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独秀在走向托洛茨基主义后,就开始以“不断革命论”即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由于陈独秀站在“取消革命”的立场,所以他就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在陈独有看来,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候,只有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他提出了“国民会议”的口号,作为革命斗争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吕佳翼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36-40,99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的误读,以及列宁对农民在民主革命中作用之观点的前后转变,澄清了托洛茨基的农民观,使得列宁与托洛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是托洛茨基文学论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者。一九二五年八月,鲁迅购买了日文的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茂森唯士译,东京改造社出版)。一九二六年三月,他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的短文中,首次援引了该书第八章谈什么是革命艺术的一段论述。同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嵌入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是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两大内容。前者是托洛茨基对马、恩理论的一种发展,基本切合了俄国革命的实际,与列宁后期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后者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识,也是列宁主义的题中之义,但当代托派对这一理论的沿用及其革命实践存在较大缺陷,这一缺陷可以追溯到自托洛茨基以来的哲学基础中。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的杂文和演讲中多次提到书中观点,并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如托洛茨基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指出,不应给文学家下什么命令;鲁迅则站在文学家的角度多次提出,写文章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学与革命》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托洛茨基已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鲁迅仍不因人废言,继续表示“我以为他这话(‘不舍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却还是对的”。  相似文献   

7.
张泽宇 《历史教学》2004,2(12):19-24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者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围绕列宁的"四月转向"及其限度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文章从是否存在列宁的"四月转向"(俄国革命是二阶段抑或一阶段)、"四月转向"中的农民问题、列宁"四月转向"的限度(托洛茨基在列宁身后对"不断革命论"的完成)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澄清了列宁在二月革命后的理论变化及其与"不断革命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鲁迅早期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认识主要来自于托洛茨基。本文比较苏联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接受者的观念,进而确认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源与托洛茨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大约五十年前,在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前后,以托洛茨基为头子的反革命集团,向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猖狂进攻,在苏维埃政权的上空笼罩着一片乌云。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毅然领导党和人民,迎头痛击托洛茨基匪帮的疯  相似文献   

12.
1925年到1927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等反对派就中国革命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斯大林为此先后发表了十多篇有关中国革命的论文,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动力、领导阶级等方面都有较为正确的论述,但在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上往往又背离了正确的理论,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无所适从,终致大革命于失败.何以如此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误认国民党是中国民族革命的主体,过高估计国民党的革命性,片面强调了统一战线.本文试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3.
托洛茨基披谋杀迄今已经50多年了。然而作为俄国革命和国际共动史上矛盾而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自本世纪以来托洛茨基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有30多处批判列托洛茨基的问题,认为他一直是联共(布)党内“反对派”首领,对他整个政治生涯全盘否定,1934年,联共(布)党内著名的活动家基洛夫遭凶杀后开展的肃反运动,则对托洛茨基进行了缺席审判,他被苏联法庭宣判为“特务”、“杀人犯”、“叛国者”,并被判处死刑。与此相反,不少托洛茨基主义者及研究者却认为托洛斯基自始至终是个马列主义者。甚至断言: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八·七会议后 ,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受到全党的批判 ,但他坚持错误 ,进一步提出取消主义理论 ,并与托洛茨基取消主义合流 ,最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错误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托洛茨基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早期苏联著名的国务活动家,联共(布)党内反对派的领袖.1927年在党内斗争中失败后,遭流放,并被驱逐出国.1936年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缺席判处死刑.1940年8月遭暗杀身亡.这位十月革命的著名功臣,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描绘成革命的恶魔.当苏联为几乎所有的反对派人士平反和恢复名誉后,托洛茨基成为唯一的例外.  相似文献   

16.
华沙战役是20世纪最重要的陆战之一,此役不仅使苏俄红军遭受自组建以来最为惨痛的失败,更打断了欧洲共产主义革命的进程,并使苏俄最终确立了一国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列宁更加信任托洛茨基,把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委托他来主持,这直接影响日后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决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立即碰到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关系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个问题上曾有过明确的论断,但是却未能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践下去,自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始关紧,这种封闭性的对外联系推演出二战后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平行市场”,托洛茨基是上世纪初苏俄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对苏俄的革命与建设曾作过巨大贡献,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思想是他的重要思想之一,十月革命之前,托洛茨基在分析了欧洲革命形势和俄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认为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要与世界经济保持相互联系的关系,当社会主义由革命转入建设之后,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苏俄最高层领导人之一的托洛茨基继续阐发这一思想,并在列宁逝世之后,在与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争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关于苏联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思想,他分析了经济相互的根源及其纽带,重点剖析了苏联与世界经济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四人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托洛茨基的僵尸和阴魂,他们虽然所处的时期不同,但“四人帮”继承了托洛茨基的衣钵并在同一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深入分析他们的阴谋手段、思想体系、表现形式、罪恶目的、阶级本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进一步认识党内机会主义的活动规律,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反修、防修的自觉性,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9.
作为知识人的鲁迅如何理解、阐释并促进中国的革命问题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关于鲁迅与革命文学的研究,或者纠缠于“革命文学能否成立”和“什么人具备资格”(革命人能否成立)的问题,或者引用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中与其言论表达相似的观点作为证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生活、文学、政治、革命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而这个问题更多地涉及鲁迅如何形成革命文学观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鲁迅所弃译的厨川白村和鹤见祐辅的几篇关于政治、文学与民众关系的文章则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论,影响了鲁迅为首的一部分左翼作家及其在左翼运动中采取的姿态;他的“同路人”理论成为鲁迅等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关门主义倾向的话语策略;他的关于革命语境中艺术独特性的论述被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认同;在左翼文学中引起共鸣或反对的还有他的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取消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