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名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⒈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⒉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习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习,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情趣爱好不同,写作方式各异,其书斋更是别具一格。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书斋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在这一“陋室”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乐哉!悠哉! 元末明初人章溢的书斋是“无一物不苦”的“苦斋”,“环境虽苦但心境乐”,刘基为其作《苦斋记》。  相似文献   

3.
《苦斋记》处处紧扣一个“苦”字落笔,分别从“苦地”、“苦物”、“苦人”三方面说明苦斋命名的依据。一段叙苦地。开门见山点明苦斋主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既点明苦斋所属,又突出苦斋并非寻常之室,是隐居之室,从而显示主人也并非寻常之人,为下文谈苦乐观埋下伏线。继而写苦斋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以及“苦”的由来。句末“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不仅过渡自然,也是下文议论的伏线。二段叙苦物。首先用排比句式从木、草、菜、实、笋五方面苦物照应首段末句,显得结构紧凑,“族布而罗生焉”形象地说明这些苦物分布之广、品种之多。再写蜜味初食苦,久则甘,暗示苦中有乐,乐在苦中。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陋室诸葛亮——茅庐杨雄——玄亭陆游——老学庵蒲松龄——聊斋张溥——七焚斋刘鹗——抱残守缺斋鲁迅——绿林书屋朱自清——犹贤博弈斋梁实秋——雅斋姚雪恨——无止境斋丰子恺——缘缘堂冯友兰——三松堂阮章竞——苦嗓楼梁启超——饮冰室闻一多——何妨一下楼柳亚子——羿楼孙梨——耕堂杨树达——积微居梅兰芳——梅花诗屋王力——龙虫并雕斋陈恒——励耕堂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文人书斋名趣  相似文献   

5.
给自己读书、藏书、写书的地方起一个斋名,以示风雅志趣,是读书之家的普遍习气。不仅中国的书香世家如此,欧美的文人也间或用之,不过远不如在我国那样普遍。书斋名,通称“藏书室名”,常以楼、阁、斋、堂、房、居、室、轩、庐、园、山房等为其后缀词。如卢址(青崖)...  相似文献   

6.
再侃读书     
再侃读书吴善志,蒲声乐于此道,冯友兰的书斋曰“三松堂”,以园中三棵松自喻;梁实秋在西南联大时的书斋曰“雅斋”,还有王力的“龙虫并雕斋”,姚雪垠的“无心境斋”,杨树达的“积微居”,丰学凯的“缘缘堂”,梅兰芳的“梅花诗屋”,阮章竞的“苦噪楼”,孙犁的“耕...  相似文献   

7.
书屋趣话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老学庵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聊斋相传,清…  相似文献   

8.
写给九月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个别致的雅号,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张溥的“七录斋”及沈从文的“小小窄而霉斋”.饶有趣味。耕耘乡村教坛教十载,我也附庸风雅.给书房命名“听月斋”.旨在表明自己亲月、嗜月的心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书房是现代知识分子家庭必不可少的空间,但"书房"其实是现代流行的叫法,古人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字来命名书房,如蒲松龄的"聊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等,其中  相似文献   

10.
古人往往给自己的书斋取上别致的名称,如陆游的“老学庵”,欧阳修的“非非堂”、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等等,无不寓意深刻。今人也取室名,同样给人们以深刻启示。龙虫并雕斋这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书斋名。他作了解释:“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诚然,王力先生既有大部头学术著作,也有不起眼的小文章。在一些人看来,雕虫小技,不值一哂。其实,没有小,何来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辞细壤,故能就其高。我们固然要确立大目标,努力攀高峰,但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  相似文献   

11.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无穷之乐,乐中无尽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年轻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催促早操到检查晚寝,还要找学生谈心……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教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伴之际,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比起其他任课教师,我们同学生的接触要密切得多。对学生各方面的关心越无微不至,我们得到的来自学生的爱也越丰厚。相信所有真正热爱孩子的班主任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当你和学生一起出去郊游时,在纵情嬉戏中,你会感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自己也变年轻了;当你生病卧床时,最能给你安慰的,是床前学生的微笑和他们送上的一束鲜花;当学生毕业前夕,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你会发现,学生最留恋的教师,还是他们平时有“些惧怕”甚至有“点怨恨”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爱的回报,作为呕心沥血的班主任,我们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也许我们的月收入远不及那些个体商贩,但我们从事的不仅...  相似文献   

12.
文人的书房     
书房、书斋、书室从来都带着布尔乔亚高档的情味,万一再起一个典丽的斋名,就算是建在一枚古旧的寿山、青田石章上,也是华美的颓废了。文人们大都会为本来普通的书斋起个"典丽的斋名",有了斋名似乎什么都雅致起来了。为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许多人读书藏书,随之产生为自己的藏书室命名的想法。书斋有书房、书屋、庵、堂、观、居、轩、馆等别称,而书斋的取名更是丰富多彩,大概不外如下几类: 以书斋所在地的物来为书斋命名。明代学者杨仪的读书处庭内有桧树七棵,其书斋就叫“七桧山房”;清代学者惠周惕的庭院有红豆树一株,颇珍爱之,便以“红豆书庄”作为斋名,其子惠士奇也据此将自己的书斋叫做“小红豆斋”;清代陈介祺书房有古钟十口,自珍自爱,名书斋为“十钟山房”。其他还有“竹深堂”、“万卷楼”、…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参考》2008,(10):25-25
古今不少文入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以表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 这是唐代诗入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许多李者文人为表达某种是饱感情、性裕越味和人丰感悟等,在为自己的书青命人中加琳体现叫现将笔者辑录部分奉献给大家: 陋室一惠两禹福卿昭大斋一一一宋·王安石月日岭掌一一牢滴翠期扮一一宋欧阳修黄庭坚卿文人“书斋名”小辑@王秀芝!山东~~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古到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的思想家园。书斋名不仅是一个书房的名称而已,它更是主人人生信仰之所在,往往颇富诗意,而且寓意深刻,妙趣横生。01陋室“诗豪”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述自己书房的朴素和简陋。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扬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人,著述之余,往往有一雅趣。即为自己的书房、寓所起一个或数个室名,自得其乐。书斋的命名,大都比较讲究,或以明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人要有“嘉名”,斋名也然。  相似文献   

18.
因家藏5万余册、4000余种线装古籍书而被人誉为“江北第一人”的中国藏书奇人田涛先生,曾在南京举办“藏书、读书、品书”专题报告会,畅谈了他的“藏书经”。田涛有一个颇有意味的书斋名:“信吾是斋”。“信吾是”倒过来又可称为“是吾信”,颇能显出田涛的自信。在田涛5万余册的藏书中,唐、宋、元、明、清版的“善本书”占了一  相似文献   

19.
一、回忆的文章凄风斋是我的书房。以前的住处在十八楼,每到冬夜,寒风大作,风声时而凄厉,时而如同狮吼。书斋由此得名。友人多因我喜读知堂老人文章,而老人的书房名苦雨斋,故猜我从“凄风苦雨”中摘出前两字,以为斋名。其实不然。走笔至此,忽想起多年前,敦煌文艺出版社曾出版知  相似文献   

20.
漫话室名     
中国历史上,文人学者多爱给自己的住宅定一个文雅的名号,即“室名”,亦称常号、斋名、庐名、楼名等。最早见于记载的室名,大概是曹操之子曹兖的“遂志之堂”。据《三国志》载:曹兖病危,不愿死在有妇人伺候的房内,叫人新修东堂,命名为“遂志之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