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渊  李晓英 《新闻世界》2010,(7):136-137
后现代的广告正逐渐脱离以语言文字为中心转向图片、影像等的视觉文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广告文案必须以受众为本,密切配合影像,同时这种转变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月明 《新闻界》2006,(5):116-117
当今,“后现代”已经超越了最初的艺术范畴,延伸为一个关于社会、经济、文化整体状况的概念。中国目前有没有宏观意义上的后现代广告?如果有,它们有哪些表现?与欧美的后现代广告有什么差异?如果有,那么哪些因素是能让后现代广告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反美学观照:广告文化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新闻大学》2007,(4):132-136
广告与艺术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规范和不能互容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广告文化内部,广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他在他为的特征,广告文化的当下性和功利性构成了对艺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消解。我们这里对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并非要进行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不认为审美价值应该定于一尊,艺术本质不能代表所有的审美价值。当然,广告的反美学观照也不表明我们要举双手赞成广告对艺术美学规范的冲击,我们的立场是人本主义的理性审视,即对人类健全精神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既不属于理性诉求,也不是情感诉求,而是针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诉求.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是意识--潜意识--意识,后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两种传播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广告所传播的产品、服务、观念或品牌等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广告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占主导地位的大众化逐渐被消费化所取代。而现代广告是受大众化的影响发展、成熟的,所以,在变化的化背景中,广告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广告就是后现代广告,它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在现实境遇中表现出四种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后现代广告入手,首先通过文献了解其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后现代广告在当今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述,进而分析当今消费观念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后现代广告入手,首先通过文献了解其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后现代广告在当今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述,进而分析当今消费观念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广告在世界一体化大潮中,广告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一是母语化,即以母语为介质,针对本土受众进行品牌传播;二是全球化,即遵循英语实际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现实,以英语为介质进行全球化品牌传播。在这种两极化的新媒体广告趋势中,亚洲多语种新媒体广告形成一种"母语—英语"的跨越,并使得地域概念的亚洲被消解了。可期待的是:因新媒体的链接功能,有望在自由链接中重新获得新媒体广告碎片的亚洲国家间彼此聚合;但亚洲整体性消解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郭曲红 《大观周刊》2011,(45):37-37
“三网融合”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广告提出了挑战,后现代广告在符合消费社会文化和受众理念的情况下孕育而生。但后现代广告自身却存在着缺陷,破坏性创新恰洽从传播学领域内的延伸意义中,为后现代广告找到了一条和谐的、可持续的破坏性创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教学理念对广告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化社会和教育全球化时代,后现代教学理念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广告学科的教学改革也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不断前行。本文借鉴后现代教学理念,结合广告学科教学实践的需要,提出广告学科应在教学范式、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取向上予以改进,这对广告教育和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4):81-84
广告作品不仅是一种经济竞争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媒介,它结合了经济和审美的双重身份。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使得广告审美消解性地继承了传统审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消解了传统审美的功利性,审美范畴局限于一定的意识范畴,广告审美是"非精英"性审美。  相似文献   

13.
从当年被奉为后现代经典、被大学学子项札膜拜的《大话西游》,到今天脍炙人口、甚至斩获政府奖项的新编武侠剧《武林外传》,从当年“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的王朔小说的流行,到今天《百家讲坛》上易中天“帅哥(诸葛亮)”、“(韩信)风湿性关节炎”等今语古用的大受追捧,后现代的浪潮自20世纪80年代登录中国后一路走来。到今天已经达到全胜之势。这一现象的突出表现正是时下后现代元素在电影、电视中的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广告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审美哲学在广告领域的体现,对当代大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如何利用适度的后现代广告来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建构健康的审美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广告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无限度地迎合受众,应同时考量传统社会文化的接受度和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引领健康大众审美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仝菲  周莹 《青年记者》2012,(17):17-18
对于媒介文化,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媒介文化,即通过大众传媒形成并起作用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大致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原有的各种文化通过媒体来进行制作、加工、传播和交流而发生变化和发展,即原有文化的媒介化;二是指媒介本身及其传播活动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这实际上就是文化视域媒介传播的一个既封闭而又开放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包含的主要观点是:(一)文化消费是一种标示社会区分的方式;(二)文化消费是一种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三)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但是,虽然其主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理论家涉及这些问题.消费具有双重的角色,一方面提供了生存所需,另一方面界定了社会关系,文化消费的基本功能在于能够创造意义,从而制造与维系了社会关系.任何对商品的文化消费,都是文化的结果,文化是一种仪式活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及其传播是在现代性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现象, 然而视觉文化却表现出显见的后现代特征。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著述的基础上认为: 无论用纯粹的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都无法界定视觉文化及其传播的性质。在视觉文化及其传播过程中,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复杂交错, 两者之间既有矛盾紧张的一面, 也有关联甚至合谋的一面。从总体上来看, 视觉文化及其传播更应该被视为一种现代性现象, 而不是相反。视觉文化, 就其内容、表现形式、审美趣味和原则而言, 主要呈现出后现代的特征; 而就其传播驱动力量、传播方式、传播体制而言, 主要遵循现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结合鲍德里亚与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分析后现代语境下广告对科学话语的征用,对人的身体生成了无形的规训权力,并阐释出当今科学话语与广告中关于身体的规训之间形成的新关系,这种关系更新了原有的规训,是一种带着抵抗原有规训意味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俞超 《当代传播》2011,(1):35-36,39
本文从网络传播技术的文化分析入手,指出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解构-建构"文化身份的技术暴力倾向:网络传播的解构性,不仅表现在对个人传播身份的匿名和消解,还表现在对传统大众传媒"理性"信息传播的反拨、修正和建议,以及其具有多元化、集合性信息合力的议程设置.由网络技术衍伸的传播文化进而导致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使社会文化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