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当今的作文教学使人发憷是一些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批改学生的文章常常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几乎千人一面,语言枯燥无味,形式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要想让孩子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多彩,必须走进孩子的生活,必须让孩子先有生活、后有作文。我们要提倡孩子写自己的生活,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快乐和轻松。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项学习活动?我认为,学生只有学会体悟生活,才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教会学生观察小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大道理。只有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文章才能写得"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正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地处黄海之滨、云台山下,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现有48个普通教学班,一个特殊教育班(培智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教师146人。其中省特级教师3人,市区各级名特优教师90余人,省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3人,市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4人。学校以"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追求卓越的气势,力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作文教学使人头痛已经成为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批改学生的作文常常是一种精神的折磨,不批不改对不起天地良心;而要批要改,却几乎千人一面,语言枯燥无味,形式大同小异。而学生也同样遭受折磨,面对着题目茫茫然,直到非交不可了,只好生编硬造,东拉西扯,凑够800多字,向上一送了事。且不说老师不会满意,就连自已都觉得寒碜。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每周一篇作文,尽管学生搜肠刮肚的苦作,教师玩命的精改,但仍收效不大。少数学生不无嘲讽地说:“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 写作教学的现状迫我深思:“精批细改”是“一言堂”在写作教学上的表现,教师以一人的是非好坏标准去绳正百余人的习作,以一己的感情去统一百余人的感情,以一人的爱好去衡量百余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写,语文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观察者、参与者和叙述者,让写作成为学生向读者倾诉生活的一种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写自己身边的景,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了解的事。  相似文献   

8.
学生写作文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生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平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感受深的素材,同时学生通过阅读、看影视、与人交谈请教提高认知水平,并坚持写作、总结得失。教师给出的作文命题也要开放,易于学生立意选材,对学生作文也贴近生活的修改。学生把写作看做是多彩生活的点滴记录,就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得心应手的抒写。  相似文献   

9.
生活作文     
作文,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难教,中学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或是升入大学,往往写不成一篇象样的文章。面对这种学生写作能力差,文字表达能力不高的现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很好地反思一下。 就目前的中学生作文来说,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写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抒一些无病呻吟的情;二是学生作文除语言上的幼稚外,主要是在作文中爱讲套话,爱写套事。这两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作文教学中的弊端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与生活     
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好多语文教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作文教学。我校每年都有作文教改课题,好多教师也努力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不明显,学生依然怕作文,有些学生为完成任务干脆抄袭作文。究其原因,是学生生活阅历简单,知识经验缺乏,尤其缺乏观察力、思考力。写作文套用资料书中的材料、观点,没有任何新意。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应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11-13日,来自北京、上海、江苏、贵州、陕西、浙江等省市的5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汇聚浙江海盐,参加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教师周刊》主办,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嘉兴市教育研究院、嘉兴市陶行知研究会协办,海盐县教育局、海盐县陶行知研究分会、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海盐县武原中学承办的“全国生活作文现场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杨淑丽 《教师》2014,(9):34-34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对学生而言,它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小学作文教学使教师、学生倍感困惑。学生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苦于习作内容总是枯燥无味、胡编乱抄。一学期训练下来,学生习作水平总不见长,还纷纷患上了“恐写症”。  相似文献   

13.
林小钦 《新教师》2019,(6):28-2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只有让作文走进生活,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捕捉素材,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习作才有源头,语言才有活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喜欢上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话题作文的进一步改革,涌现出了让人啧啧称赞的满分作文,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零分作文,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作文的大讨论.毫无疑问,作文应该是“真情流露”、应该是“有感而发”,然而事实上教师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高分技巧,而忽略了作文的本源.学生的作文不再是一种文字的创作活动,而成为了“模仿和再创造”活动,这与我们作文教学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呼吁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几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梁丽萍 《学语文》2021,(1):80-81
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生活的美好点滴都应该成为学生作文中最美好、最珍贵的资源,而教师需要巧妙、合理地渗透这一点,让学生在作文学习、训练、表达、提升的过程中,尽享生活美学之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用生活之美点燃生长的幸福,用作文之美描绘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与作文     
“看,这作文简直是乱七八糟。”“唉,老师今天又布置作文。”从老师这焦虑中,从学生这叹息中,不难看出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通病仍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两种:第一,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学生当然写起作文来抓头皱眉。  相似文献   

18.
翻阅不计其数的小学生作文选,那些被社会公认、教师推崇、家长认可的优秀作文,主题深刻,立意新颖,洋洋洒洒上千字。但不免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俨然不是小孩子感情的自然流露。再翻翻我们学生的作文本,写作内容不丰富,甚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  相似文献   

19.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师道》2008,(2):49-52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出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的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  相似文献   

20.
生活作文     
《中文自修》2009,(9):54-56
好作文需要生活的滋养。留意你身边的人、事、物.用自己的心灵直接体味生活:欣赏莲花缓缓开放,俯视淡淡的草芽在雪中孕育……这种亲身的体验会让你的眼前呈现一个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你在琐碎平凡中思考着生活的内涵.体验着不凡的感受。然后用文字留下这份体验的感动、惊喜、内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