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年隆冬.无雪的北京多了些许干冷。进入腊月的一天,室外寒风凛冽,而我的心里却顿生一股暖意。  相似文献   

2.
吴超 《军事记者》2011,(11):37-38
近些年来.有不少新鲜事儿在新闻圈里冒了出来.不经意间就多了几分思考,有了些许感慨。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算作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一、都是谁在发布新闻? 素以能“炒作”而闻名于世的新闻界,现在似乎逐渐哑火了。现象有三:一是不少“硬新闻”都是始于网络后才见诸报端:二是记者总是迟于新闻事件进入:三是记者写的稿子似乎远不如“草根们”写的稿子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15日,广州亚运会铁人三项的赛场上,当所有记者已经观看完颁奖仪式,收拾采访工具准备撤离现场的时候,这时,在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坚强的身影——干苏赫,蒙古铁人三项参赛选手——一个仅练过四年铁人三项运动的金融分析师。在蒙古国内,没有室外游泳场地可以让干苏赫练习游泳,他就在泳池练游泳;由于飞机误班,干苏赫在比赛的前一天才赶到比赛地点,第二天就参加了比赛……一种对铁人三项执着热爱之情,一种重在参与,一  相似文献   

4.
幽黑的眼中落满星光,冷峻的双颊不显锋芒,腼腆中透着些许羞涩,胸怀里却有万干气象。有人说他是走遍高山海岛的“背包客”,他更希望自己是走进蓝色军营的新闻行者。他说:“只有新闻才能唤醒我内心的愉悦。”他就是海军装备部新闻干事陆文强。  相似文献   

5.
“剑虎,你的文章又发表啦!”每当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身边的战友高兴地向我祝贺时,我就会想起我的老政委吴谋同志。2003年是我在广空某偏僻高山雷达站里当兵的第三个年头。一天,从没有发表过文章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空军报社寄了一篇小散文,没想到竟然登出来了,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时任团政委的吴谋看到后,亲自打电话给我,鼓励我要多学习多练笔。我当时的心情就像喝了蜜一样甜。不久后的一天,一纸调令突然把我从雷达站调到了位于市区的团机关宣传股工作。事后,我才得知,宣传股电影组有个空缺的岗位,是吴政委亲自协调有关部门把我调来…  相似文献   

6.
李普谈改稿     
黄俭 《新闻记者》2004,(2):54-55
上门请教改稿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有次,我在北京李普(新华社原副社长,老记者。1918年出生,20岁参加革命,1982年离休)的家里,请教他编辑改稿的问题。那是初春的一天,我按约到李普的家。随着门铃声,我穿过客厅,走进了李普的书房。刚坐下,夫人老沈端来了热茶。室外虽是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7.
儿时过年     
<正>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新年一到,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能放鞭炮。一进入腊月,年的脚步就一天天加快。腊月初八喝了腊八粥,年味就浓了。鞭炮的清脆声在房屋顶上炸响,童年的天空闪亮起来。三九、四九凌上走,天出奇的冷。家门前水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在上边滑来滑去。这时候,学  相似文献   

8.
羊年春夏之交,肆虐的病毒向炎黄子孙发起了猖狂的攻击。作为空军非典防治应急处置中心新闻宣传办公室的主要成员,在空军医疗战线的广大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携手共同抗击非典的紧急时刻,我奉命来回奔波于抗击非典最前线,先后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空军报、基层政工读物等报刊发表各类稿件40多篇,较好地完成了党委、首长交给的采写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肯定。上了一次“黑名单”空军抗击非典的战斗打响后,为了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每天上班后,我都要到卫生部各个办公室打听最新情况。没想到刚刚进入工作的第二天上午,卫生部信息中心的一名同志就告…  相似文献   

9.
刘庆鹰 《新闻窗》2010,(5):10-11
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气出奇的冷,袁俊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脸上春意盎然,举止言谈沉着大方:“老师,我是黔西南日报的袁俊.你们请提问吧!”好潇洒!好自信!我和另两位评委对视一笑,给她出了道题:“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有区别吗?”她略为沉思,粲然一笑:“有,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怎么样把它报道好。  相似文献   

10.
李鸿谷 《青年记者》2006,(15):49-51
“亮出你的额头来!”进入北京羊坊店西路,那个被央视新闻评论部称为南院的三楼《新闻调查》办公室,在这里呆了有些年头的“老人”庄永志望着柴静,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变变你的发型?这是柴静《新闻调查》生涯的第一天。“非典”来了柴静进入《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制片人张洁在权  相似文献   

11.
和杜耀峰社长见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9点多了,当我正准备表达歉意时,他却说这是他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看着我脸上的愕然,他解释道:“熬夜写稿习惯了。”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的不懈追求,果然得到了聊以自慰的些许回报。近10年来,我采写发表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盛世风采》一书,共有60多篇新闻作品荣获全市、全省和全国新闻奖,其中长篇通讯《献给祖国的赤诚》、《金色的拐棍》、《位卑未敢忘忧国》分别荣获山东省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精品工程奖”。我笔下的新闻人物,经我报道后,有4人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8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下面我就如何采写新闻精品谈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干上新闻这一行,对我来说,实属偶然。不想跨进新闻机关的大门,一干就是整整50年。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坚信:新闻无处不在.我一直在努力:随时随地抓新闻.2011年12月初,我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之约,到海南省海口市讲课.除去讲课只有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就是这一天,我还采写了两篇稿件.2009年,我路过甘肃省甘谷县,到火车站时被告知:火车将晚到一个小时.在车站干等一个多小时?我不甘心,就到车站周边转转.就是这一转,让我回去写了两篇稿件:《甘肃省甘谷县一处珍贵的古民居亟需保护》《民居简朴吉风存》.这两次经历,对我来说,不过是“故伎重演”“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15.
东直门毗邻三里屯,是北京繁华商业地段之一,干龙网的办公地点就位于东直门地铁站附近的天恒大厦,较于之前在建国门商圈的赛特大厦,这里的费用无疑要低出不少。干龙网总裁贺智生说:“干龙网原来每年的运营成本在4700万元左右,现在的成本在2700万元。降低成本保证干龙网生存下来,没有机会闪现的时候,让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在机会闪现的时候抓住。”的确,对于任何企业,生存总是第一位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也面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9日,奥运火炬传递到中国,这一天也成为几乎所有北京媒体倾巢出动的日子,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再一次打响。北京的所有新闻网站均参与了报道,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独具特色?如何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展示网络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我乘坐的澳门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一在首都国际机场降落的时候,北京湛蓝的天空边际已经出现了被夕阳染红的晚霞。走出机舱门,呼吸着北京干燥凉爽的空气,一种想法突然出现:三个多小时前,当我在海风中迈入这个舱门之前,我还是一个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全力去发现新闻、记录新闻、传播新闻的新华社澳门回归前方报道组的记者;三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北京的暮色中,澳门的一草一木,澳门的风物轶事,却都已经成了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去年,从12月6日离京赴澳门报道回归,我在澳门一共度过了18个日日夜夜,其间每一天中发生的每一件…  相似文献   

18.
从离开大学校门,我就走上了新闻记者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十九来,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新闻采编专业的行家里手,有11篇稿件成为新闻精品,荣获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头脑中有了精品意识,才会以完善的机制去激励,以优化的思维去策划、以精品的标准去要求,这样才能写出数量多、质量优精品稿件。  相似文献   

19.
熊熊燃烧了16天的奥运圣火在“鸟巢”上方缓缓熄灭,盛大、团结、和谐的北京奥运会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圆满谢幕,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在这一刻得以完美地实现!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倾注了大量心血,接待了200多个国家上万名运动员、8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三万多媒体记者和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  相似文献   

20.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举国欢庆.那一天,也是我到新华社工作的第一天.七年多来,我从事了各种门类的采访工作,却总是无缘体育报道.也或许是因为这几年自己中文、英文,采访、编辑都做过些,最终被召唤进奥运前方报道团,成为一名机动记者.回想一下,过去七年里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好像都是为北京奥运会准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