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惟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  相似文献   

2.
张豪 《新读写》2023,(11):32-35
<正>有一种说法,写作就是由“物”到“意”,再由“意”到“物”的转化过程。由这种观点,人们又推演出“物—意—文”的写作过程模式。“物”,是事物、人物、事件,是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经历过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想要表达的意愿。“文”就是我们写成的文字。简单说,写作就是人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或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作文自然也是这样的表达,是运用语言传情达意。一是表达思想,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首先,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写作。学生是写作的主人,对学生的写作自由,教师应该加以必要的保护,对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述,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尊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4.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相似文献   

5.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相似文献   

6.
谢虹霞 《考试》2009,(4):36-36,38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必须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强烈的现实生活基础,不可一味地把写作当成是构造“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基本写作技巧的指导,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让他们先生产一点儿粮食,再开始“做饭”。  相似文献   

9.
郭彬 《文教资料》2011,(33):63-64
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在活动中体验,在阅读中体悟,在交流中升华。学生经过仔细阅读。涵泳揣摩,欣赏文章的优美形象和意境,加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使自己的情感得以丰富。所以。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熏染是在体验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的阅读过程中的。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凡为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优劣。一篇考场作文立意是否深刻、高远、新颖,是拉开考场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更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有关提示中,也明确提出了记叙文“立意要健康”、“感情要真挚”,议论文要“观点正确”等写作要求,可见作文立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课标》对写作的诠释有几个关键点应注意:一是“考虑不同的对象”。就是说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作文题目以及写作的角度,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能够写,也就是让学生“诚心”写。二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绝不是无病呻吟。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即使是老师教授的所谓“作文之法”,也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才能内化成自己的技能。难就难在被称为顿悟思维的“感悟”和“体验”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由此,要改变作文难的局面,作为语文老师第一要紧的是应该想尽办法先放开、搞活,让学生主动地学、主动地悟。教育家巴士卡里亚有这样的话:“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也有犯错误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可以这样说,有了写作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一个是通过文字让自己有所认知,一个是让自己的认知变成文字,可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可以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思考——写作——评价——反思,实现“模仿——借鉴——创新”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写、有创意地写作,鼓励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并由此养成爱好写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理应且必须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写作,知识积累是前提,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也是基础,只有积累了足够数量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学生本身的情感体验才得以丰富和敏锐!情感体验的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再加之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有效的多元评价,让学生的写作步入“自由”且“规范”的理想轨道。  相似文献   

16.
陆蓓红 《文教资料》2005,(26):175-176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7.
阅读欣赏活动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一大批文学艺术佳作,阅读欣赏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与创作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和重新创造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主体性,这是每个组织阅读欣赏的教师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