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从“文化岛屿”的三种类型的区别入手,首先考察了海南岛与大陆文化认同的产要问题,即大陆中央政府对海南岛的政策与态度以及海南岛与大陆的行政隶属关系,勾勒了海南岛从大陆间接管理地到政治流放地到军事战略要地最后到经济特区的 变特征。第三部分研究了海南文化游离于大陆文化的一些特质或变异因素,如黎族文化、移民文化、方言的多样性等。文章最后探讨了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文化关系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并对海南岛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相互往来与尊重。现代文化建设有全面的方针政策,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一致。本文从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现代文化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认同可区分为集体身份和价值两个维度,分别回答"我是谁"及"我好恶什么"这两个问题。政治认同是带有政治意涵的认同现象,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制度认同、政府认同、政党认同、社会认同等元素,它们共同构成政治认同的谱系。这个谱系以国家认同为核心,根据政治意涵的不同程度而呈现为一种圈层结构。文化认同弥散于各层次的政治认同之中。在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新形势下,主权国家加强公众政治认同既面临新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方群 《文教资料》2011,(22):70-71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民族认同的根基。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完成民族内部的文化整合,尚未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交融与整合。虽然壮族人知晓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是,不甚了解壮族世代一脉相承的民族发展历程和杰出文化成就,因此,应当强化壮族历史文化的认知教育,以文化认知为起点,以文化自信为纽带,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建构理性的壮族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6.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文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到学生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现代文写作,来构筑高中文言文动态的文化认同,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  相似文献   

7.
文化政治工作者:从教师角色到教师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政治工作者是新教育社会学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本文梳理了其理论基础:以批判性话语凸现教育的政洛陛,以可能性话语推进政治化的教育。剖析了在学校系统内外,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教师可能展开的教育实践:尊重学生的个体历史与文化,凸显教学的政治性;民主社会的政治在于其开放性与多元性,既往僵硬的规则与关系皆可重新定义。最后指出:当文化政治工作从外在角色转换为内在认同,作为行动者的教师,既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结构对人的制约,又通过文化实践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且在当下具体的教学场景中,用超越性的社会关怀与价值担当,纠正教师工作中的“普罗化”,并走出社会再制理论的预言。  相似文献   

8.
政治认同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政治认同表示的是政治主体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自身价值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政治认同具有社会性、意识性、多维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校应当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文化认同教育,大力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相处之道,利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性特征,加大文化的柔韧度,这不仅是民族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安定富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需要加强自身对现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趋势的认同,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的认同,需要加强对现时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利益机制的认同。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性,使之与现时代的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日本人和海南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日本人和海南岛之间的关系渊远流长。早在汉代,日本人的一些习俗就与儋耳、珠崖相同;唐代日本学问僧曾随鉴真大师在海南造佛殿、讲经学;宋代后,日本倭寇侵入海南,进行掠夺活动;清代,日本和海南的贸易开始有所进展,两地通商略为活跃;近代,日本人对海南进行地理、资源和军事调查,居心叵测;到了现代,日本对海南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连侨民也成了特务和侵略者。日本人和海南岛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海南岛笼罩有腥风血雨。  相似文献   

12.
闽台之间同文而相习、同祖而相承、同种而相近等同质文化特征,通过岁时节庆礼俗、祭祀礼俗、人生礼俗等礼俗事象,得以充分呈现。闽台民间礼俗的规范作用和维系功能使其在两岸文化认同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闽台礼俗文化价值,挖掘闽台礼俗文化内涵,将提升两岸文化认同,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获得更加稳固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学界又掀起了一股“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的热潮。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文化帝国主义更多批判的内涵。笔者通过对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解读从一个侧面来实现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软实力既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和引领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人是文化软实力中最具决定性的主体性因素,行为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美化环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既要使海南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又要成为彰显先进文化的亮丽窗口,使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温馨的人文环境相和谐、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保存和传承的工具.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在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文化身份认同也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语言学习和文化身份的关系,有助于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文化身份的保存与维护.  相似文献   

16.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一股强调清朝满族性特点的所谓"新清史"的研究范式或观点,在中国清史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然而,因对这种所谓政权的满族性的强调而忽略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时期,这突出地表现在其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史书编纂方面。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献大整理、大总结的时代,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认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自觉意识到文献整理是"彰千古同文之盛",编撰史书是"远述百家"以明"时代相承",这些都是与祖国多民族的统一大业密切相关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李安以其拍摄的电影来展现东西方文化冲突,传达了处于美国边缘社会群体的呼声。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整合李安的两部电影《推手》和《喜宴》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围绕影片中的冲突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即中西文化差异,深入探讨了差异所造成的华裔移民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研究李安的电影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周围世界,充分掌握中国与西方的不同特点,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构建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身份,达到有效的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是江湖文化被广泛认同的结果。潜规则的消解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和文化身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面窗户,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个体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个体的每一次思维和整个世界观;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语言和文化身份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实生活中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当复杂,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