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立志篇有志者事竟成[出处]《后汉书·耿弇传》[讲解]竟:终于.这句的意思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事业最终会获得成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讲解]一个人如果不树立远大的志向,那普天之下就没有他可以成就的事业.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出处]《后汉书·马援传》[讲解]穷:处境困窘,遭遇坎坷.益:更加.当:应当.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丈夫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处境困窘、遭遇坎坷的时候更应坚定不移:即使年纪老了,雄心依旧,精神更旺盛.  相似文献   

2.
正一、何谓"结构化预习"?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在其论著《有效教学法》中提到"‘结构化预习',是指针对预习有计划、有程序地进行课前学习的一个过程。‘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作、问'四个环节:‘读'指阅读文本,结合‘六字诀'阅读法(读、划、写、记、练、思)扎实朗读文本,深刻感知文本内容,小学不少于15-18遍,初中不少于15遍;‘导'指结合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来进行深度预习;‘作'指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有两句话,有趣地反映了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心态:我的父母告诉我:‘把饭碗里的剩饭吃掉,中国人和印度人正在挨饿呢。'我告诉我的女儿们:‘把家庭作业做完,中国人和印度人正想抢走你的饭碗呢。'这就是美国人,他们永远有这种危机意识。而危机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人教社配套的教师用书对这道题给出了示例:‘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  相似文献   

5.
很多时候,一些教育之外的人针对教育说的一些话,常常让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理论化学家福井谦一在他的《直言教育》的书中说:总体上说,‘教育'这个词不容易讲清楚。施教也好,受教也好,这都不是‘教育'的根本涵义。我想,人们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找到适应外界的生存方式,因此需要‘自我学习',而老师会帮助你提高这种‘自我学习'的效率,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根本了。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风度》一书的"内容推荐"中有这样一段话:"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这样的评说,我完全赞同,不妨从我近期相遇的民国校刊说起。  相似文献   

7.
2007年第10期《思想政治课教学》刊载了王德明老师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具有客观性吗》(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文中对简单地以‘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或者‘不依人意志为转移'就认为具有客观性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不能全面反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甚至不能对唯心主义全面彻底地批判,不能彻底  相似文献   

8.
朱向明 《班主任》2012,(9):57-57
正读到一则短文《总会有另一种观点存在》,觉得很有意思:一个叫阿甘的人死后升入天堂,在天堂的入口处,圣徒彼得对他说,每个希望进入天堂的人都得接受一次测验,答对三个问题才可以进入天堂。彼得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星期中有哪几天是以字母‘T'开头的?"阿甘思索了一下,说:"答案太简单了,就是‘今天'(today)和‘明天'(的morrow)。"彼得的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叫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老子》书是表达老子思想的代表作,因而根据《老子》书及后人研究《老子》的著作来探讨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据个人体会,教育是导致人的个性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生产起一定促进作用的社会现象;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因素,就无所谓教育.那么,老子有没有教育思想,如何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呢?有人说:“老子提倡‘不争'、‘知足'、‘贵柔'的教育内容,从总体来说,它毒害人们的灵魂,使人们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固步自封,柔弱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个同学抱着《现代汉语词典》去找老师:"老师,到底是‘倒霉'还是‘倒楣'呀?词典里说‘倒霉'的意思是‘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也作倒楣。'可我们现在好像都是写成‘倒霉'呀。"呵呵,其实,"倒霉"这个词语最初应该而且只写作"倒楣"。据考证,"倒楣"一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  相似文献   

11.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2,(7):101-10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有这样两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2.
古人写诗,尤其是作格律诗,遵循的基本章法是起承转合。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下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格律诗中,绝句有四句,按顺序依次为起、承、转、合;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也就是一联。前两句是首联,称为起句,三四句  相似文献   

13.
部首"十"与"忄"字形相近,但表意不同。据《说文解字》:"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凡十之属,皆从‘十'。"则十有周备、齐全、量多之意。  相似文献   

14.
<正>几次公开课都有苏教版第九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执教老师对于课文的"点睛之笔"——"‘给',永远比‘拿'愉快……"有着大同小异的认识。兹举一例:师:(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你是怎么理解"给"和"拿"的?生:"给"就是交给别人,"拿"就是从别人那里取走。生:把自己的东西送人叫"给",把别人的东西要过来叫"拿"。……师:大家的理解都很好。"给"就是给予,将自己的东西奉送他人:"拿"就是索要,跟别人要东西是不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13)
张贵峰2008年3月8日在《长江商报》上撰文:"教育部正在研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如果成功推行的话,义务教育的时限将有望延长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9期刊登了邓传选老师的《此处修改,莫名其"改"》(以下简称"邓文"),同年第11期刊登了王刚老师的《此处修改,妙在其"改"》(以下简称"王文")。"王文"针对"邓文"中"第5版《经济生活》教材对‘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一修改,令人费解"指出:"应把教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中的‘价格'理解为‘成品商品  相似文献   

17.
‘原型’一词起于文学人类学,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时代经验的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始心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保留着一些有原型  相似文献   

18.
刘沛 《小学生导读》2014,(11):16-17
正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彩灯闪闪。花田小学的夏日纳凉晚会拉开了序幕。主持人乖乖猫闪亮登场:"今晚的主题是猜字谜,猜中了有奖品哦。""人有它大,天无它大。打一字。""这是什么字呀?"屁屁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字谜的答案是‘一'字,‘人'字有了‘一',成了‘大'字,而‘天'没有了‘一',就成‘大'字了。"乖乖猫一说完,大家都恍然大悟。"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打一个字。"主持人刚说了谜面,  相似文献   

19.
<正>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中说"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本文拟就"岁"为何要"压",要"守",作一考释。一、"压岁钱"的名称和写法"压岁"通常写作"压岁"。但也有写作"押岁"的,据《汉语词典》(原名《国语辞典》):"旧俗除夕以糖果财物  相似文献   

20.
开卷     
<正>书名:中国文化生成史作者:冯天瑜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人类的创作物文化,有一个逐步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关键环节是文化主体——人的自省能力的提升。中国有注重自省的传统,先哲强调‘内自省'‘反躬自省',这初指个人道德修养上的‘内求'‘反省',又引申为对社会、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国家大政的求索。但是,古代的文化自觉不能代替现代的文化自觉,更不能代替当代的文化自觉。这是因为,文化自觉赖以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