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女扮男装”及其反讽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出现了不少“女扮男装”的角色。女扮男装作为一种戏剧反讽的艺术手法,对拓展戏剧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发挥着讽喻奇巧、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剖析了莎剧中“女扮男装”人物的反讽艺术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戏剧在表演时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就使戏曲艺术具有“写意性”的内在特征.戏曲艺术的“写意性”包括“生活写意性”、“动作写意性”、“语言写意性”和“舞美写意性”.这些基本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风格.  相似文献   

3.
试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4.
作为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孟京辉在导演手法上汲取传统戏曲重视假定性,注重表演的虚拟性和间离性,在戏剧观念上也汲取了戏曲的“娱人”文化品格,为先锋话剧注入传统戏曲因子,焕发新的活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传统戏曲中角色所穿戴的服装头饰统称"行头",是戏剧中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必备之物,通过式样、色彩、图案花纹等,表现剧中人物身份、年龄、个性和生活习俗。行头在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位置,近百年来历经艺人不断加工改良,成为戏剧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戏曲行头,基本上根据我国明清两代的服饰(尤以明代为主)改良演变而来,有"宁穿破,勿穿错"之说。行头按类分别置放在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盔头箱等箱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7.
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8.
后世把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及相关续作为主要题材创作的戏曲作品叫作“红楼戏曲”。“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对于清代首部红楼戏剧和第一部曲艺作品的创作、流传及对后世影响等《红楼梦》改编与传播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至今却未见详细地考证与定论。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探索戏剧是由来已久的话剧与戏曲整合运动的延伸。探索戏剧重视对民族古典戏曲传统的继承、吸收和利用,这首先表现在对戏曲艺术的精神内核——深刻雕镂民族生活、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这一根本特性的继承上,还表现在展示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着意诗化追求,富有民间性、通俗性、娱乐性上。探索戏剧对戏曲艺术形式方面的继承主要表现在:承认舞台的假定性本质,回归戏曲本性;继承戏曲的写意传统,使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写意话剧”亮相当代菊坛;继承戏曲原本就有的综合性特征,实现新的艺术综合。  相似文献   

10.
“言外之意”是指语言中所含的或未能由语完全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不便明确表达的语言意义。这种把真正含义隐含在词语后边的言此而意彼的语言形式是学中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语言的潜台词戏剧中的台词是戏剧学中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高尔基说:“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本》)。  相似文献   

11.
将传统戏曲中脸谱造型、色彩、服饰等符号语言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不仅为动画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在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上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内涵,同时动画作品中戏曲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中国传统戏曲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形成了激进的戏曲革新派和传统戏曲的维护派,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文章对二派戏剧观的分歧进行了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手法,比较得出中西戏剧创作的一些不同特点,即中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多是“迹象的刻画”,强调通过情境交融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发展的过程;西方古典戏剧塑造剧中人往往是“适合人世的普通经验”,强调人物强烈的行动性,突出戏剧冲突以塑造出典型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戏曲遵循的是写意的戏剧观和“意境”的创作原则而西方沿袭的是写实的戏剧观和典型化的创作理论。这种不同又有其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戏剧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是一门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等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社会生活。上好一堂戏剧课是不容易的,要使剧中的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活”起来,那就更难了。它不仅要求执教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且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戏剧教学方法大都是:简介背景和作者—解题—听录音—注音识字—解释难词—学生齐读课文,然后,串讲课文—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与一般记叙文教学所不同的是,只是多了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核心理论是“间离效果”、“打破第四堵墙”。他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对中国戏曲实践的认识,是中国(东方)的戏曲美学观对西方戏剧模式的重大影响,布莱希特的理论不是照搬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而是将中国戏曲表现方式的精华融入西方戏剧的表现方式,再造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这种改造和创新展示了世界戏剧发展的方向。布莱希特接受中国戏曲美学的影响主要在用新的编剧观念创作剧本、改革结构编排、借鉴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法和舞台布景的改进等方面,通过这些改进调整了演剧中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戏剧的“写实”和“再现性艺术”不同,中国古代戏曲的很大一个民族特色是“写意”的”表现性艺术”。而虚拟化,又是“写意”民族特色的最重要表现。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唱一个慢板五更天,走一个圆场百十里”,“五六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这种虚拟化的表演,在古剧里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外国戏剧的一个特  相似文献   

17.
“停顿”,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术语,又有沉默、静场、冷场等多种称谓,系指人物没有台词,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从戏剧行动的视角看,“停顿”乃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若从戏剧内在情节发展之具体环节的微观视角而论,“停顿”不啻为剧作家们最惯常使用的表现戏剧节奏或曰戏剧节奏化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本文这里即拟就有关戏剧中运用“停顿”之问题,展开一番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戏剧(含戏曲)部分的制定思路与戏剧教育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百余年的戏剧教育实践产生了“学习有关戏剧之概念”“通过戏剧而认识自我”“通过戏剧探讨相关议题”三种课程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戏剧教育既是一种艺术性活动,又是一种应用性活动,应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  相似文献   

19.
话剧与戏曲分别以近似生活原型的“白话”形态和以程式化为特征的“曲”的体式而体现出两“求真”与“求乐”的审美差异。这种审美差异既与话剧及戏曲所根植的各自的化土壤分不开,也与它们所承载的不同的“形式的意识形态”有关。而同时,作为20世纪中国戏剧化的一种结构性存在,话剧与戏曲从最初的历史遇合、经不断地交流碰撞而必然趋于整合。“整合”并非意味着取消话剧与戏曲各自的艺术本体性,实则表现出两在化交流的意义上的一种逻辑的、美感的协调及功能上的互补。而且正是在化整合所提供的超越差异与对立的立场上,才有可能建立起一种跨越化屏障的共同的戏剧诗学和包容着话剧与戏曲的新的现代戏剧史观。  相似文献   

20.
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剧场曾经风光无限,这些作品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主题以折射“荒诞”的现实世界。哈罗德.品脱,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它进行改造创新,重新加入现实主义的元素,使他的作品走出以塞米尔.贝克特等人为代表的荒诞派作品的典型的样式,成为别具一格的“品脱风格”。戏剧《看管人》是“品脱风格”的经典之作。文章将通过对剧中的人物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来反映品脱的哲学思想及其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