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课本,立足课本,是多年高考命题之根本;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扎实抓好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即源于课本;同时还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高于课本.下面就"点的轨迹"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孟伟 《教师》2012,(36):75-76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课本知识领域内,理解课本的内容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运用课本知识,通过课本例题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效果。因此,恰当合理的变式可使学生把知识学活、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灵感,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考试既重视对“双基”考查,又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数学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它们表明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及面,并在教学中进行广泛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和通法,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板书既能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课本知识条理化,又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把握教学思路,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好板书进行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5.
让课本生辉     
钟革辉 《广东教育》2007,(7):138-139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课本突出数学教科书的"数学味",注重以现实情境引入数学知识,用数学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等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课本,全面、系统地抓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重视课本教学,让课本生辉.  相似文献   

6.
高中普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着重于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心理学的迁移原理,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记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同化和顺应,同时将课本例题、习题作适当的变式设计,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上述方法达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图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它使学生对课本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进行思考数学问题和准确表达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已学的基础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熟练已有技能,提高学生已有知识的能力.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如何上好复习课,使学生在复习课本中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示范--延伸课本例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这一系列教学程序进行复习,收到不错的效果,以下就这几种程序结合初中数学第三册第九章<三角形>的复习课作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学》的作者,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课本知识的教学",这就是说,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知过程和理解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是过程教学法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创设问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点拨学生的思路中,更关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本文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为例,提出从教学情境、教学引入、教学实践、教学提升等层面创设有效问题,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知识来源,重视探究过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函数图像.教师要建立为理解而教学的理念,设计出学生可参与的数学问题活动,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思考,分析知识、概念、法则,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做数学课本的数学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经过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下面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与大家交流探讨,共同提高.问题1如何利用所学的几何知识,结合拼接法的操作过程,寻找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多元表征学习教学,可有效地改善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显著提高问题解决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但如何通过"讲"来启发、暗示和促进学生去深入认知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本文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为例,对课本例题开发、直观演示、类比、图式等认知途径,给学生提供知识浅层码的构建,也为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其深层码和整合码的构建提供条件.一、背景及设计思路向量是数学中重要和基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键;它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一、运用课堂知识教学,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精于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二者的结合点着手,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艺术化的设计,让学生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光彩.以下是我在教学"认数"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4.
这里我尝试着对课本中的一道例题进行科学的改造,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其解答的不确定性及条件的发散性(依学生的素养而定)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在数学应用与建模选修课上,充分地让学生"活动"起来,学生通过由折到画,由画到算,从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从课堂学习开拓到网络世界,积极地、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学习,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的魅力.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5.
课本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范本,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其中的内容和题目是对课本知识的阐释以及指导学生理解后应用的示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可创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尽可能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7.
正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主体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那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促进性作用呢?这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和形式化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体会到:在解题教学中加强过程教学、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重建",积极开展协作学习,是达到内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下面笔者结合课本中一道习  相似文献   

18.
很多长期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每次接手新学生的时候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学生初中阶段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是他的王牌学科,但是到高中以后,渐渐疏远了数学,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成了老大难问题?这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数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知识内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延伸拓展?笔者认为: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充分挖掘课本、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能够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烦恼、苦闷.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源于课本,而课本对知识的阐述通常以标准图形和标准问题出现,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分不清图形与问题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借助变式训练有利于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较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严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