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东莞宏远篮球俱乐部和黑龙江哈尔滨华龙篮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篮球掀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中国篮球也已向职业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俱乐部作为职业化的初级阶段,它的产生、发展无疑对我国篮球向职业化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本刊下面发表的两篇有关“宏远”和“华龙”篮球俱乐部的文章,希望对我国进一步深化篮球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篮球实施赛制改革已经三年了,赛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将篮球推向市场,借此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普及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然而“好事多磨”,1997年中国篮球的事与愿违,使众多专家、球迷、篮球爱好者都在为中国篮球出现的“怪病”会诊、把脉。本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篮球改革,关键是体制改革,换“汤”应先换“药”。竞技体育职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无论是生产资料、竞技能力,还是竞技人才,都将成为商品。在将篮球运动推向市场,让篮球商品化的时候,必然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改变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70余篇论文广泛深入交流●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篮球文化论坛本刊讯为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一百一十周年和回顾我国建立篮球职业联赛十周年,中国篮球运动协会与《体育文化导刊》杂志、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于2005年12月8日至10日在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在论坛上作了《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的主题报告(另行刊发)。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副司长梁晓龙、北京奥组委主新闻处处长徐济成、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家宏等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国家体育总局文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篮球正在改革的路上苦苦摸索,期间成绩很大,障碍也不小,其中之一就是观念。 观念是改革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改革要从观念改起。否则难免鞍马不配、本未倒置,拖改革的后腿。观念包罗万象,大到中国篮球向何处去,小到“最有价值球员”的评选标准,都需要更新,需要同过去那套行政观念彻底决裂。 1995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开始实行主客场制。这一举措被称为中国篮球改革的突破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但篮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提高水平,实现奥运争光计划”,还是转变体制,使中国篮球早日走向市场化?尽管答案显然是后者,但涉及到一个观念问题。 像其它体育项目一样,篮球也具有产业的属性,必须实行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篮球运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吸引并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很多读 者朋友来信希望本刊能够开辟一个学打篮球的讲座,以期通过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尽快提高篮球技术水平为了满足广大篮球爱好者的愿望,本刊从2000年第一期开始,特邀前国家男篮队长、前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的黄频捷为大家系统讲解、传授《怎样打核心后卫》《怎样打攻击后卫》《怎样打前锋》《怎样打二中锋》《怎样打大中锋》《怎样打替补》等几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希望本讲座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篮协之声     
《篮球》1999,(9)
全国篮球工作会议将在上海召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跨世纪中国篮球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篮球协会定于5810-12日在上海召开1999年全国篮球工作会议。篮球工作会议期间,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作历史性的回顾;研讨2010年中国篮球发展...  相似文献   

7.
《足球世界》副主编 冯剑明 在第十九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上,中国队惜败韩国队,不但丢掉了亚洲冠军,而且还首次失去了参加世界篮球锦标赛的资格。面对改革中的中国篮球的滑坡现象,不仅篮球界人士反应强烈,同时还引起了各个方面人士的积极关注。日前,本刊记者就中国篮球在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采访了多年从事足球宣传报道工作而同时又十分关心篮球的《足球世界》杂志副主编冯剑明  相似文献   

8.
按:1993年11月23日,北京市篮协教练委员会和科研委员会邀请在京篮球专家30人举行“中国篮球运动改革的方向”专题研讨会。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刊在今年第三、四、五期《篮球趣史》一栏中发表的“近代中国篮球群星璀璨”一文提到了四五十年代威震东南亚的上海华联篮球队。当时上海华联篮球队的队员、现已84岁高龄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震中老人在阅读了本刊发表的文章后,浮想联翩。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华联篮球队的历史,李震中老人亲笔为本栏目撰写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篮球城市”之一莆田市的篮球运动管理体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认为,篮球协会是“中国篮球城市”篮球项目的主要管理机构,应扩大城市篮球协会的权限和范围,设立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理顺篮球管理体制的层次地位和结构关系;加强培育、发展和规范篮球市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加大场地设施的经费投入;建立评估激励机制,以保证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木丁 《新体育》2008,(10):60-61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一个噩耗通过互联网传开。穆铁柱,这个在中国篮球史上名噪一时的巨人,离我们而去。如今,篮球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在中国大地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提起篮球,人们就会想到姚明。30年前,穆铁柱就是那个时代的姚明。看看他在中国篮球、亚洲篮球史上留下的一串串足迹,你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的逝世能够令国际篮联发来唁电,称“中国篮球失去了最伟大的中锋”……  相似文献   

12.
由沪、鲁、辽、吉、苏、粤、济军7家男篮甲A俱乐部倡议发起的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去年12月18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如何看待“俱乐部联盟筹委会”的成立?本人认为,这是中国篮球向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同时也是对中国篮球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的一种表现。1995年2月,中国篮球从改革赛制入手,开始在男篮甲级联赛中实行主客场制。在这以后的四年里,全国各地相继有30家男、女篮球俱乐部问世。但是,绝大多数俱乐部只是换了个招牌,仍停留在靠企业或商家赞助的形式上,不仅不具备“造血”功能,而且经营发展受到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近年来中国篮球发展状况。建议:加强中国篮球的顶层设计,凝练中国特色篮球文化;打造复合型运动团队、教练团队;加强体教结合,建立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加强裁判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借鉴国际先进篮球文化和理念,大胆改革,加快管办分离的步伐,提高中国篮球职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林书豪的技战术风格有典型的中国篮球传统特点,主要体现在林书豪动作幅度小、速度快、打法灵巧以及作风强悍等方面.中国篮球也应继承“积极、快速、灵活、全面和准确”的传统技战术风格,要创新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开拓篮球文化、营造良好的篮球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篮球俱乐部发展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年前,中国篮球在以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为宗旨的倡导下拉开了改革的序幕,这一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篮球从封闭的计划形态走进了市场形态,标志着篮球已经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这是篮球质的飞跃。看似简单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在当前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时代下,应兴起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文旨在科学认识和把握篮球文化的内涵,对中国篮球文化进行解析,提出构建中国篮球文化的方式方法,把握中国篮球文化以及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篮球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篮球运动的社会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前进过程中,还存在与篮球国际化潮流不和谐的因素。通过对篮球价值和篮球竞赛中不正常现象问题的探讨,提出健全篮球竞赛法规,改革人事制度和竞赛体制,是保证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篮球是由外国人带进中国的,而在中国篮球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在能治本的教练环节上,近四十是年来一直是国产教练把持国家大局。是中国篮球在教练方面强到不需信奉“拿来主义”?还是固步自封?我想中国篮球现在一直积弱不振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  相似文献   

19.
改革会带来新的机遇,无论是业界人士、专家,还是学者,只有不断集思广益,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我国篮球文化研究才能使我国篮球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文章对篮球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中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对策,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姚明现象是中国篮球迈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影响着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对中国的篮球理念,篮球市场文化,高校篮球文化,街头篮球文化这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姚明现象对中国篮球文化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