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小朋友的作文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平淡无味,缺乏思想感情,难以打动人。怎样做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呢?第一,表达思想感情要有一个载体,有所凭借,就像过河用的船一样,有所依托。拿《我爱家乡的泥土》来说吧,小作者在写她与小伙伴捏泥人、打泥仗的游戏,种大豆的感受中间,流露出对家乡泥土的喜爱之情。第二,抒发感情要发自内心,抒真情,发实感。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要有一定的“因”,不是因人而发,就是因物或因事而发。《我爱家乡的泥土》的小作者从和“小朋友在泥土中打滚,捏泥人,摔大泡”到细致的捏泥人的细节,…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读。怎样朗读才是“有感情”呢?就是运用恰当的语气、声调,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气氛,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现行教材,是很重视朗读训练的。很多课文后的作业题中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的要求,我是这样指导的:  相似文献   

3.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要是说在流利、正确地朗读基础之上,对作品的情感基调实现准确的掌握,从而正确处理语速、节奏、重音及语气等,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抑扬顿挫地用声音对课文进行生动的表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做到以情感人。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即为有感情的朗读,这也是作为针对全体学生而提出的普遍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可采取以读激情,为学导航的教学策略,注重读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激趣,读中感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内在美. 一、读准节奏,读懂语气 每句话都是有若干个词组成,朗读时也是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的.为了更好地体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某种感情,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句子的节奏感和句子轻重缓急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作品用来表现恢宏壮观场景,写激烈欢快场面的,应用高昂激越的语调读;表达悲伤阴郁的,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对于写景抒情性文章则用欣赏性的口吻,细细品读;而一般的叙事、描物性文章可采用平实的语调读.有时为了突出表达句子的某个意思或作者的某种感情,句中的某个词或某个字要加以强调读,如"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相似文献   

6.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1、重视范读。教师的范读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范读的榜样作用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内容,而且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我每上新课时,都要范读两遍。第一遍要求学生不准看书,听老师的表情,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情并茂;第二遍要求学生看书,听准字音,范读过后,学生捕捉到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一次次的练读中逐步提高朗读水平。2、模拟仿…  相似文献   

7.
8.
文本的复活,是需要声情并茂的浇灌,才能让平面的字符化为真切的可知、可感、可触,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世界。朗读,无疑是学生走向内在的深层的交流互融并吸取生命汁液的不二法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普通话和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展现、烘托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一、边讲边读、深化情感《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指导朗读的好范文.在教学时,我先简介了课文的历史背景,接着听朗读录音.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一种声读,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语言;通过朗读,能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身传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笔者近日听了一些语文课,深有感触。现将三位教师教学《蘑菇该奖给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一)在学生读准字音,读了两遍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句子: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时常会出现唱读加字漏字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并没有读出真正的感情。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我研究的小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语感,熏陶情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理解、感悟文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没有感情的教学,教学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而我要说:"没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相似文献   

14.
范其红 《考试周刊》2012,(51):42-43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作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能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兴趣,那么阅读也随之为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青岛市黄岛区辛安中心小学宋云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生应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认识到学生朗读重要性的老师,往往在指导读得“正确、流利”两方...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因此,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 一、抓住题眼,把握情感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也就是题眼。如《可爱的草塘》一文,“可爱”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紧紧抓往“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形…  相似文献   

17.
18.
如在指导学生把握邓世昌人物形象,感悟其精神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没有定义“慷慨激昂”这个词的意思,也没有从技法上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曾卫东 《教师》2014,(7):81-81
正一、阅读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在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朗读的要求是在保证读的准确性的基础上,要流利并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小学阶段的朗读水平可以说是孩子语文技能培养的根基,然而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朗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师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互动,而且还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