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文升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和正德五朝出将入相的元老重臣,从仕五十余年。他在用人、储才观方面存在着不少合理进步的地方,颇有独到建树。这对于明孝宗时期朝廷收揽人才、整顿吏治、减少腐败、扩大统治基础及维护明朝统治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3.
与元、清二朝相比,明朝治藏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点,明朝除对接邻内地的蒇族地区进行了较为直接的统治外,对所谓的“三十六番”政治统治的维持和维护主要通过该地区僧俗首领定期与不定期入京朝贡来体现。但是,这种朝贡是以明朝在藏区建立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的,它既不同于吐蕃朝贡唐朝,也有别于周边属国朝贡明朝,本质上是明朝行使藏区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十课时)第一节明朝的经济和政治通过本课要讲明经过元末农民战争的推动,明初统治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明朝的经济又有了发展;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特别是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  相似文献   

5.
明英宗统治时期是明朝的多事之秋,不仅内部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而动荡不安,外部也因民族政策失误而使周边民族矛盾更为复杂。三征麓川是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不顾明朝国力与主要矛盾而发动的一场错误战争,其结果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是舍本求末之举。  相似文献   

6.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从巩固明朝的统治出发,吸取历代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重治官吏赃罪。朱元璋的惩贪治赃为明前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于谦是明景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家,他所执行的各项政策基本代表了明景帝的施政意图.于谦在景泰年间坚决反击蒙古、重点防范北方民族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他的南方民族政策并不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不能摒弃封建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立场,失却了南方民族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与明朝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地论述了明朝统治特别是朱元璋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的实绩,概述了明朝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史实: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腐朽统治以及起义的失败。 2.认识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胜利面前滋长骄  相似文献   

10.
满族旗人灭了明朝建立了清朝之后,顺治皇帝为了达到永远统治汉人的目的,便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康熙身上。当时康熙6岁,他在找了一个教康熙武术的老师之后,又想找一个真正学识渊博的汉族人教他的儿  相似文献   

11.
清朝代替明朝而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蒙古问题,而蒙古从明朝统治下转入清朝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问题。本文拟就女真与蒙古在经济领域的利害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朝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腐朽的反动统治,把孔学当作救命草,极力鼓吹“君子应该统治人,小人应该被统治”,要人民“思无邪”,就是不许人民有造反的念头。然而,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不断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明末农民的大起义,再次戳穿了孔学的鬼话。 1628年,明朝全国遭灾,陕西北部旱灾特别重,许多农民饿死,凶恶的官府仍然向农民逼粮逼钱。愤怒的陕北农民,在农民领袖、闯王高迎祥等人率领下起义。他们把儒家宣扬的“思无邪”一类鬼话,统统踏在地下,举起革命刀枪,杀向地主、官府,指向孔孟之道。起义军从陕北打到河南、湖北一带。又从河南向东打,冲破明军包围,拿下明朝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在凤阳,起义军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祖坟一把火烧掉,显示出革命农民蔑视“天子”、敢于造反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推翻明朝黑暗统治的决心。高迎祥牺牲以后,李自成继任闯王。李闯王勇敢善战,生活朴素,关心人民疾苦。他大破“劳动者应该养活统治者”的孔学说教,宣布农民不再向地主、官府交纳钱粮,并且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起义军所到之处,杀贪官,除恶霸,号召农民夺回被地主霸占的土地和耕牛。他们还捣毁郡学,烧掉孔庙,镇压反动儒生。明朝贵族福王住在洛阳,霸占  相似文献   

14.
廷杖在明代大行其道,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刑,是明朝统治者实行极端高压恐怖的统治模式之一。廷杖反映了明朝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对立,是在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思想下形成的一项独特的酷刑,它的泛滥与明朝文官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末年,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衰落,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并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金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结束了对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打响了夺取辽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明金战争是在清王朝建立前,明王朝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生死搏斗。作为战争双方,明朝是为了消灭新兴的后金政权,恢复其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旧有统治,而后金国则是为了摆脱明朝的统治和压迫,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并从明朝手中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明朝时期内阁形成、发展和职权增大历程,解析了宦官涉政与权力扩张.指出了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宦官在明朝时期的干政现象胜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内阁政治和宦官政治双轨辅政是明朝独特的政治现象,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和宦官之间为了行政决策权相互攻讦、倾轧,在政务中又相互依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明朝政治的发展.但明朝后期,宦官操控了内阁,导致明朝朝政混乱,政治统治愈加黑暗,使明朝逐渐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7.
明朝为维护集权的皇权专制统治,创建了廷杖制度.廷杖是皇帝对犯颜直谏或忤旨的官员杖责于殿阶之下的一种刑罚,明朝廷杖施用贯穿于明王朝始终,具有鲜明的特色:随意性、侮辱性、残酷性、长期性,这种酷刑加剧了统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略谈靖江藩王与桂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政权。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他先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封藩,二是废相。朱元璋对他的子孙,采取“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的制度,目的是为了既能屏卫天子,又不至于“尾大不掉”,重蹈汉、晋封王的覆辙。然而历史的发展变化不象朱元璋所想的那样,在他去见上帝之后,建文帝开始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帝位,朱棣即明成祖。燕王朱棣发动兵变,表明了朱元璋的封藩,和君权高度集中的明朝政治是格格不入的。故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普遍注意到了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的关系,然对与女真族兴起的关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明末东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促使女真族内部相互攻掠,建州女真乘机兴起。灾荒也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因素之一;政策失误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亦使进入辽东的后金陷入困境。皇太极统治时期灾害不断,他除了调整政策、发挥八旗的作用、逼迫朝鲜提供经济支持,便是大规模掠夺明朝,既削弱了对方,也有助于渐渡危困。但无论明朝灭亡抑或女真族兴起,自然灾害的作用皆视乎王朝政治与人类社会基本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明朝在辽东实施的边防统治,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而有别于内地。通过辽东军镇、辽东屯军、辽东边墙及明朝对辽东边墙以外部族关系的处理等四方面,阐明了明初至永乐末年辽东边防的防御特点,进一步揭示了明朝辽东边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