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筆筒     
制作材料:用过的饮料筒(铁)1个,绿、蓝及时贴23cm×5cm1条,23cm×3cm两条,粘贴画或自画彩色画3-4个,用过的大罐头瓶盖1个,牙签4根,珠子4个,黄彩球1个,约0.5cm厚的泡沫板2块,尺寸为81cm×6cm,6cm×14cm(黄、绿、蓝均  相似文献   

2.
一、硫铁反应微型演示器的用途与特点1.用途:演示硫、铁反应。2.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制作简单,省时节料,不污染空气。二、硫铁反应演示器装配图(见附图)三、制作材料15cm×13cm×1.5cm的大木板一块,10cm×10cm×1.5cm的小木板一块,长6cm、φ2mm的铁丝7段,长8cm左右、φ7~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科书 [1] 中只介绍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 ,而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缺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使他们难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证明紫外线化学作用强的简单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简单 ,教学效果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图 14 0 W紫外灯管 1个 ,镇流器 1个 ,开关 1个 ,灯管脚 2个 ,木螺丝 8个 ,2 cm× 15cm×110 cm木板 3块 ,2 cm× 15cm× 15cm木板 2块 ,0 .3cm× 14cm× 110 cm玻璃板 1块 ,导线、小铁钉若干 .淀粉碘化钾试纸 ,冷水 .2 制作(1)用木板、玻…  相似文献   

4.
刘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31-31
初中阶段在演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实验时 ,常利用太阳光或手电筒光通过凸透镜 ,然后在透镜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找到一亮斑 ,这就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尽管演示的效果和说服力都很好 ,但本人认为还缺乏可观性和生动性 .下面介绍一简易演示装置 .器材 :一块泡沫塑料板 (1 5cm× 4 0cm)、透明塑料纸若干、铁丝若干、激光灯两只 (儿童玩具店有售 )、凸透镜、透镜支架一根、橡皮筋两根、蚊香、火柴 .图 1  制作 :按图示在泡沫塑料板上固定好铁丝 ,做成一长方体框架 (1 5cm× 1 5cm× 35cm) ,然后在铁丝框架的外围蒙上透明塑料纸 ,…  相似文献   

5.
水位报警器     
制作材料:输液瓶、输液器、硬金属甲、乙片(把乙片距一端约1/4处做成能活动的轴孔)、尼龙线、粘有泡沫块的重物、导线、电池、小灯泡,生日贺卡里的电路板和发音片。一、制作支架找一长宽高约是30×20×1.5(cm)的木板做底座,在底座1/3处固定一长宽高各是40×5×2(cm)的木条做立柱,在距上端25(cm)处挖一长方形的窄孔,从侧面打一眼,以备插入铁钉用。用细铁棍和粗铁丝做两个大小不同的环,固定在立柱的另—侧。二、制作自动接通装置自动接通装置主要由上下两金属片构成。1.把硬金属片弯成“”型,用螺丝钉把它—端固定在立柱的中上部。2.把乙金属…  相似文献   

6.
“平行线认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认识平行线,初步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过程可按看、试、画、练四个步骤进行。一、观察想象。教师用a、b 两根细木条代表两条直线,如右图放置在黑板上(直线 a 固定,直线 b 旋转),要求学生观察想象:这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无论  相似文献   

7.
按下图自制一个木板支架: 制作时先用木条做好木支架,再按框的大小取0.5cm厚的胶合板或其它木板两块,用胶粘牢或用小钉固定在框上。然后在按图中所示的位置打孔,能刚好穿过4×100mm的圆铁钉。最后在板的正、反两面涂上白漆,正面画一根蓝色水平线,反面画间距为5cm的蓝色水平线。用这块木板支架和几根圆铁钉可做简单机械实验。板上的圆孔穿上铁钉,可做杠杆  相似文献   

8.
光路可逆原理,无论光是发生反射还是折射都普遍遵守。若能正确地理解这一基本原理,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解决与此有关的一些复杂问题十分有用。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并结合下图,可以作这样思考: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u>2f的情况;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2)的情况。例1小红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且距离凸…  相似文献   

9.
1.材料:10cm×20cm白色硬纸一块,线一根。 2.制作:如图所示,在纸板正面用黄色彩笔画上花盆,绿色彩笔画上叶子;纸板背面相应位置用红色彩笔画上花朵;在纸板两端沿对称轴拴上线。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11.
环保花篮     
制作材料:一次性红色纸提兜一个,饮料瓶一个,透明塑料薄片两块,双面胶一小卷。步骤:1.把提兜打开,剪为4cm×35cm,26cm×7cm,26cm×14cm各一张和1cm×24cm一条。2.把26cm×14cm一张的料如图(1)所示画一条虚线。3.按图(2)所示对折,对折后在上方画宽约1cm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2.
在教人教版五年级《热传导》一课时 ,按照书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实验花费的时间过长 ,火柴棍不易掉下 ,效果不够理想 ,现将自己重新设计的实验装置简介如下 :1 制作材料   18 7cm× 44 9cm木板 1块44 9cm× 3cm长木条 2根16cm× 3cm短木条 3根18 7cm× 44 9cm玻璃 1块红色液体温度计 3根口服液空瓶 3个橡皮塞 3个16 5cm铁丝 2根 ,17cm铁丝 1根粘得牢胶水 1小瓶泡沫一块 ,铁钉若干2 制作方法2 1 将木板木条用铁钉装钉好 ,制成槽状 ,在木槽一端EFG处钻孔 ,将焊接好的铁丝穿入 (见图 1)。图 12 2 将口服液空瓶…  相似文献   

13.
1 制作器材 薄木板,木条,温度计,铁皮,磁性铁皮,粗细均匀且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塑料酒瓶盖,水银,水槽。2 制作方法 1.用厚为1cm的木条钉成长为40cm,宽为25cm的长方形木框,四个顶端钉上四个塑料酒瓶盖(图1—(1))。  相似文献   

14.
[例1]已知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则该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哪一个:(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992年浙江省中考题) 解: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实像时,有:2f>u>f,将u=30cm代入上式,则2f>30>f,解此不等式得:30>f>15,故应选B。  相似文献   

15.
一、制作方法框架:底座M为50×20cm~2的长方形木板,底部前后边各钉一个50cm长、横截面为3×5cm~2的长方形木条,使底座底部变为空心。M两侧边中心B、C处竖直向上各钉一个80cm的长方形木条作为竖杆。顶点分别为A、D。在A和D处锯掉45°角一小块以放内胎。在竖杆前后两边各钉上薄板以形成外侧边凹槽。在A、D之间后边钉一木条起固定作用。在C簧正下方的底板对应点处旋一羊眼备用。横粱:用28寸自行车内胎,沿竖杆凹槽绕框架一周安放,上部AD段为横梁。弹簧振子:采用J_(2110)螺旋弹簧。a簧取原长一半,b簧的E、F点处各系一小线圈(E为中点,F处于顶部b/5簧长),以挂振子。各弹簧倔强系数为1/2K_a=K_b=K_c=  相似文献   

16.
这里介绍的实验装置是我们学校自己设计制造的。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经过多年的演示,证明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效果良好。一、实验装置1.将图一所示电路中的元件,装在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上。2.如图三所示底板(38cm×20cm×30cm):下安四颗可调螺钉,上安一木匣(24cm×16cm×6cm),并将图一所示电路中的元件 E(两节  相似文献   

17.
纸筒打击琴     
制作准备:硬纸一张、铅笔、剪刀、直尺、胶水、线绳、牙签、软木塞。制作过程: 1、在硬纸上画出一个梯形,在梯形内等距离地画出7条平行线,沿着平行线剪成8条。2、将纸条卷成圆筒,用胶水粘牢。用线绳依纸筒长短的次序将它们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装置 仪器装置见图1。2 仪器特点及用途 a.本仪器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制作简便,安全轻巧,容易携带,不易损坏,价格便宜,对存放环境也无严格要求。 b.演示简便易行,并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c.正面演示凸透镜成像(包括成放大虚像)动态规律,反面演示凹透镜成像动态规律,利用率高。3 制作材料 35cm×55cm×2cm的木板1块,电视天线(可拉伸和回缩)1根,自行车辐条2根,带圆环的螺钉4个,中间刻好狭缝的薄铝带2条(如图2),长度都约为30cm,小钉若干,及时帖,用八…  相似文献   

19.
一、已知物距、像距例1 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确定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又因为像距大于物距(v>u),所以像一定是放大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u、像距v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关系是:f2f.又由题给信息可知:u=15cm ,v=20 cm,可得:2f>15 cm>f①20 cm>2f②解这两个不等式,可得7.5 cm相似文献   

20.
为了扩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我们对部分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把摆在讲台上做的实验移到竖直平面上去完成。 例1:演示《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制作一个实验装置。两根一端带锯齿钢片的木条(图1-(a)),将固定好的两块带定滑轮、边沿标有刻度尺的长木板装置(图1-(b))用螺纹旋钮扣紧于木条下端,木条上开槽(10cm×0.5cm),便于用螺纹旋钮任意调节高度。课堂上利用这种悬挂于黑板平面的实验装置,演示时非常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