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观摩了 2 0 0 2年四川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展示会。今将其中的一些花絮奉献给没有参加这次盛会的朋友们。一、注意课前调动学生情绪凡上课的教师 ,几乎无一位在课前是闲着的。请看这位老师的课前准备 :喜欢我的 ,冲我笑一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老师讲“乌鸦和老鹰”的笑话 ,师生好像都更随和一些了。老师又问 :谁的字写得最好 ?学生回答后 ,老师请被举荐的“写好字的同学”去黑板上帮老师书写课题。当时我们想 :是不是这位老师的字写得不好而有所掩饰呀 ?后来这位老师上课后不时的漂亮板书否定了这一看法。身临其境 ,笔者的感觉是 ,这…  相似文献   

2.
某校的“家长接待日”,家长们来到孩子所在的班级,听一位优秀的年轻语文教师上公开课。这节课上的是《孔乙己》,年轻教师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做得十分精美,各个教学环节都落实得很好,整节课几乎无可挑剔。然而就在这节课的收尾阶段,当学生提出一个临时生成的问题时,这位教师不得不板书。他那稚拙的字体,让在场家长们的态度立刻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赞许变成了怀疑!  相似文献   

3.
“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这是笔者近日观赏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匆匆》后的深切感受。支老师的课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只是凭借引导孩子反反复复地读——这一最“原始”、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便深深激起了全体学生与听课教师的心灵共振。整整两堂课的时间内,执教者、学习者、观摩者,不时发出由衷的笑声和掌声,一股浓浓的春意始终盈荡在做课的现场。一、诱导孩子“用心灵去诵读”读,既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基本切入点,又是教师启发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修订版“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 ,我以为 :在低年级 ,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前不久 ,听一位教师所上的《小小的船》一课 ,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得兴致高涨 ,课后还意犹未尽地读着、唱着”。我深受启发。一、贴一贴、唱一唱 ,激发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循着这一条 ,这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课前准备)出示蓝天图 ,让学生边唱“一闪一闪亮晶晶” ,…  相似文献   

5.
被排除在外!     
六年级 ,我上戏剧课。剧本写好以后 ,老师分发给学生。我查看演员名单 ,发现竟然没有我!她忘记写我的名字 ,后来才用笔加进去!处方有时教师无意间所犯的错误 ,在别人看来却是故意的、恶毒的。在本情节中 ,笔者认为老师不写她的名字是出于一种不可告人的动机。尽管后来教师把她的名字加进去了 ,但是这位学生还是无法忘记老师最初将她漏掉这一事实。显然 ,这位学生“内化”了这一细节 ,加深了记忆 ,以致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教师并不知道这次遗漏事件对这位学生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聪明的教师知道犯错误以后向学生道歉的重要性。我认为 ,…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远程研修的学习中看到一位教师执教的“厘米的认识”一课(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面是这位教师执教这节课前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每两年举行一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精彩的教学过程.下面笔者以最近的两节荣获一等奖的同课异构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便于区分,以下分别称呼两位教师为“教师甲”与“教师乙”.  相似文献   

10.
“精讲精练”,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良好方法,也是当今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精讲”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是要言不繁,条分缕析。教师课前要深钻“课标”,挖掘教材内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编写教案。教学时用精练语言.突出重点,准确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对一位教师讲的《孔乙己》公开课,记忆犹新且感想深刻。这位教师把课文的重要情节概括为“四、三、二、一”,即“四笑”(短衣帮的笑、小伙计的笑、孩子的笑、掌柜的笑)、“三辩”(孔乙己的三次争辩)、  相似文献   

11.
吴敬德 《学周刊C版》2014,(8):187-187
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我不禁愕然了.参不参加评优姑且不论,而教室里还有五十多位等待上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位校长请笔者去观摩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师执教《10的认识》。这位老师创设了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听课的教师都很欣赏她的上课状态。但是,笔者对她的教学环节进行统计,7个环节中,只有让学生用"摆小棒"来操作完成“10的分成”这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把童年还给孩子、以实现素质教育,除端正教育思想外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教学。一、学好大纲备好课这好像是“老生常谈”.其实这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一教师要广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备好课的关键是熟悉大纲,掌握教材,了解学生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组织形式等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法,而且要备学法,尤其是要考虑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陆游主张学诗要重“诗外功”。其实,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使自己的课达到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关键也不单在一堂课上的40分钟,还需教师的“课外功”,即这位教师学识功底的厚薄,对教材、教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程度。如前苏联有位历史教师,很成功地完成了一堂公开课,有人问他:“准备这堂课,你花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说:“准备了一辈子。”实际上他准备这堂课仅用了十几分钟,那为什么说“准备了一辈子”呢?…  相似文献   

15.
<正>天底下最亲切动听的称呼应该就是“妈妈”和“老师”吧。妈妈是自己孩子的专属,而老师是一群孩子的专属。我很幸运地拥有这两个“专属”。记得2020年那个疫情肆虐的春天,刚上网课的我们还没来得及摸索这头的“直播”技能,还要兼顾学生那头的学习和生活。“云端家访”便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它牵动着每个学生的心灵、每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演绎着一个个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学会“做人”,懂礼貌,这样才会“人见人爱”。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礼貌、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亲爱的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人见人爱”吧: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有幸听到几节同课异构课,收获颇多。现就印象最深的两节课作一个比较,探究复习导入、语篇呈现、拓展延伸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过程,谈谈基于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该如何体现。(以下两节课教者以A教师和B教师称呼)本节课为一节五年级语篇教学课,课题为译林新版《英  相似文献   

18.
常常有人把教师称为“娃娃头”,“孩子王”,不管这称呼是褒义还是贬义,它至少说明教师总是与孩子们联系在一起。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心灵则比其他教师更为年轻。的确,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教学情境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上课了,她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唱首歌,然后再上课,好不好?”在学生认可的同时,她叫起一位学生,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唱歌。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起来了。等这位学生唱完歌后,这位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刚才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位同学唱歌,…  相似文献   

20.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学生能对答如流就表示他们真懂了吗?参考资料唾手可得,我们能禁止学生课前参考吗?虽说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有专家提出提倡学生看参考书,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为了完成任务会依葫芦画瓢,这样长期照搬参考资料学生还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