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有自己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近年来,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相似文献   

4.
尚继伦 《成才之路》2011,(23):94-I0023
一、语文口语教学研究的背景1.新课标的诉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这是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的界定。从新课标的实施不难看出,对于传统的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的转变,强调了口语交际重要性,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读课标中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有效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文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晓彦 《成才之路》2012,(20):10-10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只占三成,良好的交际能力要占到几乎七成,而交际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多么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堂的前提是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创设能激起学生表达需求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并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表达方法、各种交际礼仪。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在低年级口语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叶春丽 《广西教育》2009,(22):20-20,2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听说技巧,还要具有良好的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口语交际中,分八条用近250字对口语交际能力详加表述,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但中小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差劲的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付莉 《考试周刊》2010,(43):68-69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4):34-35
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口语交际在功能地位上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小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如何在口语交际中提升能力?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常常把“课本、课堂、社会”当作口语交际的好场所,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几年来,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许多一线的老师积极投身于口语交际教学,使新时期小学口语交际呈现了许多新的动态。一、口语交际渐趋互动性“课标”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方向。与其说口语交际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  相似文献   

15.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口语交际教学重点包括:培养学生"爱说"的兴趣、教给学生"会说"的方法、训练学生"善说"。通过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基于此点,本文对新课标下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熊瑛 《教育》2014,(6):51
正新课标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呢?鼓励参与,激发"说"的勇气由于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等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不敢当众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说"的习惯和胆量。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教师应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让他们敢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说话、听话合为口语交际,其要求是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李苏菊 《学周刊C版》2010,(10):107-108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重视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低龄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构建口语交际的平台,在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下面我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