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样化使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命活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多样化并不是单纯致力于为满足某种需要的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结构、办学形式的变化,它促进、发展和丰富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整个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是文化化、民主化的过程,反映了个性发展的地位。高等教育正是在多样化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快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与大众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多样化:背景和投资主体多样化、办学模式和层次多样化、学科和专业多样化、学生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甚至价值观和办学思想多样化、办学机制和行为模式多样化、高教质量目标和评价标准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就业观念大众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行为市场化;就业实现因素多元化;就业岗位流动化;就业竞争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化具有自律和他律二重性,本从化定向、消费化和化建制三个方面论述社会他律因素对化以及大众化的影响,力图说明大众化建设中要注意社会他律因素的影响,并使社会他律因素能通过大众化的自律在建设化生态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以实现大众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本文评述了不同学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解 ,分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 ,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需要支撑系统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层化以及形式和水平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工作在农村。由于农村的情况特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略显困难,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其路径要内容具体化、手段通俗化、形式多样化、对象分层化、结果实效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化矛盾,体现在生产形态上,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矛盾;在产品价值上是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在化与市场的关系上表现为化的非商品性与化产品的商品化矛盾;在化类型上表现为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为化开辟了道路,使化代代相承;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成为一种教育的民族范式。在我国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正确对待化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显现,是化的核心理念。大众化作为一种现代化形态,它本身生产和承载着正负两方面的化效果,其负面效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困扰着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影响着大众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建构以“人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大众化批评模式,使大众化逐渐接受价值理性的制约,这是遏止其负面效应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先进文化方向下的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发展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在先进化的方向下,怎样推进化发展?一要维护化主权,着力建设面向世界,有中国特色的化;二要处理好历史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三要处理好高雅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四要加强对消费化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