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看着那棵发表他作品的杂志和足有三寸厚的剪报本.钦佩之情不由而生。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在《陕西日报人《陕西农民报》、《陕西老年报》、《西安晚报》、《汉中日报》、《党史纵横》、《共产党人》、《先锋》等全国100余家报刊发表新闻诈品2100篇.散文、诗歌120余篇(首)。他就是《中国共产党西乡革命斗争史略》一书的主编之一、西乡县委史志办干部周治科。周治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棵长青树。自60年代开始新闻写作以来,潜心钻研新闻写作。无论是在师范上学期间.还是在部队、宣传部、文化馆、史志办等部门工作时.除了兢兢业业搞好本…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阴差阳错,在校学机械制造的我毕业后竟被分在企业从事企业报编辑工作。对于当编辑,过去是从来想过的。童年时做过的梦中,编辑连点边也不沾,倒是科学家之类常在脑海浮现。然而,命运总爱捉弄人,你“哪壶”不开它偏提“哪壶”。自从和编辑“结了缘”,这一晃就是10多年。 凭心而论,当编辑真是一个“苦差使”。尤其是企业报的编辑,不光要修改通讯员来稿,核对事实,画版样,校对,有时还要誊写修改后的稿件,又要经常下去采访,参加各种会议及厂内重大活动。没有照排和印刷条件的报社,编辑们就更辛苦了:他们要将每期稿件拿到厂外去干,无论赤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天,一年四季不能间断。有时厂里有什么重大活动,为了赶出报纸,还要加班延点,白天干不完,晚上将稿子带回家去看,真有点“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味道。这份辛苦,局外人恐怕是体会不到的。 编辑辛苦,得到的却是微不足道的。同其他一块参加工作的人比,有时真是“天上地下”。走官道的,出入有小车接送;搞技术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时下也颇受人尊敬;唯有当编辑的,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这“一  相似文献   

3.
韩珏 《图书馆》2008,(2):31-34
本文论述了黄纯元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情报学成果。  相似文献   

4.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摄影已有12个年头,粗略统计了一下,仅见报的图片就有4000多幅,欣赏所谓的得意之作,品味曾经的苦辣酸甜,蓦然间我感到,自己对新闻摄影事业的执著是源于某种动力。  相似文献   

5.
1996年1月26日,在平顶山日报社为优秀通讯员举行的午宴上,十多名优秀通讯员不约而同地向丁文浩敬酒,祝贺他第十次受到平顶山日报社表彰,同时借机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丁文浩,是湛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年,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震撼了中国大地,也震撼了他的心灵。他为人物的事迹、也为新闻宣传的力量所折服,暗暗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书写时代英雄的记者。但是记者的岗位对他来说很长时间可望不可及。他不改初衷,有滋有味地当起了业  相似文献   

6.
少校滕天月——沈阳军区230医院政治协理员。他入伍18年来,始终对新闻写作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军内外报刊见稿千余篇,有数十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各种书籍。他十余次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4年被沈后某分部评为“最佳新闻干事”,3次荣立三等功。  “我写是因为我爱”,滕天月如是说。他从入伍第一天起就尝试给报刊写稿。经过“稿子不登天天写”的“考验”,他终于在《前进报》见了第一篇稿,这给了他极大的乐趣和信心。滕天月从此对新闻写作更加痴迷。从战士到指导员,从干事到协理员,从野战部队到后勤医院,他无论做…  相似文献   

7.
读赵文翔的文章,似一股清新隽永的风扑面而来,拂扫你心灵的尘埃。他默默笔耕十几载,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省报刊电台刊(播)稿件360余篇,被多家报纸电台聘请为特约记者、通讯员。文翔与文结缘,要从他童年说起:具有丰厚文化功底的父母和众多的民间艺人是他的启蒙老师,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为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小学三年级就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虽是毛头纸版本的线装书,但他领落辩认繁体字的乐趣,感知之乎者也的艰涩,竟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他怎么也没有料到,13岁斗胆试笔,竟…  相似文献   

8.
在前线作战那阵子,你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儿,为了拍下激战中血与火的壮烈场景,哪里危险你就出现在哪里。不帼死的代价使你拍出了不少好的作品,为此你荣立了二等功,还被破格提了干。军校毕业后,你挑起团新闻干事这副担子,又端起了相机。1991年8月,你因患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动完手术的第二天,一位因见义勇为严重受伤的青年工人被抬进了医院。你听说后忍着伤口的剧痛,抓起相机就往门外冲。不巧被值班护土发现,你被猛克~顿。但你仍未放弃去拍照的念头,护士被你说软了,不仅扶你一同前往,还顺利地为你进入手术室拍摄打通“关节…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几乎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作为一个著名女记者,柏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成才之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柏生。一个风和景明的下午,我走进柏生的办公  相似文献   

10.
目前,核心期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者的利器,大学教授们争取晋升、争夺科研资助和奖励以及高额学术津贴的手段,研究生们能否戴上学位帽的紧箍咒,期刊编辑们更上一层楼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北京。 1988年8月27日(星期六),一个十分平常的夏夜。在新华社总社招待所,当我们同平时一样,正在闭门谢客、挥汗如雨爬格子的时候,中南海却发生了一件与我们直接有关的大事。是夜,赵紫阳总书记看到了我们采写的《中国走势采访录》一组三篇文章(公开稿见《瞭望》杂志今年第39期和40期),临时决定,将拟定于8月29日(星期一)召开的中央一次重要会议的议题改变,专门讨论这组材料提出的问题。在这次会上,赵紫阳同志对这组材料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围绕这组文章阐发的区域之间、地方和中央间关系的现状及走势问题,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的改革思路发表了长时间的讲话,并强调提出了“治理环境、整顿秩序”的八字方针。紧接着,9月2日,在中南海,总理办公室的同志转达了李鹏同志对我们的问候,称赞我们做了一件重要工作,并对这组材料和新华社的工作给予了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权佳 《今传媒》2012,(4):9-11
《证券日报》是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一家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权威专业日报。这期我们访谈的就是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他自1984年开始从事新闻传媒业以来,在新闻传媒界与财经证券界取得无数骄人成绩,作为新闻出版人,他一直秉着严谨、坚韧、谦逊的职业精神为我们奉献更多、更快、更好的新闻资讯。正所谓:"二十八年新闻路,只为财经正义鼓与呼"。  相似文献   

13.
陈乐道 《档案》2015,(3):61-63
世间诸事,举凡身心投入若是近乎着迷的,往往又岂是一个"痴"字了得。眼前的例子,要数陇上谜家李珍先生。李珍先生曾是甘肃省灯谜学会副会长,"沈志谦文虎奖"获得者。同我相契十余载,谊在师友之间,不妨称作忘年交。平生数十年,他倾心灯谜,为"伊"憔瘁(按,此伊非彼伊。"伊"者,乃是他痴情的灯谜也),而今虽是银发飘萧,年近八旬,却依然不改初衷,辛勤耕耘在谜苑,用"衣带渐宽终不悔"词句来作注解,略可仿佛。话题还得从几枚印章说起。在李珍先生的"乐  相似文献   

14.
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在两年半时间里,先后为党报、电台采写各类稿件1,300余篇,被市级以上报纸、电台采用450多篇,被本单位广播站采用500余篇。多么喜人的数字!这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啊!他,就是在各类报刊,电台上经常露名的山西潞安矿务局五阳煤矿工人通讯干事侯永貴。侯永贵今年36岁。1966年初中毕业后,求学不成,便回到家乡襄垣县城关镇北关村务农。1967年6月,巧遇潞安矿务局五阳煤矿招  相似文献   

15.
在三月十日召开的淄博市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先后有市委宣传部等8个部门,对在一九九三年度新闻宣传报道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隆重的表彰奖励,闫盛霆的名字一次又一次的被送进人们的耳中。而且,他还是因外宣成绩卓著而受到得奖的二人中的一个!仅1993年度,就先后有《大众日报》、省电台、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工人报》等十四家新闻单位,授予他优秀通讯员称号。闫盛霆现为淄博市淄川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他能  相似文献   

16.
廉春融担任业余通讯员,为报刊写稿,辛勤耕耘了36个春秋。 1953年,他17岁,写出了名为《优秀营业员韩金章》的人物通讯,在《郑州日报》发表。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涉足新闻工作的开始。1986年,他得知修表工孟繁玺的模范事迹后,深入采访,最后以通讯《和表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的人》,在《郑州晚报》发表。之后,《工人日报》予以转载,在修  相似文献   

17.
他从事通讯工作不到3年,就先后有655篇新闻作品被中央、省、地30多家采用,够“高产”了。 酷爱 1990年8月,当了8年中学教师的周育伦进了石泉县委宣传部。开始与邮局的同志一起搞报刊发行。他把在报刊发行中了解到的新人新事,写了三篇稿件,全被《安康日报》和县广播站采用。 初试的成功,引发了他的浓厚兴趣。新闻采写成了他至高无尚的神圣职业。 他先后订购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新闻知识》、《记者素质与成名》等专业理论书刊,努力学习。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写作,并和报社的记者一起采访实践。从1992年起他平均每周就有两三篇稿件发表或播出。 苦功 没有热爱就没有事业,而酷爱会带来忘我。每年的元旦、春节,他从未停止过写稿。1992年10月,他患了严重的胃病住院了,他望着一滴一滴的液体,心里老觉得空荡荡的。病情稍有好转就在医院院子里转来转去,听到有人说县房管局和江苏吴江联办电器厂,他立即  相似文献   

18.
地区,都是有点名气的人物。只要报上几天不见他的稿子,便有人问:“小周咋啦?”是啊,满打满算,从事通讯工作不到3年时间,先后就有数百篇新闻作品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30多家报刊采用,难怪如此引人关注了。他是怎样迷上新闻工作的呢—— 半路出家“爬格子” 1990年8月。当了8年中学教师的周育伦进了县委宣传部。新的工作岗位,一切是那么新鲜,一切又是那么陌生。 开始,他不知道新闻稿怎么写,一咬牙,就按记叙文的路子,把自己了解到的新人新事写成3篇稿子,寄给了县广播站和《安康日报》,结果全被采用了。从此,他迷上了通讯报道工作,先后订购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新闻知识》等专业理论书刊,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报社记者来了,再忙他也要跟  相似文献   

19.
韩泽同志: 承蒙惠赠您近期出版的著作《说听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甚谢。在这个集子里,我读到《〈农村节目〉一年回顾》一文,不禁回忆起:六十年代初,江苏电台《农村节目》作了一番改革,引起全国广播界的关注,《广播业务》杂志为此组织了一年时间的讨论。当时在云南电台工作的年轻的我,曾写稿参加研讨。于是我们开始有了“笔墨之交”。如今我细读了您这部二十多万字的著作,发现有关农村广播宣传的文章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篇幅。您在前言中谈到,1950年就跨进广播界的大门,“可说是一生许给广播了”。我  相似文献   

20.
他原是一个农民通讯员,家祖祖辈辈是农民,竟能出版一本题为《管城之歌》的新闻作品选,书中收集的80余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达14万多字,都出于他一人之手,令不少同行羡慕和赞叹! 著名作家魏巍深为他的辛勤耕耘精神和书稿中呈现的故土新貌所感奋,欣然命笔题写了书名,并为他题写了“实事求是看人生,脚踏实地写文章”1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