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代突厥文是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汉国(公元522——744年)和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以及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40年以后)使用的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此外,这种文字也曾为古代居住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的祖先)使用过。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二册,第十六页的插图——《突厥文和汉文的阙特勤碑》,是现在发现最早、保存较好、字数最多的突厥文碑.它不仅记述了突厥族的一些历史,而且生动地反映了突厥族和唐朝的密切关系.阙特勤碑是公元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突厥汗国苾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的功勋而建立的.树碑地点在于都斤山(亦称郁督军山或乌德鞬山)蕊伽可汗宫东面鄂尔浑河右岸(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碑用大理石制成.俄国伊尔库次克地理学会探险队领导人雅德林采夫于1889年发现此碑.碑文分突厥文和汉文两部分:正面(东面)及左右  相似文献   

3.
4.
<正>《鲁峻碑》全称《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又名《汉司隶校尉鲁峻碑》《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四月立,现存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陈列馆,17行,行32字。篆额题"汉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此碑漫漶颇甚,许多字已不可辨。该碑点画方劲端严、厚重而丰腴,兼有萧散、古逸之致。其字大小相间,欹正相生,布局活泼可爱。碑阳与碑阴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阴古朴自然,尤多天趣。  相似文献   

5.
《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注音正误张洁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①、《孟子译注》②二书都是古籍译注方面的精品,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它深入浅出,不仅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这两部十分重要的古籍,而且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了线索,可以说是通俗性与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自新篇》。这段文字记述了周处少年时代接受群众意见,改过自新,为民除害,终于成名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一,一个人不怕有缺点错误,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二,对待一个犯错误的青少年,一定要热情帮助,积极诱导,正面教育,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本《大方等大集经》有两个编号:инв.№5054和5563,文章首次刊布了这两个编号的录文,并参照北凉昙无谶汉译本对西夏本进行了翻译和校注,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言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西夏本只翻译了汉译本中的"偈",而将散文部分全部略去,这在佛经翻译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9.
许绍早先生主编的《世说新语译注》(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译注》)一书总结了自刘孝标注以来关于《世说新语》的研究成果,博取精华,剔除糟粕,同时又多方面吸收现代科学诸学科的研究成果,广泛取证,多具新见,且言简意赅,条理分明。作者在“前言”中指出编著此书的目的是“想把古籍介绍给广大读者,以便对古代汉语和古籍了解较少的读者能顺利读懂古籍,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本书广征文献,博考制度,诸多注释为发古人之所未发,道前人之所未道,在学术上也有它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宋祚胤教授《周易新论》于一九八二年经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现作者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对《周易》逐卦进行译注辨义,对前人注释的是非得失作出了评价,并在许多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在这里特发表宋祚胤教授为《周易译注辨义》立纲定向的“乾坤”两卦,以便把《周易》的研究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刺奢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  相似文献   

13.
14.
序言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即见于文献记载,译名作“肃(?)”。十二世纪初阿骨打建国后,为适应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仿汉字楷书,因契丹字制度,创制了女真文字.女真文字创制后,金朝各地设学校、立学官,传授女真文字.不仅用女真文撰国史译汉文经典,而且官诰、呈文、宣(?)、牌符等方面广泛应用女真文字.蒙古灭金后,女真文字做为官方文字,在历史上已经销声匿迹。但东北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诗经》论著中的一些误注、误解、误译,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全文分“题旨的误解”、“词义的误释”、“经文的误译”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着重指出了“乱贴阶级标签”、“比附历史事实”、严重歪曲诗义的谬误。在第二部分,对滥用方言、隐语、通假解诗之弊,作了具体的分析。在第三部分,从“误解词义”、“错认主语”、“语气不符”、“添枝加叶”等十个方面指出了译文之不当。  相似文献   

16.
桑冷燕 《学语文》2020,(1):94-96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在学界享有盛誉,但其中有些注释似乎还有可商之处。笔者通过分析有关材料判断",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释为"鄙陋"更合理些",敢问崇德,修慝,辨惑"中的"慝"当释为"恶"。  相似文献   

17.
归有光因《项脊轩志》这一篇抒情佳作,而被闻一多先生称为“欧公以来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这篇散几经周折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获得了作为散精品的应有地位,可是几处不甚妥帖的译注,却影响了这颗圆润之玉的光泽。  相似文献   

18.
清代汪森辑录的《粤西文载》收录了广西清代以前的各体文章,其中祠庙碑文记载了广西历代所建祠堂庙宇的情形,意义重大。本文从人物史料、地方史志、民俗信仰、文物教化四方面论述了这些祠庙碑文的文化价值。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敦煌县博物馆藏《大唐都督杨公记德颂》碑(简称《杨公碑》)与莫高窟148窟前室之《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简称《大历碑》),是属于同一时期之碑刻,由于残缺,其撰写人姓名均已湮失。经初步考定,《杨公碑》所颂之杨公为河西兼伊西庭节度使、沙州都督杨休明,他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死于任上。因此,这块碑应立于此时或其后不久。碑文首行残存“……冥安丞…支度判官杨(?)”等字迹,应为碑文作者之题名。冥安即汉敦煌郡冥安县旧地,唐置瓜州于此,属河西节度使。由于这一时期之河西史事很少见于记载,这位“冥安丞”杨某亦不知为何人。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可为推测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伟大诗人,著名史诗《失乐园》的作者。163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拒绝供职于为专制帝王所控制的英国国教会,在家潜心读书,博览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典籍,兼攻基督教神学,文学史家誉为英国诗人中学间最渊博者。1641年起参加英国资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