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俗学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初民的灵魂信仰中,普遍盛行着灵魂游走的观念。灵魂游走除了暂时性的与肉体分离(梦境、影子、疾病)和永久的离体(死亡)现象外,还寄存于体内某一器官和体外的它物中。本文通过古今中外有关灵魂寄在风俗的大量资料,专题分析和论证了这种现象的种种形式、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实施灵魂工程是高校的责任,高校实施灵魂工程的依托点在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上,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状况,作者认为,首先应从直接承担德育的“两课”教育做起,其次理工科教育,理工科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灵魂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教育过程中,你可以灌输经典的知识,可以传授超群的技能,但当这一切都缺失了灵魂的时候,我们所教育出来的不过是一群“机器”而已。  相似文献   

4.
“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当读到周国平先生《灵魂的在场》中的这句话时,我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句话不正是对当前中学生作中一些怪现象的最好概括吗?章本该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人若缺乏灵魂,就是行尸走肉;若缺乏灵魂,就是劣质的字建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十分欣赏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中,我也拥有一个世界”。其实,莎士比亚也是被命运之神囚禁在核桃壳中的人。他一生虽遭遇坎坷,但却无泪。他的泪呢?他的泪凝成了让千万万读者泪雨倾盆的罗密欧、朱丽叶、哈姆雷特。别再说一颗高贵的灵魂只有“果壳”那么大的庙宇了,高贵的灵魂能与千万万颗善良的心灵相遇!“灵魂没有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得多好。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灵魂呢,他的灵魂的庙宇在何处?我想,他的庙宇应该在优美的文学世界中,在他学生的善良心田里。我,一位60年…  相似文献   

6.
张洁对中国女性的性爱理想、灵魂裂变探索了20余年。在《无字》中,以“故乡何事又重来”为精神线索,张洁苦苦追踪了三代女性灵魂的轨迹,分别为她们营造了三个精神家园和灵魂栖宿地:儒家、佛家、道家。但是,这个由儒佛道三原色的民族宗教之花环绕的灵魂故地,似乎也不能成为女主人公吴为实现爱情理想的殿堂。张洁站在世纪末的门槛上,面对在世俗化社会中“无为”理想的凋零,吟唱了一曲凄迷的悲歌。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艺术形式中最纯粹的艺术,被誉为皇冠艺术。黑格尔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贝多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以“灵魂不灭”的原始信仰为依据,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美丽多情的鬼魂形象。这些鬼魂摆脱了世间礼法的束缚,出入于人间。阴司和梦境。他(她)们在品德、才能和情趣上,兼备人鬼仙狐的诸多因素,在非现实的灵魂幻想中,向封建社会和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从皇帝、王公大臣到州、县衙门,嬉笑怒骂,痛快淋漓。科举不公、人间不平、官贪吏虐等一切丑恶现象,都以灵魂幻想的形式揭示出来,并予以痛斥和鞭挞,这正是《聊斋志异》灵魂幻想描写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灵魂加工     
GDJY自从做起了老师,我便总以为自己的灵魂真的远远比学生的灵魂高尚,自然也就在学生面前多了份权威的感觉,少有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总是对学生的“忤逆”大为恼火。为什么我们做老师的用心良苦,而他们却仍是我行我素呢?后来,一篇学生的文章将我震撼:“如果众生平等的道理没有差错,那么,一个灵魂就没有资格去加工另一个灵魂。我不相信谁的灵魂配来加工我,也不相信我的灵魂配去加工别人。任何灵魂,都难免被命运加工。但是任何灵魂,都不应当被人为地加工。被禁锢的灵魂应当解放,被扭曲的灵魂应当舒展,被催眠的灵魂应当唤醒…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掘。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只有改进指导阅读的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彭远华 《阅读与鉴赏》2007,(10):43-43,40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哪有“紫色”的呢?从修辞学的角度,显然是说不通的!从感情的角度,褒义有“美丽的精灵”,贬义有“丑恶的灵魂”之说。为什么有“紫色的灵魂”之说呢?  相似文献   

12.
苟强诗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4):24-26,38
色彩不仅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修饰成分,更重要的是透过色彩本身,其背后显现出的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诗人自身的灵魂(思想)状态的呈现。从戴望舒诗歌,可以看出诗人诗性家园中色彩的丰富性,以及诗人灵魂状态。在戴诗丰富的色彩中,青与黑无疑是戴望舒诗性家园的主要色调。这两种色彩象征着诗人完全不同的现代性生命体验,呈现着诗人诗性灵魂的多面性。在充满社会剧变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戴诗中所呈现的“青”与“黑”同时也构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灵魂的纠结,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3.
颜建军、胡泳在《海尔中国造》中指出,“企业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而这个灵魂如果永不衰竭,永葆青春,企业就永远存在。”其实,这种观点用于学校也是恰当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化同样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凝聚和激励师生员工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党建是党的灵魂,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高校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新时期。要创立“高校党建学”,开设常规课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思想作风建设,完善民主政治建设。重视和谐文化建设,以党建作为高校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虞薇静 《新读写》2014,(4):10-11
“不管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探究自然的奥秘都能使人避免沉迷肤浅的娱乐,并平息激情引起的骚动,用一种最值得灵魂沉思的对象来充实灵魂。给灵魂提供一种有益的养料”,这是让·雅克·卢梭在1771年8月22日给德莱赛尔夫人的信中一开头就写下的话。  相似文献   

16.
一、回首间:丢失了课堂的灵魂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灵魂,教学亦然。一个好的灵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角意识,从而有利于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所以,在历史课堂中确立教学主题或教学立意对实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但走进当前的历史课堂,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林高明 《教师博览》2023,(35):57-60
<正>有位文学评论家提出,写作要“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肖川教授的《有“我”的教育学》一书便具有这样的特征。他的整个写作就是从现实中来,到灵魂里去。在我看来,这本书是肖川教授用生命为教育与灵魂而歌唱:教育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写作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歌唱也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教育写作就是为了歌唱生命,歌唱灵魂。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国家篇》关于国家正义到灵魂正义的论述中,简单地从国家的正义“类比”到灵魂的正义,在逻辑上显然是软弱无力的,这不能视为是柏拉图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的疏忽大意。笔分析了把国家正义和灵魂正义联系起来的可能的三种说法,赞同并力图从“型相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二联系的纽带实际上是理性。  相似文献   

19.
花腰傣人的葬礼及其灵魂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对花腰傣人的丧葬习俗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他们还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灵魂观,而且这种灵魂观对花腰傣人的观念形态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将机械制图教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比作是机械制图教学的灵魂,并将机械制图教学的灵魂进行了剖析,就如何从处理教材、设疑启发、利用教具模型、绘制轴测草图、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在整个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一教学灵魂,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