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自我异化、阶级对抗的不和谐社会,真正的“人权”享有、社会高度和睦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有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政治秩序;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组织体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超越多元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保障社会和谐的人权运行机制,包括人权保障机制、人权激励机制、人权协调机制、人权救济机制和人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凸显和谐与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人的权利的保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多价值理念的核心之一,是最为基础性的保障,人权的形式保障和现实保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权保障的基本形式,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引导力量,提升和强化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权的形式保障的基本要求,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社会整体保障水平和层次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权的现实保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少数民族是人群中的特定群体,少数民族的人权建设状况,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及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权的宪法保障。目前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机制还存在若干不足,这些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已经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传统社会的等级思想和身分化的权利观念不可能衍生出现代意义的人权观念,也不可能使普遍人权得以实现。现代和谐社会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使人权得以保障,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但在我国当前的城乡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导致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极不平衡。但能否统筹好城乡文化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甚至关系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理念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提出以和谐社会视角作为研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民生科技是基于大众对各个方面所提出需求的不断增长引发的。该技术的发展会对民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民生科技的概念入手,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既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空前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国内产生了对环境权性质是公权利还是私权利以及运用公法保护还是私法保护的争论。事实上,这种争论是有益的,突显出了环境权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依靠单一的公法或私法对环境权实施保护都存在着不足,把环境权的保护置于人权的视角下予以整体保护才是科学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人权,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要发展经济,国富民强,才有资格讲人权。要发展中国的人权事业,就必须要做到社会稳定、生存发展、独立自主、依法治国。人权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一项不可缺少的司法救济制度,其实质曼.保障社会贫弱者不受经济困难所制约,享有与其他人同等的法律帮助权,保障基本人权。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雏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多层次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多渠道地解决法律援助的资金问题,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实现法律援助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和谐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当代中国发展模式是一种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兼顾各方面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自身和谐发展与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相统一的模式,是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以人为本的原则探讨发展问题,将会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原初动力和责任主体,由此必须把人当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纠正人性的弱点。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特别是其"和而不同"和"中和"的传统理念对于改善国际人权领域的不和谐局面、缓解国际人权领域的矛盾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建设和谐世界与人权发展之间有着互为条件的密切关系,其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而建设和谐世界则有利于国际人权的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对于国际人权发展也有启示意义,即在国际人权领域应该提倡包容精神、学习态度、对话交流和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曾娟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1):103-105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着馆内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不稳定、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促进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等途径可以加快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发展观论休闲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文献收集法、逻辑分析法,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休闲体育不是一种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消磨时光的消极活动,而是一种精神自由、心灵快乐、创造性的主体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目前,休闲体育的本质特性--自由性和创造性正在消失,因而呈现出某些异化现象.要通过休闲体育实现自我发展,人们就应该增强主体意识,提升休闲能力,形成个性化的体育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自我身心和谐的社会。其前提和基础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就是人与社会的权界建构是否科学、合理。这正是探析“群己权界”的要旨所在。划为“群域”就要做到民主,划为“己域”就要尊重自由,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教育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网络教育也不例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但交互的生硬是这种方式教学的一个缺陷,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因素,更有观念上的缘故。因此,如何在网络课堂的教学和远程学习中实现以人文关爱为特征的人性化交互,达到师生所期待的教与学的和谐,就成为当前网络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和平稳定、和顺协调、和合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作为基本价值诉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前提;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善治”政府的谋划,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管辖权的确定是争端解决的前提,WTO争端解决机构审理案件同样如此。分析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条件和DSB管辖权的特点,可知DSB管辖权是有限的,D6B不能受理指控违反人权法的申诉,也无权解释、评估某项贸易措施是否符合人权法,但这并不妨碍它以符合人权法的方式就争议问题作出裁决。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之一。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与教育的进展,提出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下,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必然。通过对新课程科学学习领域内各科目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课程改革后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科学的价值,通过生命化教学激发情感,多种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