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评改中学生的作文。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事理上讲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事实上却有些行不通。往往有些家长向领导“告状”、“要学生自己改作文”,“偷懒”。弄得教师没有安全感,还是回到传统的方法上去,“全批全改,精批  相似文献   

2.
学生互改作文是作文评改的一种途径,这种评改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作文评改的时效性,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升。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作文互改”的作用呢?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五读”在作文互改中最起效。一、读明大意学生作文首先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评改作文首先解决的就是应该是“写了什么”的问题。在学生互改作文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改作文有很多地方是不应该删掉的,有很多地方也并不是多余,有些地方删改后竟与下文矛盾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互改时,看到作文拿笔就改,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3.
作文评改“满堂红”异议高峰目前,一些中小学教师评改作文“满堂红”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所谓“满堂红”就是教师在作文本上大量批改,再加上多条评语,满纸红红一片。教学规律表明,作文评改的原则应是“多就少改”。评语只有符合中小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才能提高中小学...  相似文献   

4.
郑启闪 《教学随笔》2016,(5):123-123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5.
程军 《考试周刊》2013,(43):63-63
教作文难,改作文累,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轻轻松松地教作文呢?文章认为,教师可为学生多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小练笔,加大写作量、灵活机动地对习作进行评改。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备受关注。近年来,"作文评改"这一语文教师的"苦差事",社会各界诟言颇多。旨在阐述指导学生互改作文的必要性、方法和意义。组织指导学生自己来互改作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会互改作文。  相似文献   

8.
重视作文教学并努力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学生互改作文是作文教学模式改革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高效实践方法,教师需要对学生互改作文提出操作要求,指出作文评改评分细则,互改后复查评讲。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这样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我知道,他说的是指作业批改,特别是作文批改。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看看多少分,塞进课桌,然后再也不看了。叶圣陶先生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文和广大教师给学生改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是: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他指出:自古以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而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1.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近几年,许多教师都在尝试通过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它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讲评课上“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参与到习作的评改,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3.
对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他们快乐童年中的“苦差”。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作文评改又何尝不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面对那些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面对那些漏洞百出的“病文”,有时我们不免望“文”兴叹。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评改,我们在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李号 《文教资料》2011,(33):75-76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全由教师代劳,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不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学生互改作文能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因为学生在互改作文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深入思考,反复讨论,从而能逐渐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好,那样写不好,慢慢摸索到作文的写作规律,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做随机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低下作文教学只剩下“一头一尾”。“头”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文题话题,“尾”是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等。中间的反复修改锤炼的过程荡然无存。这大大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本人认为在作文评改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审美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低效率问题。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作文评改自身的必然要求。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改是一个老话题。前些年曾经争议纷纭,诸如“改作文是无效劳动”,“把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教师评改不如学生评改”等等。争论的确促使不少同志探索出一些有益的方法,然而时至今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登上教坛,怎样对待作文评改,如何评改作文的问题又突出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8.
每次评改高考作文卷,我心中总有些酸涩感:作文小学写,初中写,高中依旧写,且密度、强度不断加大,为什么在检验作文素质的关键时刻却“佳作不多,‘套文’、‘四不象文’不少”?是教师指导不够吗?不是。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每一环节,教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传授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具体简明地归纳出写作“套路”;既训练学生写“自选文”,又训练学生写“规矩文”、“定时文”;尝试各种好的作文评改方法——然而,学生作文“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原因何在?从当前的教育实际看,我认为主要有两种:一、学生生活空间太…  相似文献   

19.
陈霞 《现代语文》2014,(10):133-13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再次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评改的理念。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学生“落笔”前写的指导,忽视学生“成文”后的推敲与评改,殊不知,这正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优化学生作文评改的环节呢?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二怕”。就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每遇上作文课,学生们表现出的常常是一种无奈,随后就是找本作文书大翻一通。或者两手抱头,开始搜肠刮肚。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教师批改起来当然也是苦不堪言。更糟的是作文发下去学生并不细看批改原因.教师的辛苦也变成了无效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