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团体归属感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为工具,以1739名城市农民工子女及660名城市本地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城市农民工子女团体归属感的发展特点、团体归属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团体归属感显著低于城市本地儿童,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段差异,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段呈现出随年龄增长其团体归属感水平逐渐降低的发展趋势;(2)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团体归属感、自尊、心理健康水平两两之间相关都非常显著;(3)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团体归属感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主要通过自尊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即自尊在团体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4)自尊对团体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居民是旅游地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对旅游地的支持度,最终影响旅游地的持续发展。运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韶山市居民满意度的6项公因子,按其对满意度效应排名依次为:正面影响感知、负面影响感知、归属感和环保、旅游获益及利益分配、态度支持、行为支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总体满意度上,韶山居民在正面影响感知、归属感和环保、行为支持上持满意态度,对其他公因子则保持中立(其中旅游获益及利益分配的评价偏低)。居民在年龄、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接触游客频率、接触旅游设施频率上差异显著,而在性别、出生地、居住时间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24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系别、年级、性别、就业危机意识和是否具有明确学期目标五个变量上探讨高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系别、是否具有明确学期目标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级、性别、就业危机意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5.
将200多名温州大学在校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探讨了个体背景、环境影响、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业态度受个体的背景(性别、创业培训经历、经营经验)的影响,而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主经营、帮别人经营、经常参加创业类社团活动组织、从未有过创业类教育4个变量对创业态度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人近10年的城市居民语言态度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城市居民的语言态度与城市发展及人口流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相对稳定,而对方言的语言态度在不同地区间呈现显著差异:对方言的社会性评价与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对方言的行为倾向与人口流动呈负相关,对方言的情感性评价与城市发展及人口流动相关性不大。本文通过探究不同城市间居民的语言态度差异,为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和方言保护等领域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自编问卷和SPSS19.0软件对江苏6所不同类型高校、共计1035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有关特征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不高。被试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因其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时间投入、导师指导方式、参与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等因素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其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被试从事教育教学类工作经历、前学历学校类型、现就读学校类型,是否为跨学科生源等生源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洁义 《高教论坛》2010,(4):122-125
借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对H大学11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在6个因子上进行多维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在学校归属感的6个因子上不存在性别以及独生子女维度上的显著差异。而在生源、专业、年级的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在以下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个人地位认可上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2)文理科学生在责任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工科学生;(3)该校本科生在除责任感之外的其他5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使用“2010连氏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调查”中有关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数据,通过HLM模型分析了个人与城市两个层面的变量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所在城市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层面的变量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人均财政支出都能显著地影响城市公众对于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而且这三个变量对于满意度在城市之间的差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个人层面的变量如性别、家庭收入以及居住时间等对于因变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力,但它们对于城市内公众满意度之差异的解释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6,(1):109-114
目的:用自编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问卷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进行调查。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对广东、浙江和安徽的多所学校1055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独生子女、学校类型、年级、区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t=2.189,p<0.05);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私立学校的(t=10.941,p<0.001);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小学阶段的(t=-5.066,p<0.00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经济发达地区的(t=-8.688,p<0.001);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030,p>0.05)。结论: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独生子女、学校类型、年级、区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212名被试为对象,试从多个角度回答各个因素是否会对学习者的焦虑心理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普遍存在阅读焦虑,并对学习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焦虑水平与英语阅读成绩呈负相关,对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平行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班学生,在年级水平、性别因素、生源地因素、性格类型和文理定向等维度上的焦虑水平并没有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SEB实验设计,对大学生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考察,结果发现,SEB方法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普遍存在"男性适合学习理工科目,女性则更适合文史科目"这样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SEB所测量到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没有性别和专业差异;被试对不同性别的积极或消极表现的归因方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3):143-147
考察了大学生的环保态度是否存在金钱-环境可替换性效应,及其在金钱与环境领域之间的时间折扣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环保态度存在金钱-环境可替换效应;大学生在环境领域中的时间折扣率显著高于金钱领域;收益情境下的时间折扣领域差异比损失情境下的领域差异更为显著.分析认为大学生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更倾向于采取支付金钱的方式去保护环境;相对于金钱事件,大学生更关注环境事件的当前结果而非长远结果;收益情境下,被试的时间折扣率对领域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身份认同个体对男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差异,探索接触频率对个体接纳男同性恋群体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男同性恋部分),对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男同性恋态度的调查(30名腐女、30名非腐女、32名直男、32名男同性恋),并调查了他们的与男同性恋群体的接触频率及其身份认同。结果:1.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腐女和男同性恋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显著比非腐女和直男被试积极。2.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在男同性恋接触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接触频率由低到高分别是直男、非腐女、腐女和男同性恋。3.接触频率在身份认同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身份认同个体对男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差异,探索接触频率对个体接纳男同性恋群体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男同性恋部分),对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男同性恋态度的调查(30名腐女、30名非腐女、32名直男、32名男同性恋),并调查了他们的与男同性恋群体的接触频率及其身份认同。结果:1.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腐女和男同性恋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显著比非腐女和直男被试积极。2.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在男同性恋接触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接触频率由低到高分别是直男、非腐女、腐女和男同性恋。3.接触频率在身份认同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关系,采用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1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除同伴关系外,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六年级显著低于四、五年级;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随机抽取301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施测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以及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适应好于男生,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呈显著相关。(3)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对城市适应四个维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中的震惊与抗拒和探索与顺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68名高中生为有效被试,采用英语课堂焦虑问卷,考察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高中生在英语课堂焦虑总均分及担心、紧张不安、害怕课堂提问三个因子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高中生在英语课堂焦虑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最后,给出了未来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两国377名大学生的金钱态度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以探讨其在国籍、性别、工读经历、贷款经历、居住地区、家庭形态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特点。结果表明:(1)中日两国大学生较少地看重金钱的象征意义;在使用金钱时比较谨慎,对未来金钱的使用也比较有计划性;消费时,对商品的价格经常抱有怀疑的态度;视金钱为引发焦虑的来源。(2)中日两国大学生在金钱态度的4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贷款经历对两国大学生金钱态度的权力一名望、不信任维度影响显著;居住地区对两国大学生金钱态度的金钱焦虑维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与社区归属感问卷对张掖市甘州区14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评。结果: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总分在不同的婚姻状况上不存在差异,而在社区自然环境满意程度和社区服务环境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在不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在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对社区归属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