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把CO2 通入饱和Na2 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 CO3沉淀析出 ,对于这个问题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 :理论上Na2 CO3溶液是个碱 ,有资料显示 :C(Na2 CO3) =1.32mol/L ,14 % ,pH =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 CO3溶液了 :2 0℃时 ,17.7% ;2 5℃时 2 5 % ) ;通常室温时 ,H2 CO3饱和溶液浓度C(H2 CO3) =0 .0 4mol/L ,pH =3.88。当CO2 持续通入Na2 CO3饱和溶液时 ,生成溶解度比Na2 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 (NaHCO32 0℃时 9.6g/10 0g水 ,2 5℃时 10 .35g/ 10 0g水 ;Na2 CO32 0℃时 2 1.5g/ 10 0g水 ,30℃时 3…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1种用于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常温清洁锌钙系磷化液。该磷化液不含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在10~35℃下浸渍磷化5~10 min,1 m2即可生成质量约为2 g的浅灰色、均匀、致密的磷化膜,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90~120 s,耐3%氯化钠溶液浸泡时间为230 min。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李某,女,4d,全身起水疱破溃渗出两天。患儿呼吸表浅,哭声微弱,体温35℃,无大小便,不会吃奶。家属讲曾在当地输液治疗,但用药不详. 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排除药物过敏。治疗及护理要点:1、用激素的同时给抗生素治疗;2、给氧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3、保证液体及药物迅速进入体内;4、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例1,女,6个月,因嗜睡10天,抽搐2次收住院,右耳流脓20天,体检体温38℃,二眼斜视,颈抵抗,心肺未见异常,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1.8×10~9/L,多核86%,糖0.5mmol/L,蛋白1.1g/L,氯化物116mmol/L,确诊为化脑,住院后立即给大剂量青霉素(每天80万/Kg),氨苄青霉素(每天200mg/Kg)静脉点滴,4天后病情好转,抽搐停止,于第16天检查脑脊液正常,第18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做到预防为主.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炎琥宁冻干粉针5~10mg/kg.d,静脉点滴,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点滴,两组均给予清开灵冲剂口服,头孢唑啉钠静脉点滴,疗程3~7天,观察两组体温、疱疹消退时间,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7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患儿 ,女 1 4岁 ,因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5d,发热 1d,鼻衄、呕血、尿血半天入院。查体 :T39.7℃ ,急重病容 ,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可见散在陈旧性水疱疹 ,水疱疹有脐眼 ,伴有出血、坏死 ,大部分已结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异常肿大。双鼻孔纱条填塞 ,可见血迹 ,口唇粘膜稍苍白。双肺呼吸音略粗 ,心腹征阴性。个人史 :曾接种过水痘疫苗。尿液呈洗肉水样 ,急查血常规示 :WBC1 1 .4× 1 0 9/L,RBC3.93×1 0 1 2 /L ,HB1 2 5g/L ,PLT67× 1 0 9/L。血沉 :8.7mm/h,血钾 3 .4mmol/L ,IgG、IgA正常 ,IgM2 .64g/L增高。B超示双肾未…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 ,5岁 ,因“皮疹 3天 ,加重伴发热 1天”入院 .患儿于 3天前因流涕、咳嗽、声嘶 ,其家长自行予以“严迪、急支糖浆、板蓝根冲剂”服用 ,当晚服药后约 1小时 ,患儿即出现皮疹 ,以躯干部为甚 .家长未予重视 .次日晨起后再次服用上药 ,约半小时后 ,皮疹明显增多 ,且遍及全身 ,奇痒难忍 .至皮肤科就诊 ,诊为“药物性皮炎” .嘱停服上述药物 ,予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强的松”等治疗 ,疗效不明显 ,并于 2天后上述症状加重 ,皮疹融合片 ,出现高热 ,体温波动在 39 5℃~ 4 0℃ .为此至本院求治而收住院 .追问病史 ,患儿系过敏体质者 ,曾对…  相似文献   

8.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其与血钠、血钙、血糖等亦有一定的关系 ,现将我们收治的 2 5例高热惊厥患儿情况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 .9~ 2 0 0 2 .4月共收治惊厥患儿 2 5例 ,年龄 7个月~ 6岁 ;其中男 15例 ,女 10例。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 18例 ,肠道感染 7例。1.1.2 临床特点 均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惊厥持续时间 :≤ 10min者 10例 ,>10min者 15例 ;惊厥次数 :1次者 16例 ,2次及以上者 9例 ;惊厥时的温度 :38℃~39℃ 10例 ,≥ 39℃者 15例。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血 2ml,用日立 715 0全自动生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有些物理习题用常规方法来解往往推算复杂,甚至无法解出,但如果根据题意巧作假设,则可快速解答.假设有以下几种: 一、过程假设 [例1]将40克10℃的水、30克30℃的水、20克70℃的水混合,则混合后的温度是() A.30℃ B.40℃ C.50℃ D.无法确定 解析:此题可作过程假设.假设它们均降温至0℃后再共同升高温度△t,则有cm1△t1+cm2△t2+cm3△t3=c(m1 +m2 +m3)△t,即40g×10℃+30g×30℃+20g×70℃=90g×△t,解得△t=30℃.因此选答案A.  相似文献   

10.
因药物过敏致全身大疱性松解萎缩性坏死型药疹合并多脏器损害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男性,24岁。因全身起大疱皮疹、糜烂、渗出伴发热8天入院。于1995-5-23因咽痛诊为“急性扁桃腺炎”服SMZco2片2/日,至第4天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紫红色皮疹渐变成大小不等松解性水疱,测T:39.℃,伴眼,口,阴囊糜烂渗出,按“麻疹”给予输血,青霉素,白酒擦皮肤处理后病情加重于1993-6-1转我院。否认有毒物接触史。查体:.T:38.5℃,P:106次/分,R:20次/分,BP:16.0/10.7KPa,急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个月。因突然高热、呕吐、腹泻伴抽搐15天、于1990年7月且10日入院。患儿于15天前突然发热40℃,呕吐奶瓣子,腹泻稀便,无脓血,吐泻每日均约10余次。病程第3天突然抽搐,继之昏迷,在当地医院住院12天,经“青霉素”、“氯霉素”、“洁霉素”、“氨苄青霉素”、“氢化考的松”等治疗,神志转清,呕吐次数减少,仍高热不退,腹泻不止,转来我院。入院体检:T40.2℃,神志清晰,皮肤无瘀点瘀斑,前囟平,心(-),两肺散在湿罗音,腹软,肝肋下及  相似文献   

12.
1 试题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 ,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 ,测量时间均为 1小时 ,测量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 (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单位 :mL)。  在充分光照下暗处15℃ 2 5℃ 15℃ 2 5℃CO2 减少量 2 2 .4 5 6.0CO2 增加量    11.2 2 2 .4  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 2 5℃条件下 ,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 g。(2 )在 2 5℃条件下 ,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积累的有机物假如都是葡萄糖 ,则积累葡萄糖g。(3)如果一天有 10小时充分光照 ,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均为 2 5℃ ,假定…  相似文献   

13.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非少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两例较为特殊,现报告如下:例1,男,6岁。主因腹痛、腹胀、食欲不振10天,于咳气促2天而就诊。患儿于10天前因患“痢疾”当地给予氯霉素250万单位肌注3次,腹泻好转,但腹痛、腹胀不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性,3岁。主因发热、流涕、咳嗽10天,呼吸困难1天,意识障碍2小时于1992年4月2日入院。无胸痛。入院前口服麦迪霉素,肌注氨苄青霉素、氟美松3天,病情恶化。查体:T35.2℃,R62/min,P112/min,W14.5kg。浅昏迷。皮肤冷,苍白,无皮疹。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口唇发干。颈软。左胸叩浊,左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少量干罗音。心率112/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软,肝右肋下5.0cm,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在YMA、TY、PA、BSE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AWCS13-4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最佳p H为7.0,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温度为30℃。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培养组合为:每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10 g,酵母粉3 g,Mg SO4·7H_2O 0.2 g,K2HPO40.5 g,NaCl 0.1 g,CaCl_2·5H_2O 0.05 g,Rh微量元素液4 m L;p H为7.0,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6.
例1 有A、B两种物质,其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1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物质A.在30℃时,将23g物质B的饱和溶液蒸干,可得3g物质B.在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6年至1984年,共收治小儿破伤风52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本组中,男41例,女11例。其中,10~29天12例,1~5岁8例,6~10岁12例,11~14岁20例。二、地区:农村患儿50例,占96.1%,城市患儿只2例,占3.9%。三、感染途经:头、足、手外伤42例,占80.7%,脐部感染以及旧法接生6例,占11.5%,疖肿,软组织感染4例,占7.8%。四、潜伏期,发病至入院时间,住院日数:(1)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50天,以6~10天为最多,共30例,占58%,平均  相似文献   

18.
一根据溶质和溶液质量的计算例1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问:(1)需蒸发水多少克?(2)需加入KNO3固体多少g?解析:本题应紧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求解。(1)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溶液的质量应减少一半。即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100g×12=50g。(2)加入KNO3固体,溶质质量增加,同时溶液质量也增加。设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为x,则100g×10% x100g x×100%=20%摇x=12.5g例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36g。在20℃时将10g食盐溶于25g水中,求所得溶液…  相似文献   

19.
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CO3沉淀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理论上Na2CO3溶液是个碱,有资料显示:C(Na2CO3)=1.32mol/L,14%,Ph=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CO3溶液了:20℃时,17.7%;25℃时25%);通常室温时,H2CO3饱和溶液浓度C(H2CO3)=0.04mol/L,Ph=3.88.当CO2持续通入Na2CO3饱和溶液时,生成溶解度比Na2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NaHCO3 20℃时9.6g/100g水,25℃时10.35g/100g水;Na2CO3 20℃时21.5g/100g水,30℃时38.8g/100g水).  相似文献   

20.
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CO3沉淀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理论上Na2CO3溶液是个碱,有资料显示:C(Na2CO3)=1.32mol/L,14%,Ph=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CO3溶液了:20℃时,17.7%;25℃时25%);通常室温时,H2CO3饱和溶液浓度C(H2CO3)=0.04mol/L,Ph=3.88.当CO2持续通入Na2CO3饱和溶液时,生成溶解度比Na2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NaHCO3 20℃时9.6g/100g水,25℃时10.35g/100g水;Na2CO3 20℃时21.5g/100g水,30℃时38.8g/100g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