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处所、方位介词是汉语介词类中的重要类别,从这3个角度对《东京梦华录》中的介词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东京梦华录》中这3类介词,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勾勒出《东京梦华录》中时间、处所、方位介词的概貌,总结出《东京梦华录》中这3类介词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殷芸小说》(以下简称《小说》)中常见介词共有16个;《小说》中介词词组位于动词中心成分之前的排序已经定型。在《小说》中出现的16个介词中,介词词组置于动词中心成分之后的只有3个;《小说》中介词词组的语序基本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面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语法发展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3.
《荀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所使用的语言映射了战国后期汉语的应用情况。在《荀子》中,介词“於”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本文主要考察“於”这个多功能介词的语义语法功能,希望对战国后期介词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五、六世纪处所介词词组南北存在差异。选取《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四部载籍来讨论,发现南方文献中处所介词词组更倾向于居VP前,南方文献中传统介词"于"在处所介词词组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文献中的要低。总体上北方介词词组位置比南方稍显保守。  相似文献   

5.
《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用法丰富。基于此,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视角下探讨《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基本空间语义用法和空间隐喻用法,发现介词from具有多层次的空间隐喻意义。研究《麦克白》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利于理解和欣赏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祖堂集》中的复音介词,集中反映了晚唐五代复音介词的整体面貌特征。与上古、中古相比,《祖堂集》复音介词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在构成方式与分布位置上也有其特点。由此可见,至晚唐五代时期,复音介词发展已比较成熟,为现代汉语复音介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百喻经》《颜氏家训》和《洛阳伽蓝记》中的一类介词——方所类介词的描写分析,尝试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介宾短语前移现象。本文将三部著作中的方所类介词分为四个语义小类,并对四个语义小类介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述和分析,结合前人对介宾短语前移的分析,解释三部文献中的介词前移现象,并总结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时间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时间介词的细分,将《大唐新语》中的时间介词归纳为"起始点、正当、终到点、时点、临近点、时机和经过"这7类。从语法位置、语法意义以及使用频率这3个角度对这7类时间介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勾勒出《大唐新语》所处的近代汉语时期时间介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介词的“和”“同”表示“共同、协同”、“对象”等,是一类。“替”表示“动机·目的”,是另一类。这两类介词互相排斥,不能互换使用。然而,近代汉语里并不如此。本文把近代汉语这两类介词的特殊用法归纳为五小类,逐一考察它们在五部明清时代的白话小说里的分布情况。有些介词,《儒林外史》中有较多的互换使用现象,其他作品则稀少。但值得注意的是《金瓶梅词话》第53回至57回的介词与《儒林外史》一样,有较多的特殊用法。还有与《水浒传》重复部分中,《金瓶梅词话》对此种特殊用法大都作了修改。本文提出一个看法:《金瓶梅词话》原作者并不深谙这种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10.
《战国纵横家书》作为出土文献,较好地保留了战国中后期的语言面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其中介词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词在《战国纵横家书》中出现频率较高,本文运用统计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以介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为切入点,对书中出现的介词进行比较研究,管窥这一时期介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词“在”除了表时间、处所的一般用法外,还可以用在人物名词或人称代词之前,组成介词结构,表人物。这是介词“在”的一种特殊用法,常被人忽视。在《辞海》、《词诠》、《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一些词典中也都没有谈到。笔者就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碰到的二十余例(主要在现代文,文言文中间或也有)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介词有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将八卷本《搜神记》与同时代文献《朱子语类》,以及其他两个本子的《搜神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介词的发展、继承。  相似文献   

13.
陈文洁 《文教资料》2012,(33):151-155
本文在调查敦煌本《坛经》中介词“於”的基础上,从语法功能及意义、修饰语、句子类型、固定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介词“於”在敦煌本《坛经》中的分类情况,得出介词“於”的主要语法特点,以期为敦煌本《坛经》的介词研究提供可靠、扎实的基础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一《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句,课本注释为:“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般。逆,逆料,想到将来。”《辞海》释这一句中的“逆”作“违背,背叛”。我认为《辞海》的注释才恰切,因为这样讲,“以”字的介词意义有着落了,介词后置的  相似文献   

15.
读了王金洛同志《具有被动意义的介词 名词结构》(载1994年第5期《英语自学》)以及王翔同志《浅谈“介词 名词”的被动意义》(载1994年第1期《英语自学》的文章后,很有收益。但同时尚有意犹未尽之感。两位同志通过列举众多例句,提出在“介词 名词”的结构中,其意义相当于该名  相似文献   

16.
处所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处所介词进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予以全面、准确地描写与展示,使《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得到进一步地细分,从而反映这一时期处所介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75):21-22
本文以《永州八记》中的介词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和时贤的基础上,采用穷尽式统计法及分类描写法,将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其中的介词做系统、全面的研究。从介词这一角度窥探唐代介词的某些特点,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永州八记》的文学价值,体会其对古代山水的诠释和感悟,又可以以介词为切入点看出文言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参阅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史记》的介词“于 (於 )”跟《左传》的介词“于 (於 )”作了比较研究 ,虽然“于”字起源早 ,“於”后起 ,且有取代“于”字的趋势 ,但是二者作为介词来讲 ,其本质是一致的 ,即“只有一种功能 ,就是表示动作或性质和事物的关系。”认为二者有别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9.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问世以来,学界开始重视汉语。汉语是一门以前置介词为主又有后置介词的语言。就前置介词来说,根据其在动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动前前置介词和动后前置介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对湘阴话的基本方所前置词"得"展开考察,通过详细分析"得"的语法功能,整理出"‘在’义动词—介词—体标记—语气词"的语法化链条以及"得"的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满汉合璧语料《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百章)中"X着"类复音介词的考察,揭示出由"着"附加生成的复音介词是清代汉语复音介词生成的最主要方式。清初"X着"类复音介词使用频繁,这一阶段"X着"类介词内部,语法化程度不一,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局面。"X着"类介词中的"着"也并非处于同一虚化程度,有的保留了一定的体意义,有的则虚化为词内成分。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复音介词"X着"主要对译着满语的后置词、格助词成分,这些成分在汉译为介词时就是否带"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满汉合璧会话书是专供旗人学习北京话的语言材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音介词及双音介词的使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