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叶 《成才之路》2012,(26):37-38
正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小学生,但是一写作文,他们总感到没啥可写,实际上,小学生生活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中应该是有"料"的。可是为什么还是一写作训练就无话可写呢。究其原因,与小学生不注意写作文和缺乏观察生活、捕捉素材的敏锐性有很大的关系。一、创设有话可说的情境  相似文献   

2.
刘莉 《湖南教育》2002,(23):45-45
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获得真情实感。作文的素材源于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只要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真切体验,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写。教师怎样在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呢?一是活动前的指导:提示观察点,提供思考点,帮助学生看得仔细,想得深入一些;二是活动中的指导:组织一些相应的辅助活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我爱家乡”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前可布置学生思考:你爱家乡的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开学后,我让学生写一篇题为《寒假趣事》的作文,我以为学生在寒假中一定经历过很多有趣的事情,应该能写出比较好的作文,然而,好多学生居然无事可写,要么矫揉造作,没有写出真情实感;要么照搬照抄,没有新意;要么记起流水账,搞起大串烧。课后,我问学生:"寒假中,你们做过一件你们感  相似文献   

4.
一、备好素材学生要有话可说,必须要有素材。素材从何而来?来源于生活。因而要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留心身边的人、事、景、物。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周记,把一周内印象最深或意义重大的事记叙下来,或者把观察到的优美景物描写出来。第二周的周一必须上交,老师批阅。并找出好的周记读给同学们听。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在进行大作文训练时,就有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四种能力中,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因此,作文在高考试卷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全国卷的60分,或是福建卷的70分,甚至有比较偏激的看法,认为整份语文试卷,写一篇文章就足以测试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了。不管什么看法,或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训练学生的习作,有一部分是表现生活的作文。这类作文是直接认识生活、评价生活的,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作文技能反映生活,发表见解,是学生将阅读转化为作文能力的实践。这类作文取材于生活,立意于生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类作文写的是生活。论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接触到许多人和事,再加上看书看影视,头脑里应当存有大量的信息。但是,让他们在作文里写教自己的老师,写养育他们的父母,写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却那样难为情,总觉得没啥可写。究其原因,当然与他们不注意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8.
韩军 《同学少年》2012,(11):8-9
同学少年不少同学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有提起笔却不知写什么好的这种困惑,有些学生甚至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半句话也写不出来。要想让这些可爱的孩子摆脱这种困境,我从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0.
周经纬 《海南教育》2008,(10):70-70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有提起笔却不知写什么好的这种困惑,有些学生甚至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半句话也写不出来。要想让这些可爱的孩子摆脱这种困境,我从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作文成绩不高的重要因素。如何发掘学生的写作源泉,让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大多学生苦于作文难,特别是刚刚跨入三年级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上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是他们吸收不足,在作文中无话可说.无语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吸收不足,又如何能尽情的表达呢!因此,针对三年级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在注意指导学生积累——解决“炊之米”,让学生充分的吸收,让学生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4.
朱绍玲 《学周刊C版》2011,(10):104-104
一提起写作文,多数学生都会说:“我就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写什么.从何写起。”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远远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们见多识广,往往刚开个头.敷衍几句,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解决这种局面,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方法是:第一,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其次,要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第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多数教师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是由于缺乏写作素材,于是便开具“药方”,让学生观察生活、补充素材。其实,这种方法很难落实。且治标不治本。鉴于此,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汤继良老师认为,作文难的关键不在于有无素材,而在于学生有无发现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奚建祥 《文教资料》2011,(11):90-9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作文能力较强,想象力不丰富,抄袭、拼凑、杜撰成了学生完成作文作业的途径,因而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作者在如何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展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倡导个性化作文教学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我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总觉得无事可写。于是写着写了千百回的事,说着说了干百回的言。看得人头晕目眩。读得人心底乏味。其实写作就是讲故事,每一个人都会讲故事。你骗人的时候是不是想把人骗倒?为此你是否千方百计地琢磨你的言语是否可信。措辞是否得当。你的表情是否令人信服,你的语气是否让入无疑?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过:“人在生活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可是看一看当前小学作文现状,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怕上作文课的有之;视写作文为负担,厌烦写作文的有之;一提笔就是假、大、空,就是背来的范文中的文字,胡编乱抄的亦有之。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自己眼见心想的活生生的生活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作文教学有情有趣。  相似文献   

20.
郭洪霞 《小学语文》2011,(11):38-3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来说,作文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没有内容可写。对于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学生常常无所适从,要么将他人文章改头换面,胡乱上交模仿、抄袭之作;要么胡编乱造,导致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