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小玉 《教书育人》2011,(19):45-46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立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缘语悟意,越过教材文字这道桥梁走进美的世界呢?体验与美感的生成美学研究告诉我们,审美离不开体验,尤其是美感离不开体验,审美中我  相似文献   

2.
快乐、纯真、幼稚,这就是童年。小作者正是善于选材,撷取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表达了最真实的生活体验,童年时光成了我的黄金记忆!文章选材真实,富有情趣,读来顿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快乐、纯真、幼稚,这就是童年。小作者正是善于选材,撷取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表达了最真实的生活体验,童年时光成了我的黄金记忆!文章选材真实,富有情趣,读来顿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读,妙不可言     
刘艳秋 《阅读与鉴赏》2010,(7):39-39,19
新课标倡导: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相似文献   

5.
乐倩 《新读写》2011,(9):22-22
小作者有非常好的文字功底,无论是开头的“王老师演示单杠动作”,还是描写王老师授课时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细致入微,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给小作者的建议是,可在思维布局上再多多练习,争取逻辑更流畅。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应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往往流于形式,课堂上老师都是用固定的模式追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文章赞美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等,忽略了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7.
黄世琪 《新读写》2011,(9):19-19
小作者的这篇文章让我感同身受,相信许多人有着这样的回忆:因为某次失败而不甘心地憋着一口气,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为自己“洗刷冤屈”!而在这篇文章里,我确实感受到了不服输的韧劲与斗志,我想这与小作者真挚的文字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少给学生"压力",多给学生"魅力",少逻辑性分析,多情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色彩、温度和生命,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学术生活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学术生活体验研究是以“回到事情本身”的态度,通过大学生学术生活的内心体验的描述,真实展现他们的生活及心中的体验。通过这种文字的描述,揭示大学生的学术生活体验背后的意义。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和永久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强调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读者在阅读中,应辩证把握自己与作者情感世界的一致和差异;联系特定的时代语境,结合作者相关经历,充分感知文本的大语境和小语境;主动创设情境或进行"情境还原",创造性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在我们的语文澡堂中,体验式学习已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但是教师们往往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思绪和人文内涵,课堂上一时情感泛滥,心潮起伏。这样的认识碌然有失偏颇,因为它窄化了“体验”的外延。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仅仅是一种情感陶冶的活动,更主要的是一种言语体验活动。朱熹曾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己体察,不可只作文字看。”  相似文献   

12.
<正>言语品质,是言语表达的质量和品位,再具体一点说,就是言语表达的规范及审美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更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言语实践不能忽略了儿童的审美体验。审美作为言语品质的客观属性,作为文学的特质,使得文字有了温度和色彩,使得文字在经历揣摩咀嚼后回味无穷。那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愉悦的审美体验,形成自我的审美情趣呢?笔者以苏教版五上  相似文献   

13.
学知培训     
"真喜欢学知啊!小作家的摇篮,同学们创作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秀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这是孩子们的心声。看似六年的平凡,"快乐、智慧、创新、进取"的办学理念却显示着不平凡。孩子们在快乐中增长智慧,在创新中不断进取。严谨的学风、科学的管理、负责任的态度及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以白墅萍校长为核心的快乐体验作文体系,让孩子们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亲自感受观察,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有生活体验,给学生生活体验,进而使他们有联想和想象的参照,走进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特体验"是语文新课改不可回避的问题,作者对此做了深入探讨。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是一种精心温暖的关注和呵护,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宽容,尤其是要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其次是促使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群体思维磁场中"磁化",让学生带着各自对文本的诠释,在对话交流中分享他人的智慧。再次是循循善诱。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尽可能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简单走向复杂,从幼稚步入成熟,从片面转向辩证。最后是使用"冷凝"法,即让学生课后单独对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冷思考,提高其含金量,并凝结成文字,化作自身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6.
学校广播室的工作进入正规以后,我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学生的来稿.虽然有的来稿尚显稚嫩,有的甚至是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些来稿中总有一些让我惊喜的文字出现.我惊讶于这些小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美丽文字毫无痕迹地嵌入他们的作品里的!看着这些文字,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象着作者构思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何丽娟 《中学文科》2009,(13):84-84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学生在体验中能快乐地成长!这是我教学《孔乙己》之后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18.
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定有言语情趣的亮点,这个亮点不但能够将作者的思绪体现出来,而且能构成鲜明的言语特征,这正是文本秘妙之所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将情感体验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思绪和情感意蕴,增进情感熏陶,但显然,这种过分的情感主导忽略了对文本言语的自我体验。宋代大儒朱熹曾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己体察,不可只作文字看,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熹的论点为言语体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切己体察,透过文字这一媒介,体会和感悟文本秘妙。  相似文献   

19.
情景体验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思想品德课为例,情景体验包括教材和自然社会两方面。教材中的情景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文字图片的阅读产生的情感体验。具体做法:让学生独自体验、整理学习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教师正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