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战略管理中两个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而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管理中,却常常只重视了"有所为",忽视甚至背离"有所不为",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这样一个提法特别有感触,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说:"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要"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相似文献   

3.
古人总结成才之道,有一句醒世格言,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吟味之余,我感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借用它来点明意图,似乎对自己还有点启发。衡量一个中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绳,是《中学生守则》。我想,“有所为”指学生有理想,有抱负,能脚踏实地地干,达到《守则》要求;“有所不为”指学生能自觉地以《守则》为规范,不做任何越轨的事情。在近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既需要教师教育,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现在的中学生,由于接受信息多,思想较早熟,成人意识浓厚,而同时又缺乏辨别能力,是非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认为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指政府应当根据社会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应与民争利;有所为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职能,即道德教化与刑罚制裁的职能。司马迁的这一思想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唯书本是诺。  相似文献   

6.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重要的是“为”与“不为”的标准的区分,更准确地可以称为责任的划分。在这里,我有两个“凡是”:凡是班级管理中学生不能自主完成的,班主任要有所为;凡是学生不能接受的,班主任要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7.
严中保 《教育文汇》2004,(11):35-36
怎样让学生轻松地欣赏诗词?我觉得在诗词教学的方法上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一种限制多多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规定性,要求无比丰富的文学对话要有明确的指向性,确立对话的着力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0.
大学定位是当前政府、高校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著名高等教育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一种限制多多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规定性。要求无比丰富的文学对话要有明确的指向性,确立对话的着力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之后,还必须精选并优化对话的方法,才能保证阅读对话的卓有成效。现举几例,略加说明。  相似文献   

12.
<正>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习作教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则应理解为主动放弃。学生在习作中的主动放弃,应当是在教师的理性指导下主动做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会让学生远离习作的"禁区",也会提高习  相似文献   

13.
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决策三维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前景、学术积淀与区位状况是制约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维度,依此建立的三维模型,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地方院校的本科专业分成重点发展型、次重点发展型、“缓冲”发展型、“无为而治”型、“有所不为”型与问题发展型。  相似文献   

14.
刘良华 《师道》2005,(5):12-12
“和”是一种智慧。有和谐智慧的人,他既有所“争”取、“有所为”“自强不息”,又“有所不为”“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5.
文[1]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6种关系.其中之一就提到了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古语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该“退”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要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是为了不教,“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在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与“退”的几点思考.1教育理念中树立“进”与“退”的辨证思想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抱有这样的观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于是,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主导的独角戏,教师忙于顾及自己在课堂中的“进”,急于将自己的备课内容讲完,急于将自己精妙的解题方法演绎出来,而遗忘了学生的同“进”,漠视或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实质上还是在走老路子: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只是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面对不同时期的时代需求,适时而变,相应地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清华大学的品牌优势,打造国际化的培训体系,调整培训实体的管理体制,开发远程教育的培训手段,成功地实现了不同时期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汪煏春 《班主任》2001,(7):37-37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当"有所不为有所为".本文就自己当高中班主任的实践经历,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8,(15)
所谓制度就是规矩,以矩为方,以规为圆,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规矩也可以理解为规则,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在好的规则面前,  相似文献   

19.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创新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其内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要大胆创新,要“有所为”,同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制度“有所不为”。二是坚持“有所为”中的“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快为有所慢为”。坚持该方针是实现“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它是长期实行、覆盖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统领社会主义创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金正昆  陈晨 《大学生》2014,(21):66-67
这里我主要讲讲求职面试和商务交往场合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含冤而死,其实你是慷慨赴义,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就犯了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