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各地纷纷展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然而这种布局调整主要是以学校撤并为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农民和农村学生的利益。小班化教育适合农村学校当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学校撤并的情况下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要在农村实施小班化教育,需要在财政投入、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与之配合。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昆明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五华区地域扩大,学校增加,学校类型变单一的城区学校为城区.郊区.农村.山区学校并存。农村学校的加入,既为五华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面对变化,如何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打造一支合格的农村(含郊区)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城乡孩子享有均衡的基础教育,促进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高,成了五华区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依托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通过联片教研,网络教研,城乡结对,聚焦课堂等手段,摸索出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全区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新路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产生和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单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丰富化以及产业结构深化三个阶段,体现出了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产业结构比重逐渐趋于合理、第三产业的发展亟待加强的变迁特征。未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逻辑思路集中体现在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上,而农业产业化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有着丰富农村教育层次结构、拓展农村教育专业结构以及调整农村教育空间结构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更新,教育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这已是时代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更是一种国际潮流。面对新的教育趋势,目睹农村教育的现状,21世纪中国农村教育将走向何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对此有深刻的思考。经历了几次大的教育调整,尤其是身临农村教育第一线,笔者认为经过农村学校的撤校并点之后,虽然农村教育有了新的起色,但要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与新的教育趋向“共振”,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势在必行,而且应成为各级政府抓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晏阳初致力于乡村教育改革,他们的出发点、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各异,但诸如教育目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等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且对现代农村教育多有启示:农村教育办学重心要适度下移,调整"撤校并点"政策;积极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模式,面向所有愿意学习的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办好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8.
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肩负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体系中的"短板".学生的持续流失、教育质量焦虑带来的"信心流失"、城市学校在招生与教育上的替代效应、优势与特色彰显不足、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等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的攻坚难点.要全面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要形成稳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重振人心,用多样化方法办出特色,以城乡统筹与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通过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贫困县之所以贫困,教育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贫困县落后的教育中,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则更是有目共睹的严峻现实。如果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不仅会严重地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会深刻地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到贫困县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根据各地集中办学的经验和贫困县的实际情况,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应当采取“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化配置、兼顾就近、适当集中、提高质量”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进行。一、在摸清底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籍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症结在于农村问题和使农村生活活跃起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和训练;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行教育能使他们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教育过程的渐进性决定了农村发展的渐进性;教育是第三世界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那里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必须仰赖于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他们的谋生能力才会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才会振作,第三世界的农村生活才会活跃起来;只有能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农村的发展,而这样的人必须要有责任意识,要承担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舒马赫的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和发展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农村教育和农村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国家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认真组织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组织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要将硬件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师素质提高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使农村学校能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依靠他们,然而,他们出现心理早衰,将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加大力度预防、控制和消除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早衰现象,让他们永葆青春活力,努力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的主阵地在农村。农村教育历来因其生源复杂、普九难度大、管理艰难而今人关注。如何把农村教育管理好,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所要讨论的,便是当前农村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学校中常见而又失当的甚至违反政策法规的管理方式,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注意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事务型。这类管理方式常见于乡镇、村级学校的校长或主任。他们整天忙的不是教育教学指导、听评课和参加教研活动,而或是找乡镇村干部要求盖房子、买设备、打桌凳、发工资,或是为迎接上级工作检查而陪吃、陪喝、陪说,或…  相似文献   

14.
视窗     
《上海教育》2011,(10):5-5
学龄人口减少扯动中国教育学龄人口减少对教育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出现。他们大量流出农村,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源不足;他们进入城市后的教育保障,又没有得到制度性的解决,形成城市公办学校生源不足。这两大教育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引起学校教育外部环境最深刻变化的,莫过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它把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即承包农户同市场直接地联系了起来。学生既为学校教育对象又兼农民家庭成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最先感受来自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王道银 《江苏教育》2006,(6A):29-30
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满足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减负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校外时间,也使得他们的校外教育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表现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可行的计划、没有合理的体系、没有必要的条件、没有足够的动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家长和农村社会的认识不到位有关。开展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地方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农村社区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农村学校应发挥主阵地作用,农村家长应发挥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地区教育管理者应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注重激励机制、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增加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保证公平公正的晋升标准、赏识教师等方面帮助他们精准地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的主题,农村实施田园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基础在于农村自身的田园化,农村的田园化将消解以往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价值选择的悖论,核心在于认清和重估农村教育的独特优势,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开发农村特色课程。农村田园教育的实施应理性对待学校的升学压力,重视学校美育,走教育与自然共融、社区与学校同步的特色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适时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用高度的责任和真挚的爱心,弥补缺失的亲情,启迪他们的心灵,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