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教论坛》2004,(2S):51-52
当前,面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的职能正以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步向职前、职后教育延伸,逐步实现职业学校教育功能和经济产业功能的战略性统一,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枢纽。为了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向社会、企业输送上岗顶用的实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腾飞,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探索出中等职业教育新的经济功能实现形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相关的职业教育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实现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代企业职业教育的双重功能,即企业行为和教育行为。阐述了企业必须紧紧依靠企业职业教育,强化量大面广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通过企业职业教育的壮大和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高精尖人才的自主培养或继续教育。同时,现代企业职业教育有义务为社会做贡献,只有融入到社会大教育之中,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保证企业职业教育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现代企业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为企服务”、校企双赢的道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主要功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育人,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功能的充分实现。因此,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相互参与、相互渗透应贯穿于职业教育和企业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以集团化的形式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结构优化和功能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服务市场的一种机制和组织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看,职业教育集团及其办学过程具有多重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教育属性是其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相关要素和相关环节的有机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从对德育的概念解析,到对德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的有机运行,到德育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来谈如何组织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职业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国际职业教育的几大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角度谋划和推进;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趋于"主导作用";办学形式更加灵活、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基于这种视角提出了加强我国高职教育的对策: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和布局;强化校企深层合作、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加强社会培训和鉴定,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利用科学先进技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是否引入企业、行业和职业因素,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为经济产业服务,能否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的重要前提.而这些因素的引入,又是以师资团队校企合作的水平为前提的.2006年6月起,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卫生局的引导下,一个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组织,在学校和护理行业的共同孕育下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与传统的文化教育相比,它有更强的目的性,就是直接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更好的就业服务.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反观我们的现实,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高薪能聘到硕士、博士却难以聘到高级技工、高级技师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职业教育发展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宁波市教育局获悉。在未来5年内。宁波市将围绕石化等5大临港型大工业、汽车零部件等10大主导支柱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10大服务业的产业规划,在符合条件的企业内逐步建立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等10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互动发展.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在西方一些国家,职业教育曾被视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南昌职业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制造业,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现代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值得研究和探讨.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南昌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对营造南昌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有重要意义.要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和力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快南昌市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实现职业教育办学多种所有制新突破,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职业教育发展与南昌现代制造业发展不相协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实现职业教育区域联动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有效抓手。通过溯源理论发现,三螺旋理论解释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互进机制,协同理论有助于职业院校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教育合力,区域创新理论则诠释了人力资本内外部双向流通的过程。聚焦区域联动这一时代议题,政府、院校、企业需要形成三位一体联合体,为持续激发职业教育实现经济功能保驾护航,承载内部使命实现服务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本功能,以此形成职业教育区域联动的运行机制。面向未来,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区域联动顶层设计;增强服务支撑,搭建职业院校区域服务治理平台;强化机制赋能,打通区域间人力资本投入通道。  相似文献   

13.
王永红 《职教通讯》2012,(17):36-38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的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融合在一起,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并且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地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性、联动性、整体性、差异性的特质.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职业教育发展成功范式看,校本课程开发以其最活跃的课程功能实现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实现着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并成为一种国家教育行为.未来,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将更加切入校本的原本内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将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特质与整体化走势,同时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学校专业化程度的结合性载体.  相似文献   

15.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企业、政府具有多重作用。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元的:一是对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人才规格提出新诉求;二是教育手段、教育流程与教育管理面临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体新科技的浸润改造;三是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构成、智能结构与教学能力方面提出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的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融合在一起,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并且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正的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制度供给不足、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难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必须依赖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体系实现.  相似文献   

18.
消除贫困、促进人类共同繁荣是世界银行的核心组织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全球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世界银行逐步明确面向全球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路径,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扩大教育机会、重视投入效益、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基本思路.具体路径上,通过强化与业务国家的紧密合作,世界银行推出系列援助项目与合作计划,强调职业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重视非正式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提升职业教育消减贫困的整体能力.从运作逻辑上看,世界银行形成了"金融支持—教育发展"互动的全球贫困治理体系,突出以高水平知识服务奠定其作为国际组织的权威性,并在实践反思与政策创新中不断改进全球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时期,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由革命转向建设,职业教育因此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通过改造旧教育、开展干部与工人的职业培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逐步实现了正规化.党在西柏坡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注重党的领导、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加强专业与思想教育的联系、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这些都对当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我省企业高级技师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基层第一线从事各种实务运作和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也很缺乏.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我省高等教育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