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一些经典篇目进行完整、深刻、独特的解读,是每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通过剖析教师解读经典篇目时的一些不足,探讨如何对经典篇目进行完整性解读的过程和方法,力图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多维训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部分篇目历经教材的多次改版却仍然保留了下来,因为这些篇目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是课文中的精品、经典。如苏教版的《背影》《苏州园林》《岳阳楼记》等等。面对这些传统的经典篇目,很多教师的思维已经有了定式,他们往往以自己的习惯思维来设计教学,以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左右解读,不能或不愿通过对文本的再度解读,发现熟悉中的“陌生”因素,设计“陌生”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创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阅读的经典篇目,无一不是经过了长期筛选和检验而来的,它们的主题阐释注定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传统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如何把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放在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环境中进行,从而让文章的主题得到充分地、多角度地开掘,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笔者以《皇帝的新装》为探究点,结合教学实践,带领学生从情节、语言、主题等方面入手,对这一经典篇目作了新的解读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秋天的怀念》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也是不少公开课堂上教师乐于选择的篇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篇课文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最高文学水平,代表着文字与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最佳结合。对于这篇文章,可以说无论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而且事实也确实表明,只要你愿意去深度解读,总能从课文的那些细节当中,咀嚼出人生的况味。对于经典的作品,人们的第一选择往往都是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去解读,于是也就形成了许多宏大叙事式的解读结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多元解读教材经典篇目,推行文本个性化阅读已是语文教学中的新潮。不可否认,文本多元解读可以打破僵化教条,可以展现自我,语文的阅读课堂也因此风光旖旎!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有240篇(段)。篇目的调整,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学生大量诵读经典诗文,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育审美情趣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如何有效落实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让经典诵读浸润学生心田,让经典之花在学生心田绽放呢?本人反复研读新课标,结合平时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也是中学教材里的传统经典篇目。关于作品的解说、赏析、教案已不计其数。这里重点对其主人公“祥林嫂”作多面解读,以期从主体角度作全面的把握,求得新意。  相似文献   

8.
《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对该文本的解读可从现实理性的角度进行。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发现文本当中亘古流传的价值,而这恰恰是鲁迅先生在创作《拿来主义》的时候所遵循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苑宝顺 《作文》2022,(Z4):88-89
<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直是高中语文必选篇目,本文虽然运用漫画笔法来塑造人物,语言风趣幽默,但绝不能当幽默小说来读,因为这是一篇严肃深刻的作品。可是学生对这篇小说的第一感觉只是可笑。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出肤浅的阅读,深度解读这篇经典名作,认识到“可笑”背后的“可怕”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读老王的人物形象,而对于杨绛的人物分析则略显单薄,常将杨绛的人物品质解读为知识分子的善良,关爱弱者,等等。笔者认为,在《老王》这篇文章中,杨绛的人物形象非常高贵,她身上所流露出的品质是一种至善至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经典作品,就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的万世之作。被誉为"明文第一"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是教材里一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的经典篇目,一直以来对它的解读常停留在感伤悼亡、抒写亲情、语淡情深等方面,却很少探究作者蕴藏在文中悲喜情感之后的真实心理。本文试从"士"文化角度解读文章的深层意蕴,以期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更真实地贴近归有光寄寓在书斋中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2.
孟强 《小学语文教学》2022,(Z1):134-136
<正>统编本教材问世以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篇目占比显著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在此,结合《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节选)》《军神》等经典篇目的教学,以案例解读的方式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3.
《雷雨(节选)》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读常新的经典篇目,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流于表面,要么给人物贴阶级的标签,要么以道德的标尺将人物分为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本文试图通过对课文中一个难点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追求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来改变教学中的简单化、单一化的毛病。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名篇,这些传统篇目的可阅读性、可欣赏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更具魅力,其独有的人文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不同的时代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好地挖掘这些经典篇目的价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转换教学视角,让经典篇目教学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让经典篇目的教学成为语文学习的经典之作。让经典篇目更显丰富的语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33年朱自清的《春》发表以来,不论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如何变化,《春》在大多数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朱自清的《春》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经典课文,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小品文。但是,在半个多世纪的解读中,《春》却一再被平面化。一方面仅限于修辞上的学习,另一方面拒绝深度解读,仅仅停留在朗诵教学中。事实上,这是对这一经典文章的极大浪费。本文将余光中对朱自清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望岳》(东岳)为古今文人所珍赏,也是入选语文教科书的经典篇目之一。因其名高,研究者甚众。同时,有关《望岳》的教学课例也呈现多元化的风貌。在其鉴赏解读与教学实施中存在诸多争论和差异之处。本文旨在综述此名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探索现状,以便优化《望岳》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老王》作为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历来是示范课的常选篇目。而本文选取的课例则分别来自于玉城中学和玉峰中学两位老师所执教的《老王》,两位教者从教学流程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不一样的解读,透过创设情感,引领学生细细咀嚼,领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旨在为《老王》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本所选的篇目,是文学作品中经典中的经典,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按理说,学生对这些作品应是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的。但目前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却令人心寒,以至于不愿启齿。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的阅读恐怕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尤其是教材编撰者对文本的解读,失去了思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一节耳熟能详的经典课例。首先是内容经典,本课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扩展,是掀开学生认识数的全新一页的起始篇目。其次是教法经典,课程改革前后对本课已经有不少大家、名家做了尝试,其中不乏一些经典教法,并将其融入教材设计之中。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观察、操作活动中学生有对数学本质的思考么?活动后沉碇下了怎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在研讨中,通过放大某些现象来对比、分析,发现了学生学习活动背后一些值得改进的真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选录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雪》。作为一篇经典篇目,人们对它的解读已经十分丰富。然而在众多的解读中,人们始终围绕着"雪"的形象,尤其是对文章末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解读,更是极其详尽。《教参》和许多教学专家的解读大都是这样的:"这里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