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通过大陆法系与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本质有关学说的比较,赞成以法益理论重构我国刑法犯罪本质的社会危害性理论,但作通过对哲学上“本质”范畴发展历程的梳理,指出不仅事物而且事物的本质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简单地将犯罪的本质归结为对法益的分割失于片面,犯罪本质是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必须重视对犯罪本质形式的探讨,将犯罪本质的形式--行为的应受刑法处罚性与犯罪的本质内容--行为对法益侵害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考察。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已经蕴涵犯罪本质多元论的思想。在刑事立法领域,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前者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是犯罪的制裁属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的本质是刑事违法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犯罪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犯罪的本质及表现和传统犯罪有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污染环境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往往不具有污染环境的直接故意,并且危害后果的产生和显现具有复杂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因此,当环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出现后,依据传统刑法理论来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因果关系相当困难。为了加强刑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辨别与认定污染环境犯罪,有必要确立环境污染犯罪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4.
诉讼案件剧增,中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这在刑法领域又集中体现为犯罪率的急剧攀升,监狱人满为患.尽管造成当下犯罪率攀升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犯罪观与刑罚观的错位以及罪刑模式的失当,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给予重新定位之必要.其中,重视积极的一般预防、重新定位犯罪本质和强化限制性刑法解释就是诉讼社会下刑法理论的基本样态,这又带来了严格控制犯罪圈大小、强化犯罪级别划分和重视二元化犯罪模式之刑法转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犯罪特征的争论比较激烈,但对于什么是犯罪特征却缺乏深入的研究.犯罪特征是犯罪本质的外化,是犯罪区别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外在表象,在犯罪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中得到表现.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不是犯罪的本质,而是犯罪的社会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责任特征.它们三者之间是横向并列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  相似文献   

6.
刑法哲学,也称为刑法法理学,它是从哲学的层面上,研究刑法学理论背后所蕴藏的法理的学科。刑法哲学是刑法学的基础,它与刑法学的关系,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犯罪的本质作为犯罪论的基础,决定了何种行为为犯罪行为,是否应当追究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等,这直接关系到刑罚论中具体的刑罚设置。文章将力图站在刑法哲学的高度上,深入分析犯罪的本质问题,阐述法益侵害说在界定犯罪本质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时自主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视为单位犯罪是刑法谦抑性的体现和要求.对单位实施的刑法分则未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危害行为以个人犯罪论处,是完全正当的,并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犯罪?如何划分罪和非罪的界限?怎样才构成犯罪?如何识别故意和过失?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的产生,.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和国家的时候而出现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犯罪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是违反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犯罪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犯罪有不同的理解。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罪和在其他剥削阶级国家的犯罪有本质的区别。在我们国家里的犯什么是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第十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从这一条明确的规定中,,都是犯罪;但是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犯罪必须具备商个条件,也就是两个特证:第一,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两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缺一不可。第一,犯罪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立功是一种正义的行为,立功行为有助于司法机关揭露犯罪、查证犯罪、惩罚犯罪.尽管犯罪分子犯了罪,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但是其协助司法机关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具有正义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犯罪分子对其所犯罪行悔悟,应当给予鼓励.因此,刑法规定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给予从宽处罚.但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立功条件的规定存有值得反思之处,而目前关于这些反思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从此角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刑罚本质问题是刑法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犯罪是基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因素的行为,刑罚的本质不在于消灭方孔先生所说的人的动物性,也不仅仅是对犯罪的报应,而是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多态势,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加,女性未成年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增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以犯罪构成为核心的犯罪论中 ,符合犯罪构成就等于犯罪成立 ,然而 ,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发展变化的 ,只有既符合犯罪构成又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13.
一、名词解释:1.溯及力 2.犯罪构成 3.作为 4.刑事责任能力 5.犯罪的故意 6.犯罪的过失 7.犯罪目的 8.正当防卫 9.紧急避险 10.犯罪中止 11.教唆犯 12.想象竞合犯 13.刑事责任 14.拘役 15.刑罚 16.剥夺政治权利 17.累犯 18.自首 19.缓刑 20.赦免二、填空题:1.刑法是关于、和刑罚的法律。2论理解释可分为解释和解释。3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和的效力。4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5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的或具体的。6在刑法理论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以犯罪构成为核心的犯罪论中,符合犯罪构成就等于犯罪成立,然而,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发展变化的,只有既符合犯罪构成又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15.
论犯罪过失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司法界中偏重于对故意犯罪的研究,而过失犯罪成为刑法理论中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这同过失犯罪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惩治过失犯罪的实践需要是不相谐调的,因此分析和研究犯罪过失理论本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阐述分析了犯罪的本质与刑罚的目的,提出了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原则等关于刑法原则的思想、犯罪的标准和刑罚适用原则思想及犯罪预防思想,作为现代刑法启蒙思想对当今世界各国刑法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犯罪及其本质问题,一直就是刑法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任何一门学科,其研究出发点都应该是建立在一个科学而明晰的概念范畴基础上。出于这一理论,我们首先界定了本论的犯罪概念,在分析其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演绎出了犯罪的本质是“刑法法益侵害”这一理论,并分析了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滨州学院学报》2020,(5):79-87
污染环境犯罪较一般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更大,辐射范围和区域更为广泛,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无形的危害,有预防性刑法介入早期干预、惩罚前置化的现实需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采取合理的犯罪化是必要的,污染环境罪立法修改后呈现的治理早期化现象可以看作是预防性刑法下的部分展开。在反思预防性刑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污染环境罪的治理早期化现象,重新梳理并考察此二者间的逻辑关系。污染环境罪治理早期化的问题与困境一方面源于预防刑法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当下立法技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可寻求刑法理论内部的刑法教义学、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刑法体系外部的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综合调整。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犯罪以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损着中国社会的市场竞争秩序。商业贿赂罪目前尚仅为一个学理罪名。中国刑法通过现行刑法公务贿赂犯罪、业务贿赂犯罪的规定对商业贿赂罪规制的模式不仅缺乏合理性,同时也难以实现刑法应有效能的最大化。由商业贿赂罪犯罪客体、主客观要件及罪刑配置模式的特殊性所决定,有必要将之设计为独立的犯罪类型。商业贿赂罪从学理罪名向法定罪名的转化,有利于中国贿赂犯罪刑事规制体系的完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中关于"危害行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它是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创造的一个范畴。作为犯罪构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危害行为理论未能解决"行为"自身内涵,其危害性判断上缺乏规范性,充其量是个道德范畴,在逻辑上与犯罪构成其他要件也难以理清。危害行为概念使我国犯罪构成缺乏精确的评价能力。犯罪评价体系应以构成要件行为概念取代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