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源 《科学生活》2023,(1):88-89
<正>甪直古镇闻名遐迩,向往久矣,虽说与上海近在咫尺,仅58千米,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记得当年还在报社科教部工作时,读同事写的一篇游甪直的散文,把古镇描述得尽善尽美,仿如人间仙境,其中有句描绘镇内河水“绿得让人伤心”,一直记在心头不解其意,何以令人见水心生悲悯呢?某日,和原同事微信聊天时随便说起,很想去甪直古镇看看。言者无意,闻者有心。金秋的某日下午,我正靠在沙发上小憩,那位同事来电,说驾车陪我去甪直兜一圈,典型的“说走就走”……  相似文献   

2.
我和世灯相识于"文革"后期,那时我在福建日报当编辑,他在沙县报道组工作.他经常到报社来送稿,一来二往,我们便熟悉了.他在大学里是读生物的,搞新闻报道是改行,但他干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福建日报曾用整版篇幅发表过他采写的通讯报道,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谦逊热情,勤奋好学.这几乎也是报社和他接触过的同事共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小馨从财经学院国际会计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银行工作,生活如水般平静。28岁时,小馨第一次有了跳槽的冲动。当时同科室的小黄去一家小银行当了个中层领导,同事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小黄的待遇如何如何好。小馨听到这些心里很不服气:要是我有机会,肯定能干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去吃韩国菜     
有同事要跳槽,临别前,大家照例聚在一起吃“散伙饭”。面对大家已经变得很娇气的味蕾,想来想去,决定去吃韩国菜。吃饭倒是其次.主要是想感受一下坐在榻榻米上用餐的感觉。那家韩国餐厅的包间只有两个,还得提前打电话预订。  相似文献   

5.
我住的是学校的教师公寓,公共厕所在楼下.离我住的楼还有一段距离。 那天,我趁孩子睡觉去上厕所。和同事正说话.听到孩子哭,我便飞速往楼上跑去。同事在身后喊:“干什么啊你?跑那么快干吗?”  相似文献   

6.
您见过的生意最火的饮食店能火到什么程度?去年年初.我和同事到广州出差.见过这么一家.生意好得不得了.我们当时的感觉简直可以用大开眼界、目瞪口呆来形容。  相似文献   

7.
国家体育馆的主设计师康晓力和她的同事们一起见证了国家体育馆的诞生过程。可能现在很多观众对这座定位低调的“国家级”体育馆还比较陌生,那么接下来,就让康老师带我们一起去领略国家体育馆的别样风采!  相似文献   

8.
宋尚明 《科教文汇》2012,(15):I0001-I0001
“六一”快到了,学校要开联欢会,办公室里的女性无一例外地谈论起孩子准备联欢活动的情况。其中一位同事讲她的女儿喜欢唱歌跳舞,爱好广泛,并打开女儿历次参加活动的留影给我们看。我们一边羡慕地看她女儿的照片,一边叹息着自己红颜老去。  相似文献   

9.
月末这天早上7时半许,我去北京宣武门车站买公交月票,哪知小小的窗口前竟排起了100多人的长龙,而窗口内仅有一人售票,队伍行进得极其缓慢。如果我想买到月票,至少要排队等候个把小时,我实在不想浪费这宝贵的时间。踯躅之中,我忽然想到,听同事说过,麦当劳快餐店也卖月票。于是我  相似文献   

10.
陈宏宇 《知识窗》2010,(12):58-58
最近,我工作不顺心,和单位同事相处得很不愉快,经常独来独往。看到这个样子的我,老妈很担心。星期天,表姐请我们到她家吃蛤蜊。到了表姐家,她正在厨房拿着蛤蜊忙活着,我好奇地看过去,原来她正在用一只蛤蜊敲击另一只蛤蜊。  相似文献   

11.
我和世灯相识于“革”后期,那时我在福建日报当编辑,他在沙县报道组工作。他经常到报社来送稿,一来二往,我们便熟悉了。他在大学里是读生物的,搞新闻报道是改行,但他干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福建日报曾用整版篇幅发表过他采写的通讯报道,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谦逊热情,勤奋好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6,(4):i0027-i0028
本月我们希望你去拍摄微距或近摄作品。拍摄这种题材有许多途径.在这里爱们提供了一些提示.不过我们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正>在排队时,我们通常讲究"先来后到",先来者先得。但最近一位丹麦的科学家却认为,我们应该遵从"后来者先得"的秩序。这种违反我们直觉的想法真的能行得通吗?这位科学家举了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每当苹果新产品上市时,总是会有人半夜三更就去排队,生怕买不到,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都半夜三更去排队,并且队伍排得很长。如果规定每次最先接受服务的是排在队伍最后的那一位,那么人们就不会再积极地赶早去排队,而是  相似文献   

14.
设计师应该有自信,设计是值得去坚持,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坚信我们会或得更好,站得更高,会越来越受到尊重.设计因我们坚持而强大;也因我们的坚持而健康发展;也会因我们的坚持而令体制不断完善,与甲方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5.
李斐洋 《知识窗》2014,(9):60-61
十七八岁那会儿我和叶秋玩得特疯。高考完那年暑假我们去北京找很久没见面的小叔,探亲是虚旅游是实。头两天我们很规矩地让小叔带着去转了转颐和同和北海,第三天中午我靠在沙发上昏昏欲睡,叶秋拽着我的胳膊把我拖起来:“别睡了,我们出去玩吧。”我往窗外看了一眼。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与同事老黄一起去越南广宁省锦普市出差。越方的阮经理领着我们参观他们的工厂。为了安全起见,进工厂要戴安全帽。等安全帽拿来,我一瞧,傻了!安全帽全部是绿色的。我和老黄面面相觑,一脸苦笑。“戴绿帽”可不吉利,还是红色或者黄色的安全帽戴着神气。  相似文献   

17.
王伟 《知识窗》2008,(7):17-17
刚到美国时,这里的中国同事告诉我,在美国一定得记住一个电话号码,那就是Emergency Call(紧急电话)——911,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打这个电话,警察会立即过来帮你解决。我在美国生活了半年,总共打过3次911,但感觉并不像中国同事所言万事都可以解决,有两次甚至连警察的影子都没见着。  相似文献   

18.
笑话     
《今日科苑》2016,(4):92
正保暖一日大风降温,一位同事风湿复发,腿痛难忍,去看医生,医生嘱咐其注意腿部保暖。于是他便买了一条很厚的羽绒裤穿上。同事皆笑他。他正色道:"这叫‘人暖腿、狗暖嘴'。"众人狂笑不止。他回身一看,主任戴着一个大口罩站在他背后……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科协直属企事业单位主要有电脑报社、课堂内外杂志社、重庆市科技咨询中心、21世纪人才报社、大众网络报社、知识经济杂志社等9家。近年来,我们坚持面向市场,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直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做大做强科普产业。在电脑报社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重庆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电脑报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IT合资企业。《电脑报》连续8年在全国同类报纸中保持发行量第一,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重庆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科普报刊达22种,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校重要的一门课程,已经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就业指导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做得还不够。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直接体现了就业指导的弊端,针对大学生就业软肋,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善就业指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