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说过:"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7,(1):12-13
上学时有过与亚裔学生同桌的经历吗?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全优而你只能勉强得个中等分数。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亚裔学生进入一流大学学习的比例超高?在美国,亚裔学生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最好的学生群体。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所有的亚裔学生都是最好的.但不可否认,作为群体而言。亚裔学生的确是优秀的。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去美国查档案 去美国查档案的想法,在我是由来已久了。 胡乔木在他的著名论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犯二十年“左”的错误?》中,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对外部压力的“过火”反应,是导致我们走向“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个论断是对的,那我们就不能不设法弄清,在1957年以后的20年时间里,外部世界给予我们的“压力”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大是小,是沉重还是轻微?特别是世界应该了解,所谓外来“压力”,其真实性到底怎样?而作为当时中国最大“敌人”的美国,曾经是我们感到严重“威胁”或“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缘起 按照李普曼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人经由大众媒体了解世界.德国社会学家Niklas Luhmann更是在他的<大众媒体的真实>一书中写到,"关于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经过大众媒体而得知的."  相似文献   

5.
据说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曾经伫立门前长久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谎对一个人有好处.为什么他还应该说真话?”大约半年前,我也曾站在北京街头掂量过类似的一个问题:“如果买盗版书不会被工商抓住,为什幺还应该去买正版书?”思考的结果是,少年维特根斯坦隐瞒了身为犹太人的事实,而我则花10元钱买下了盔版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的长征是那么遥远.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当年红军战士形象是高大却遥不可及的。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叫红军?浙江有过红军队伍吗?参加红军的是怎样的人?他们怀着怎样的梦想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周围还有健在的红军战士吗?带着疑惑、好奇,我们这一群参加“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学生,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追寻传说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6,(2):64-64
鸟儿大都是以双足紧扣树枝的方式“坐”在数米高的树上睡觉的,为什么从不会跌下来?德国鸟类研究科学家日前揭开了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8.
借助媒体,我们看到“占领华尔街”社会运动正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蔓延。马克思如果活到今天,不知道他老人家会作何感想?一个名叫维尔纳·桑巴特的德国学者曾写过《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小书。他有点搞不懂美国,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  相似文献   

9.
你读过凡尔纳那本《海底两万里》吗?你见过德国人建造的真正的地下通道吗?你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可以远离人世仅在地下通道里却过上一种高科技的生活吗?如果你对上述问题感兴趣的话,你真的可以去读一本名叫《神秘的雾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即使你对上述问题不感兴趣甚至对小说类的文字都不感兴趣的话,你还是应该去读这本《神秘的雾笛》的小说。你绝不会失望。 这是一个类似《海底两万里》的传奇故事,但是故事是发生在当下,当然,也有未来。从题材上看,有科幻的含量;但从内容上看,它更吸引人的却是它亦真亦幻的奇特的…  相似文献   

10.
纪实的力量     
林莉 《声屏世界》2010,(1):47-47
为什么总能在电视上看到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为什么这些纪录片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因为真实性,那种最淳朴的东西,不加修饰的东西,往往在我们看腻了那些虚幻的影视作品后出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又回归了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它纪实的力量。《俺爹俺娘》是著名摄影家焦波从他给爹娘拍的近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编成的作品集,  相似文献   

11.
杜杨 《新闻战线》2012,(5):91-92
面对媒介能力日益增强,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表示出极大的忧虑:"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一直以来,暴力新闻频频亮相媒体或媒体抓住某暴力新闻大肆炒作,已经见怪不怪。受众对新异、刺激的新闻有一种本能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捍卫儿童     
《青年记者》2008,(13):8
“童年是灰色的,管教之树常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首童年时光并不觉得“很美”?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过得不像“儿童”?当年鲁迅先生大呼“救救孩子”。今天我们仍不得不疾呼:捍卫儿童!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有的记者有写也写不完的新闻,而有的记者却常常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该去采访什么?为什么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个个精彩,总能写出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却是角度老套,写法陈旧,语言枯燥?有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的因素,更有业务修养的原因,其中缺少发现,眼中没有新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音乐家韩德尔■刘广伊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韩德尔,是位德国人,可是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英国渡过的,因此,德国人说他是德国的音乐家,英国人则又说他是英国的音乐家,并且把他列入了英国音乐家的谱系。为什么德英两国人民都这样爱戴他呢?韩德尔于1685年出生...  相似文献   

15.
梁鸥  牛薇 《青年记者》2007,(1):78-79
你在工作中有好朋友吗?如果从来没人问过你这个问题,当它出现在公司的一份雇员调查中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奇怪的问题。你或许会纳闷,为什么他们想知道这个?这关他们什么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大观周刊》2012,(22):194-194
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教学的内容都相差不远。那为什么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愉快.而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中负担,索然无味呢?关键是情趣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情趣的吸引,感化学生,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7.
刘斌 《新闻记者》2007,(12):88-90
今年9月,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随上海财经记者代表团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行程虽然短暂,效率却非常高,代表团一行6人穿梭在法兰克福、波恩、柏林、汉堡和慕尼黑5大城市之间,顺利完成了对30个机构的登门拜访,这其中有一半是媒体单位。陪同代表团的是阿登纳基金会上海项目办事室主任Thomas Awe先生。中文名叫魏特茂.说快了和“为什么”有点音近,一位十分热情、友好和幽默的德国人。他在路上说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搞笑段子”:有个中国小女孩问他为什么叫“为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为什么”;反正叫魏特茂,不要问为什么。玩笑归玩笑,魏特茂先生还是常常令我们感受到德意志民族严谨的一面。所谓“走在钟表上的民族”:他时时处处扮演掐秒表的角色,一看我们问个不休、无意刹车的时候,就会当机立断插话进来,“还可以问最后两个问题”。若问“密集访问”为什么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严颜  王炜 《出版参考》2008,(12):30-3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都想尽一切办法留住顾客,吸引回头客。然而,用厕所来留住顾客,您想过吗?想过采用比全面撒网更有效的促销手段吗?  相似文献   

19.
他走了,我新闻界的挚友汪应祥,已经走了整整两年。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常想起他,也常常在梦里与他相会。我很少梦见亲人,竟然在梦里见他不下5次,每每都泪湿枕巾。我们之间10多年的感情和友谊,终生难忘。他一走,我就说要写写他,可一拖就是两年。这期间,每当我提起笔来,他那真诚的言谈、真诚的待人、真诚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常常是还未下笔,泪已潸然,以致难以握笔。我曾多次想过,我已是被判了“死刑”的人了,为什么不让我走,而让他走了?为什么老天爷就让这世上的好人早早夭折呢?……在他走了两年之际,我说…  相似文献   

20.
商战中,只有日日出新,销售才能天天出彩。同样,办节目也要有创新,有好的“点子”,才能吸引受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每会为生产出缺少独特创意的节目而懊悔、无奈。是我们愚笨吗?不是,因为我们偶而也能做出一H期出彩的节目,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反响。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聪明才智不能持久发挥,不断生产具有新意、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呢?一、好“点子”为什么难产1.单枪匹马,闭门造车,自认为是好“点子”,实际上没有社会基础和受众基础。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缺乏社会基础和受众基础的想法,不会使节目受到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