次,而且要采几百万至一千多万朵鲜花。  相似文献   

7.
酿蜜与作文     
据有关科学家计算,一只蜜蜂酿出一公斤蜜,需要飞行大约30万公里,吮吸大约1200万朵花的液汁;每次采集回来,还需要把液汁从胃里吐出来,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的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液汁才成为蜜汁。但  相似文献   

8.
昆虫之最     
最勤劳的昆虫——蜜蜂。一只蜜蜂一次可采20-40 mg的花粉,要酿1 kg蜜,蜜蜂就得往返几万次,而且要采几百万至一千多万朵鲜花。吐丝最长的昆虫——家蚕。编织一个蚕茧,家蚕的头要不断地移动位置250次一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老师向我请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要我说清道理很难,我只给他们讲两件自己经历过的事—————小时候我常到街坊的打铁铺去玩。一日,打铁师傅让徒弟独自操作锻打一个刀具铁件。徒弟剪取一大截铁坯,在炉中一次次将其炼红,又一次次在铁砧上将炼红的铁件锤打,好不容易才砸出个刀具的模样来,但坯比刀具要大数倍。师傅见了,忙止住徒弟上扬铁锤的手说:“你忘了我们这行手艺的窍门了吗?打铁留短呀,才省时省力。这样大的铁坯什么时候才能打成刀具?”徒弟恍然大悟,立即将铁坯重新炼红,再将其切小,恰到好处,加工起来又省时…  相似文献   

10.
育红 《初中生辅导》2009,(31):41-42
蜜蜂的降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在对6只蜜蜂进行了100多次的观察后得出结论:人类应该向蜜蜂学习降落。研究人员发现,蜜蜂降落时的飞行速度和高度成完美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蜜蜂的降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在对6只蜜蜂进行了100多次的观察后得出结论:人类应该向蜜蜂学习降落。研究人员发现,蜜蜂降落时的飞行速度和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赞美勤劳的蜜蜂。这不仅因为蜜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甜蜜,而且也因为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们的学习以重要的启示。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然后还要经过相互之间二百多次的交舌吞吐,百花的甜汁才能酿成澄黄的甜蜜。  相似文献   

13.
坚持梦想 从前,有一朵玫瑰,她非常渴望有蜜蜂来做伴,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只蜜蜂飞到她身边。尽管如此,这朵玫瑰仍然天天坚持做梦。在她感到孤独的时候,她就会想象自己置身一处花园,花园里到处都是蜜蜂,蜜蜂们一只接一只地飞过来亲吻她。  相似文献   

14.
痛苦和盐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这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师傅问:“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  相似文献   

15.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你怎么数的?"大徒弟:"揉碎了,放在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怎么知道的?"三徒弟:"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徒了,明天  相似文献   

16.
【案例】 《蜜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弄清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提了二十只蜜蜂来做试验。在试验中,二十只蜜蜂被带到离家两里多远的地方,有十七只飞回来了,另外三只不知去向。还有三只蜜蜂去哪里了?无人知晓。甚至就是作者本人,也无法准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况且这个问题也无关教学痛痒。然而,学生却对另外三只蜜蜂的去向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7.
荔枝蜜     
角度之一: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文章开头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并写出事例解释对蜜蜂不喜欢的原因,这是欲扬先抑之笔。接着叙述小住从化温泉,看到了荔枝树,喝上了荔枝蜜,为蜜蜂的创造才能而惊奇,对蜜蜂动了向往之情,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参观养蜂场,与老梁对话,对蜜蜂才有了真正的了解,对蜜蜂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二次变化。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了,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三次变化。全文一线贯串,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引导学生看课文,找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地方(三处)。二、跳读:1、5、17、19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不喜欢——喜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史教授有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瓶子平放在桌子上,瓶的底部向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结果当然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已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来,它们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光亮的瓶底那儿。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仍然将瓶子按原来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一只不剩地全部从瓶口飞出来。苍蝇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在对6只蜜蜂进行了100多次的观察后得出结论:人类应该向蜜蜂学习降落。研究人员发现,蜜蜂降落时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呈完美的比例,这样就保证了它安全舒服地降落。科学家根据蜜蜂独特的降落方式,制造出由计算机控制  相似文献   

20.
华应龙 《教师博览》2022,(26):65-67
<正>承蒙大家信任,我外出讲课大多是带着徒弟的。一次上完课回程途中,有徒弟问我:“师父,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我的课堂很闷很闷,而您却把真课上得像假的一样,学生都像是您的托儿?”这真是个好问题!我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本文只说一点。请先看我执教五年级“找次品”一课的开头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