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庙会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商业、文学、音乐、美术、工艺、体育等文化类别,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重大。文章以河南为例,从传承主体与对象、传承场(空间)、传承方式、传承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对传统庙会文化进行研究,并从活动运营机制、文化内涵、宣传推广、产业关联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鼓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如今的龙都娃娃鼓则是通过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定型为十三个步骤,从而适合儿童玩耍,成了龙都人的至爱。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校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逐渐将鼓乐文化融于学校的育人理念之中,提出了"传承鼓乐文化精髓,打造艺术特色校园"的发展思路,将传统鼓乐文化作为龙都小学校园文化的一块奠基石。  相似文献   

3.
庙会是融宗教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它植根、传衍于民间,凝聚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周至民俗色彩浓厚的庙会文化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民间艺术的延续,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基层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庙会文化是民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定仙焉娘娘庙花会祭祀活动繁杂,规模盛大,该文通过娘娘庙所供奉的神、花会的组织、程序及民俗活动,探讨了庙会所传承的商业文化观念、功利观念、男女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5.
杨科 《学周刊C版》2024,(17):19-22
泱泱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如此恢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鼓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鼓乐文化不仅仅具备音乐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当中,有助于打造出特色校园,使得校园教育工作更加丰富、多元,对于学生的艺术启蒙、审美素养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鼓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具有传承、再发展方面的需要,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可以实现这一点,是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将针对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西安鼓乐在政府的扶持下,其发展速度虽然较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梳理西安鼓乐历史发展及现状,探讨在非遗保护前提下,西安鼓乐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并以西安鼓乐与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运用数字化转换等融合发展新思路,让西安鼓乐带动西安文旅创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州及周边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应用及其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目是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表现载体,同时,也是民间艺人和乡民思想观念的体现。本文分三部分:一、鼓乐班的表演形式及曲目统计;二、鼓乐班的常用曲目分析;三、民间曲目的文化观照。笔者认为:1、大部分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没有失传,它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的传承下去.2、反映了两千多年礼乐制度的继承和新时期的“礼”“乐”重构现象。3、流行歌曲吹打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世俗化和大众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被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秦东地区保存了华山西岳庙会、白水仓颉庙会、蒲城尧山庙会、白水杜康庙会、华县下庙西岳庙会、韩城太史庙会、合阳东雷三官庙会等古庙会形式,在宗教祭祀、商业贸易、娱乐、文化传承、训导教化、精神引导与旅游推介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着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努力挖掘民间鼓乐资源,开展民族鼓乐进课堂活动,我把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鼓乐文化与进行素质教育、创办鼓乐特色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音乐课堂与少年宫活动向学生传授民族打击器乐的知识与演奏技能。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民族打击乐器的教学,收到了较  相似文献   

10.
庙会的宗教祭祀活动借助于戏剧形式进行,又推动了戏曲舞台的诞生和完善,庙会中的戏曲成为最富于文化个性的信仰形态。历史时期闽西客家地区庙会和戏曲文化生态:神是民间信仰,有神就有祭神场所——庙,民间信仰活动庙会要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在祭祀节庆活动中,戏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功能在于"酬神"。闽西客家地区的庙会和戏曲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传统的文化形态只有走多元化的方式,才有可能谋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集神秘性、集体性、娱乐性、继承性为基本特征的典型庙会,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在整个庙会中有着大量的舞蹈表演,其中,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背阁、大头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是其主要表演内容。本文利用浚县的民俗文化优势,对庙会舞蹈进行了调查研究,将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舞蹈形式挖掘出来,最后通过论文的呈现,将其记录并保护下去。  相似文献   

12.
西安鼓乐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周至南集贤鼓乐作为其中一个流派,有自己的艺术特征.与整个西安鼓乐一样,南集贤鼓乐在传承与保护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抽籖在众多庙会活动中颇为常见,是庙会活动中的重要民间信仰元素,担负着传播庙会信仰和占卜日常生活事件等多种文化功能.对灵籖信仰的概念、产生以及演变进行探析,分析了其哲学文化基础以及与道教、民间信仰的关系,认为在当今庙会活动中仍在延续的抽籖活动随着庙会功能的变化已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春节与庙会活动、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25年,北京大学顾颉刚等前辈学者考察妙峰山庙会民俗活动,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组织的田野调查的先河,妙峰山因此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2005至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十届本科生先后赴京西妙峰山进行庙会采风,对分散各地的32档香会组织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表演技艺、组织管理与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项旨在使学生具备研究能力的训练计划,在师生的共同设计和相互交流中变成了诗意的探索之旅。持续性的田野工作,秉承了前辈开创的学术传统,呈现了民间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也践行了"到民间去"的为学主张,彰显了在科研中培养新生力量的专业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陕北庙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会文化是以庙会为依托,以祭祀活动为动因,以集市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民间自发性群体性的信仰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庙会活动由于其仪式古老而复杂,加上文化的原始性、多元性以及地理环境形成的"保护机制",使之形成并保留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对于南方庙会文化的研究比较冷清。就浙江曹娥江流域庙会文化而言,它的历史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承载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曹娥江流域庙会在满足人们祭祀愿望、搞活地方经济、展示乡土特色文化、聚集本地民心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比照历史,现今的曹娥江流域庙会文化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裂变和转型,如何进一步弘扬曹娥江流域庙会文化,利用庙会打造好地方文化名片成为有关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淮阳,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古称陈。这块古老的土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淮阳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作为中原庙会的代表,它保留着古老的庙会习俗。现代社会,太昊陵庙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和构建和谐乡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庙会亦称"庙市"或"节场",是民间为祭祀祖先或举行宗教仪式而举行的集会活动。一般由古代的宗庙社郊制度演化而来,被称为"真正活着的民俗"。庙会最初以其宗教、祭祀等性质存在,而后在社会不断演化及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加入了经济、娱乐、文化交流等因素,继而成为中国民间一种传承久远、百姓喜闻乐见的综合性集会活动。而在庙会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音乐作为它的主干表现形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河南浚县大伾山庙会为例,对音乐在庙会中的重要角色及其特殊魅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警察文化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以人民警察体育活动为载体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体育和警察文化建设在文化主线上的融合与作用;从体育活动中寻觅警察文化的建设因子、强调体育活动能够充分激发警察文化建设活力,是警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以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融合促进警察文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