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Q正传》(节选 )已经教过多次 ,也尝试了各种教法 ,但每次教完之后总会有些遗憾。逐层细析吧 ,难免不见全牛之憾 ;借助影视吧 ,总觉语言品味不足。这次我们换种上法 ,师生合作编本《阿Q正传》的阅读辞典如何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三年的阅读总量为 80 0万— 10 0 0万字 ,而《阿Q正传》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 ,内涵丰富而篇幅适中 ,又是教育部的重点推荐书目 ,值得我们花费时间进行一下仔细的研究。首先 ,精读原著是最为紧要的。我向学生推荐的版本是郑子瑜先生的《〈阿Q正传〉郑笺》。郑先生的笺注视野开阔 …  相似文献   

2.
阿Q在今天     
成功的艺术典型,用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话说,是“熟悉的陌生人”,即虽然远隔了时空,但我们却仍然可以在自己的身边时时看到他们的面影;用曾任过文学研究所所长的我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何其芳的话说,则是一种“共名”,即我们常常用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人物的姓名,来称呼具有这个人  相似文献   

3.
马元 《语文知识》2000,(1):48-50
“酒”是鲁迅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奇妙道具。看吧,孔乙己来了,优雅地用指甲蘸着酒,在孩子们面前尽情展示“回”字的四种写法,他是如此的喜欢酒、以至腿被打折后仍然艰难地爬到酒店“温一碗酒”,只有在酒中,他遭到讥笑侮辱的“涨红的脸色”才“渐渐复了  相似文献   

4.
《阿Q正传》改编门外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片<阿Q正传>成功上映.由此,再次引发关于鲁迅及鲁迅名著<阿Q正传>改编问题的探讨.本文举例分述了鲁迅本人几次对<阿Q正传>改编的态度,重点就81版<阿Q正传>的改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阿Q正传》分章发表于《晨报副刊》,自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止,每周或隔周刊登一次,署名巴人,“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后收人小说集《呐喊》。  相似文献   

6.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是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对德国诗人拜伦的评价 ,他说拜伦“重独立而爱自由 ,苟奴隶立其前 ,必哀其悲而疾视 ,哀悲所以哀其不幸 ,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意思是说 ,拜伦珍视独立 ,热爱自由 ,假使有奴隶站在他面前 ,他总是心中悲伤而又怒目而视。这本是拜伦对奴隶的态度 ,有人便将此说法移植到鲁迅对阿Q的头上。对于“不幸” ,大家没有争议 ,但对阿Q的“不争” ,尽管大多数学者都持赞同态度 ,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譬如 ,阿Q被抓进大牢 ,别人问其进来的原因 ,阿Q爽利地答道 :“因为我想造反 !”这是阿Q的肺腑之…  相似文献   

7.
道具,是“演剧或摄制电影电视片时表演用的器物,如桌子、椅子等叫大道具,纸烟、茶杯等叫小道具”(《现代汉语词典》第259页)。可人们往往把小说中的有关器物也称为道具。这些器物虽然不在小说三要素之列,却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小道具的配备,就体现了他独具的匠心。  相似文献   

8.
阿Q不是国民劣根性的文学裁体和阿Q主义的形象符号。阿Q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不朽典型。不把准小论的美学特征和《阿Q正传》的创作实际,就不能说明鲁迅刻画阿Q的深刻与伟大。《风波》以心理透视法,写出了张勋复群的历史基因和社会心态及其必然失败的现实结局。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贯串全篇,更是得鲁迅“所见者真.断知者深也”。酿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是她的灵魂绞杀。其武器便是私有观念的伦理表现——寡妇主义。鲁四老爷又是寡妇主义最坚决最残忍的维护者。《祝福》把祥琳嫂的悲剧心理、性格、命运集中于鲁四老爷祝福条典的活动中来到画、展开,其全部奥妙就在于此。“我”的形象揉进《祝福》的结构中,使之成为祥林嫂悲剧帝运的见征人和叙述者,更具浓烈的深沉的悲剧意韵。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对悲剧的美感特征作了这样的说明:“当痛苦在具体化为艺术象征的同时,也就被作家的创造性想像所克服和转变了。它通过艺术的‘距离化’而得到升华。痛苦的征服像丑的征服一样,都代表着艺术的最大胜利,它必然在我们心  相似文献   

10.
在文论坛中,关于鲁迅小说中的阿Q是否具有革命性这一观点,历来争论很大。笔者从三个方面对阿Q的人物形象再做分析:阿Q的典型性格特征和他的糊涂思想,阿Q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鲁迅写此文的社会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阿Q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却是精神胜利法,正是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又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加之他的糊涂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农民阶级的孤立,可以肯定的说,阿Q不可能具有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就是心灵的触角。俗话说: “心有所思,手有所指。”可见,手就是人的第二眼睛。人们往往倾倒于《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其实,她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心目中的鲁迅一向是以民众启蒙者的形象出现的,可是仔细回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以上的定义很难说是没有问题的。我记得鲁迅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是:我的文章,三十岁以上的人方能看明白。这也许有当时政治环境恶劣,使他行文不得不隐晦的缘故。可是,此外的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那  相似文献   

13.
莫军苗 《考试周刊》2009,(34):29-30
姚斯和伊塞尔确立的接受美学方法认为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重视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的创作正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暗合,体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特征,重视期待视野,拉开了审美距离,从而使作品散发出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4.
鲁迅和夏目漱石是20世纪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家,他们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象征性的存在,尽管两位身处异国,并素未谋面,但他们借助文学表达国民性改造、启蒙民众的理想与初衷是一致的. 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夏目漱石的《哥儿》为代表性文本,通过对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文本细致研析,挖掘出其隐匿的丰富思想内涵,找寻出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上的异同,从而完成鲁迅和夏目漱石在跨越国界基础上的精神链接.  相似文献   

15.
把《阿Q正传》这样一部经典中篇小说编进中学语文教材,这是现代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上的第一次有益的尝试。有创意,也有挑战。对这样一部文化意蕴丰厚又有一定难度的名著教学时到底应怎样具体操作?以前没什么经验可借鉴,今天特作如下教学设想,以就教于同仁。根据教材编写意  相似文献   

16.
张芳明 《现代语文》2007,(4):128-128
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的原名作过饶有风趣的考证。鲁迅写道:“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其名《阿Q正传》中,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笔触,通过生动曲情节,为我们成功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尤其让人嘘唏感叹的是生活在当时旧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的流浪雇农阿Q,血内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其人身权受到了神种严重的侮辱与损害。自然,阿Q的悲惨遭遇,也同样包含了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享誉世界的名,它所塑造的“阿Q”已经成为社会共名,成为原型人物。除了阿Q之外,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可以说也是赫赫有名,这就是“假洋鬼子”钱大少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