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数学教学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展开了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可谓是教改中的一个明珠,广大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颗璀璨的明珠,才能让教学真正走进新课程。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提出了新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过程,从而打造全新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有必要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那些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加以重新审视。只有如此,才能在反思中觉醒,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以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3.
冯威 《考试周刊》2013,(94):163-164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等。新课程正快速走进课堂,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有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任重道远。新课程改革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和一个崭新的平台。面对现实,历史教师只有迎难而上,通力合作,适应新课改,探索新模式,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历史教学才能走进教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形式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预设”和“生成”成了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语汇,并伴随新课改的深入,“预设”和“生成”应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语汇”,只有透彻理解、深刻把握“预设”和“生成”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以及相互关系才能真实地走进新课程,实现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式的切实转变,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有效指导好作文教学,已是我们教师迫切探究的问题。我的教学体会是:指导作文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改变学生不愿作文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教学行为、心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标志。教师转变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会经历焦虑无助期、冲突适应期和创造再生期三个阶段。只有在专业引领、资源配置、制度建设、文化更新等方面为教师转变提供充分的支持,教师才能成功地走进创造再生期,从而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范万敏 《教师》2014,(12):90-90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得以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关注生本、关注生成,强调过程、方法,同时,也不否定教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它突出强调动态性、开放性的生成特质,也需要计划性、目的性的预设特质。只有透彻理解、准确把握预设和生成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以及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地走进新课程,实现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式的切实转变,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观念的改变,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产生新的教育效果。我想新课程给我数控技术教学带来的新理念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平等教学等。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新的理念正冲击教师头脑中的旧有理念。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没有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正好为教师理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程的改革前提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走进新课程》认为“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又说“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就是问题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可见,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对话教学。据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问题教学和对话教学的有机统一。对话是桥梁,问题是大河。以对话串联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以问题展开对话,拓展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16.
师资培训是让教师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和接受新课程的根本途径。只有让每一个教师领会到新课程的精髓,才能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针对教师的培养制度,提出了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培训是让教师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和接受新课程的根本途径。只有让每一个教师领会到新课程的精髓,才能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针对教师的培养制度,提出了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刘羽中 《考试周刊》2010,(54):215-216
现代教育是依托在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中的,教师要想走进新课程,首先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从中去体现新课程精神。只有抓好目标设计、内容优化与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有必要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那些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加以重新审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以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