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昱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23-24,48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人的异化表现为大多数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少数资产阶级,为此马克思曾呼吁无产阶级革命,并构想了人可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自垄断资本主义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构成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但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仍然是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所有制形式,人的异化并没有被扬弃.彻底扬弃人的异化依然要通过彻底扬弃私有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所谓国家所有制,是指基本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掌握和支配.国家所有制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的井田制,西汉  相似文献   

3.
过去,由于我们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从而对劳动就业的理解也带有产品经济观念的痕迹。其一,把劳动就业理解为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形式上的结合。认为在农村,一切渴望劳动的劳动力,都能凭借自然界提供的土地等物质条件就能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不存在通过国家投资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就业问题。而在城镇,一切渴望劳动的劳动力,只有通过国家投资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才能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存在劳动就业的问题。其二,把劳动就业理解为劳动者能获得一定的报酬或收  相似文献   

4.
第二十四章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 (377) 农业集体化是把个体的小农户联合和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大农庄即集体农庄的过程.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对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的工业、运输业等都门立即实行了社会主义国有化,从而建立了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但在农业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分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农业 一、名词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生产队与农户订立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包给农户使用,合同规定农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和集体应对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等。双方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问题解答: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为防止产能过剩的继续发展、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2006年国家要继续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回答1~2题。1.下列属于公共消费的是()A.修建青藏铁路B.建设奥运体育场C.往台风灾区的拨款D.国家航天科研支出2.如果投资过快,最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生产资料价格上升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C.消费品价格上升D.消费品价格下降2005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2006年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提出三项明确指标: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7.
郭海英 《华章》2007,(9):23-23
煤炭产品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市场具有购买者数量少,购买量大,购买专业性强及直接购买的特点.并且需求容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煤炭供需量的关系不仅决定着煤价的高低,也决定着营销工作的难易.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初期,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雇佣工人虽然占有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仍未摆脱受剥削的命运,“一无所有”作为劳动力商品的条件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四、关于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必须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过去国内外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往往只从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Ⅰ(v m)>ⅡC,来论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我国经济学界对此作过进一步探讨。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一般快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因而就要求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发展速度高于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①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公有制的含义所有制是指从社会宏观层面上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混合所有制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新热点,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社会资本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的实证分析,证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将会不断增大,并可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艺术设计首先在于它的实用性,因此它具有经济生命力,而且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艺术设计要以创造功能美为目的,具有艺术性,同时它还必须满足人们在物质和文化上的经济性需求,因此艺术设计经济性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我省民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私有资本的主要栽体,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好体现。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越发展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越快,反之则相反。贵州作为我国西部内陆省份,与先进省份及沿海地区相比,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思想观念的保守、滞后,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轨,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是中国长期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向市场化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现今大学生就业面临一系列问题,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方形成合力,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局势和国际环境来实现一国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跃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便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从而使国家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7.
考试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使用范围和规模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考试产业链,与考试有关的各种产业都被带动,并直接从考试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科举和高考通过各自考试产业的形成发挥了可观的经济功效,进而形成各自社会的考试经济。考试经济兴盛与否,主要取决于考试活动,包括考试制度存在时间的长短及其完善程度,以及考试在所处社会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之大小。考试经济的兴旺发达积极作用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对考试经济兴利除弊,才能促进考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在法治水平、为社会个体提供政治服务、民主进程、公有制、科学技术、决策方式、创新过程等方面阐述政治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单元,西部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自身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力求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东亚地区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崛起,而对于其背后的推动力却有着不同的解释。通过选取制度经济学中关于政府制度安排这一视角综合分析,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并非来自物质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的扩张这些表面性因素推动,而是来自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的推动。从东亚各国、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状况综合分析,东亚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一种有魅力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就是选择了市场经济的二元调节机制这一制度安排,使政府充分发挥了促进经济有效率增长的积极作用。未来东亚地区的经济若要继续保持这一增长趋势,必须要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