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观从其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提出演员在表演时应冷静理智地将事先塑造好的“理想的范本”扮演出来,使观众信以为真。演员塑造的“理想的范本”高于自然和诗人所塑造的“范本”,它虽然是推理、想象出来的虚构形象,却符合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优秀的演员在表演之前已经塑造出这样一个“范本”,然后在表演中不动感情地扮演这一“范本”。但理性主义戏剧表演观强调艺术的模仿性而忽视情感体验性,唯物却缺乏辩证。  相似文献   

2.
浅谈戏曲人物表演中的理解和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戏曲表演十分注重表演的外在形式,锤炼出各种细腻、优美的表演程式,这一点肯定是表现派所赞赏的,但是戏曲表演恰恰主张既要“形似”又要“神似”,认为“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形似者为下品,神似者为上品”。“神似”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只靠模仿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今天是可以肯定的”。在历史学上肯定一个历史人物的“杰出”,和在艺术上表现出这种“杰出”,两者有着联系,又存在着很大区别。“翻案何妨傅粉多”。科学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评者随意的美化或者丑化都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是不宜“傅粉”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傅粉”的。高尔基说:“艺术  相似文献   

4.
“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表演是一名成功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必须具备的,是歌唱艺术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求演员自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和协、统一呈现在舞台上。既然是表演,那么更多的是要求演员的外在美的表现——形体表演。这就涉及到一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口型的变化,肢体语言、手势的变化以及台步等这些问题,这也是作为歌唱演员必须要知道的舞台形体表演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类解说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不同和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成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的叙事诗歌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一是体现在他一般不笼统地描写劳苦大众的群体形象,而是选取不同类型的、一个一个的具体人物加以描写,从而展示出一幅幅中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充分揭示了主题。二是体现在他的叙事诗中的人物描写,强调主观情愫的融入,即“寄情于人”。使诗中的人物成为诗人情感罗网所滤过的产物。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是体现在他擅长用轻笔淡墨即白描手法来勾勒各种人物形象,并能以“形”传“神”,达到“形”和“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清代地方戏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表演艺术上。首先是各种表演手段的戏剧化,板腔体音乐成为主流,从音乐体制上为地方戏表演提供了自由灵活的创作手段;其次是脚色分工的细致化,地方大戏从传奇的“老生”和“小生”之间创造出“正生”这一独立的脚色,地方小戏的脚色体制由“二小”扩大为“三小”;再次是表演艺术地位的提高,演员的资质和表演风格受到人们的重视,舞台表演十分注重演员对戏曲人物情态的表现,在各个行法中都出现了较为出色的演员。  相似文献   

8.
从上一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近百位南通籍影视工作涉足导演、编剧、表演、摄影等领域,构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群落和影视谱系。其历史跨度之长,涉及领域之广,代表人物之多,引人瞩目。这一中国影视化中的“南通现象”,渊源于南通作为“话剧之乡”的化积淀,并形成了“关注社会、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特别是赵丹作为一代表演艺术大师的实绩和地位呼唤着“现实主义”和“演员时代”在新世纪中国影视艺术中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表情、动作、语言,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全身心地沉浸在文本所描绘的世界中,对于理解课文意义,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但语文课上的“表演”必须是为学习语文而服务的:阅读课上,对于“表演”一定要慎重,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主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素质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可以是领导者、管理者,也可以是建设者、劳动者。“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流人物”(社会精英)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1.
民间舞蹈“高抬火轿”将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合二为一,表演形态丰富,结构严谨,参演人数众多,独具特色。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与调查,试从表演实体及构成、表演载体及方式、表演人物及服饰等方面深入了解“高抬火轿”的形态结构特征,探寻民间舞蹈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表演教学中,我们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表演教师喜欢让表演的学生选择和他的气质、性格相近的角色来表演,这样可以不怎么费力气就可以塑造一个观众认可的形象。其实这是我们教学中的误点。我主张表演教学要注重学生掌握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熟悉各种人物的生活,再现各种人物能力。这就要研究"人物形象性格化"教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出高技能、技巧的演员。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以及造形、灯光、服饰等各种艺术成分。在戏剧表演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即教师该如何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愉快地进行戏剧表演?下面是我在研究中的两次活动,通过这两次活动的对比,我成功地寻找到“功成身退”的方法,实现了教师真正意义上的由“导演”向“支持性的合作伙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皮影戏     
《初中生》2013,(9):62-63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善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5.
“主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素质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可以是领导、管理,也可以是建设、劳动。“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流人物”(社会精英)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6.
诗歌最具有抒情性和形象性。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的。何谓形象呢?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春柳…  相似文献   

17.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造人物形象上是一致的,在创作表演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这决定了戏剧演员与电影演员可相互流通人才。然而,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受到电影和戏剧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无论电影还是戏剧它们各自的艺术形式都为演员的表演提出了限定,只有演员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完成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音乐剧”(music al)是一种特有的音乐表演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歌剧或轻歌剧。它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具有独特表演形式的音乐门类。它综合了音乐、舞蹈、道白、戏剧文学、人物扮演和舞台美术因素,是一种形武自由、风格轻快、擅长于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并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的舞台演出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等。它是用灯光照射在兽皮或剪纸做成的人物、动物、景物等图案上,由艺人操纵,并配以音乐来演唱,形成活动或静止的画面,来展示情节,表演故事。  相似文献   

20.
英雄传奇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的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后世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英雄传奇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