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通过“问题解决”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他们应用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解决问题” ,是指学生面临新情景、新课题 ,并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存在矛盾 ,而自己没有现成的对策 ,由此引起寻求处理问题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运用解决问题的环节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操作、求异”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学习 ,以“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质疑是学生探求知识 ,发现问题的开始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质疑问难是激发探索精神、培养能力的最好方法。数学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  相似文献   

3.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凸显以思考与探索为核心的“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走向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情景中的问题结果.使问题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活动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数学活动过程。实践中数学课堂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新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景,而且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问题情景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创造性活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问题导学法"就是以思维科学为依据,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等方式,在教师点拨下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品格,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而对于初三的教学面临时间紧迫,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注重解题 ,因为它不仅能检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 ,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创新的环境和机会。所以我们说 ,解决数学问题与创造性思维是密切相关的 ,是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解决数学问题是以思考为内涵 ,以问题为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们面对新问题时 ,由于缺少对策 ,必然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是在新问题面前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技巧再应用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 ,学生必须综合他所学的知识 ,并把它用到新的、困难的状况中去 ,认知心理学认…  相似文献   

8.
易颖  吴晓勤 《亚太教育》2019,(11):96-97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在阐述该种模式的意义及策略的基础上,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回忆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在解答物理问题时,所需要的物理概念、规律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往往是通过联想而获得的。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应该是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初,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发表了一份指导性文件《行动的议程》,提出中学数学应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宗旨。90年代,“问题解决”思想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认为: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的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性教学.而“问题导学法”把“教学”改为“导学”,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即使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有些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只是根据教材简单设计的,学生思考的思路和问题的答案都是既定的.这些问题往往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线索,并非真的疑问,教师只是想通过这些简单问题,让学生接受并记忆前人已经确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教师在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船决问题,学生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教学活动。“问题解决”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从创设问题情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学科相关内容综合起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科教.学整合策略”是根据整合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历史问题教学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活动情境,把学生引导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知识、领会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的思维方法,最终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发展他们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什么是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出现困难,新旧知识之间就会存在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难以理解新知识,从而提出“是什么”的问题;原有知识和理论已不足以解决新问题,产生困惑,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新情景相悖,产生疑惑,提出“是这样吗”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创造性教学原则 ,是创造性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是指导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准则。本文主要谈谈生物学创造教学中的求异求优原则及其实施。一、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创造的本质是求新。“异”就是新的、不同的、特别的。“优”则是相比最佳的。因此 ,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想的意识和习惯 ;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6.
陈义彬 《陕西教育》2009,(12):11-11
“数以形而直观,形以数而入微。”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通过数形间的时应与互助来研究并解决问题的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为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从事创造活动、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中,寻求独特新颖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就化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意味着要让学生去发现新元素、合成新物质,而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对课本上或教师没有介绍的一些问题提出独特的、有说服力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问题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广义而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新情况、新课题无既有的对策,从而引起寻求处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所谓问题”包括两方面:一种是根据教内容拟定的作业题、考试题、实验等;另一种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有关化学现象的简单实际问题。者是主要的。实验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的核心心理因素是迁移。按照“为移而教”的观点,学生的学习应对后的学习或工作具有较大的帮。应用实际知识解决问题实际上是知识迁移的问题。迁移不是自的,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9.
古启亮 《成才之路》2009,(21):12-12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学生自主独立钻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问题探究教学法,能引导和指导学生自己学懂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探究”为基础来展开教和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为特色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又与一般语义学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主要表现为一种创造的渴望和创造者所具有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有独创性的发现,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才干的目的.我在执教《乌鸦喝水》一文时,力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