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亦如此。课前有效的预设直接决定和影响了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那什么是课前有效的预设,其条件有哪些呢?笔者认为:课前有效的预设,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
“稚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把熟悉的当成陌生的,把再次授课当成首次接触.设身处地揣摩切合初中学生心态的一种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索者、引导者和领路人,同时教师还要能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想些什么,哪些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对哪些知识的学习会出现困难和疑惑,哪些问题便于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哪些问题的提出将引起本节课的高潮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才能更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具备“稚化”艺术.就能使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之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稚化”的目的是求得与初中学生的思维“同步”,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指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过程。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助学单”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核心,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全程助学”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平衡,关注过程,全面效益”,据此制汀“预习助学一课堂助学一迁移助学”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有效教学成了当前课改的重要目标和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来,在各级的教育培训、教学研讨,或教学评比活动中,总能听到“有效教学”这一话题,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小学,高耗低效的课还是大量存在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标意识不强,忽视教学策略的选择运用,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真正做到心中有“标”,手中有“法”,目中有“人”。  相似文献   

5.
肖正德 《宁夏教育》2014,(12):80-80
“问题展示解决课”:一是问题引领,合作学习。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围绕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如发现讨论不积极、不热烈的小组,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不仅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审美能力,净化其心灵,使学生热爱生活,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数学知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载体,解决数学问题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维能力。以下是笔者的一个课例,借助了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个实践。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政治教师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治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与教师课前的有效备课、课堂中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采取有效的教法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听了一节低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公开课。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并搜集相关的图片或实物。课堂上,学生的桌上摆满了土特产,有桔子、板栗、山芋……一张张小脸红扑扑的,急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收获。  相似文献   

9.
问课也就是教学反思,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我们教育者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研究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专业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深谙三问,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一、问教于生1.课前问学生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问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如何?  相似文献   

10.
是什么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呢?比尔·盖茨认为"翻转课堂"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来完成。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结构在时空上颠倒了过来:课前,学生利用教师上传在校园网上的数字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老师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课上,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积极参与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写作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的指导必须向课前延伸。所谓向课前延伸,就是在每次习作之前,教师把本次习作的内容告知学生,提示学生从阅读、观察以及搜集资料等各方面做好习作准备,让学生在习作课上真正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12.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为主线进行评价性的自主合作学习,对生成问题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此模式运行要求课型、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相应地发生变化:一是课型创新为"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和"综合解决课"等;二是教师角色转型为问题发现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等;三是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角色转变为课前主动学习者、课中体验学习者、课后回归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增加讨论环节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充分、高效的分组讨论?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讨论时,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现今阅读教学的低效问题,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学情视角,使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从割裂状态走向相互融合。通过《故乡》一课的教学案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来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学情,阐述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旨在为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益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沈薇 《成才之路》2013,(16):75-75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帮学生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又卓有成效,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去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课前备好课不管你是一个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通读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当然,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这种参与应该是全员的、全程的、有效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这种参与就是引导。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深层次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让学生收获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这需要教师在课前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修改,主动完成。  相似文献   

17.
何东升 《教师》2013,(34):87-87
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课程高质高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立场考虑,注重和实际结合。乡镇学生学习水平低于城市学生学习水平,教师应该积极以“问题导学”模式教学,针对性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通过鼓励自主探索,帮助学生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和把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过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短暂的问题.实践表明,创新导人性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教学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先行组织者”,再在课始阶段组织学生交互反馈)对解决“过程”短暂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供读者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9.
1问题提出 近日笔者拜读文献[1],关保华老师以苏教版《数学5》(必修)第51页“探究与拓展”第19题为起点进行变式探究,“教师步步追问,学生讨论探究,数学思维自然流淌”“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已有认知的前提下,重视对教材的‘再加工’,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这样就能生成支撑学生发展的理性精神,这也许就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所在。”案例为高三数学专题复习课,探究题中直角走廊的宽度相同,导致问题的特殊化,削弱了探究教学的功能。探究式教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经历数学创造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探究式教学要注意什么,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20.
<正>课前演讲因其在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一线语文教师的青睐,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前演讲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却并不理想,教师的主观意愿与实际效果间还存在差距。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有效地开展课前演讲活动?笔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引入教师"下水"示范的做法,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事实证明,这一做法能有效突破课前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