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通过对《方法的选择之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的初步探究,发现在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内驱力以及活动中方法的指导方面,值得进一步剖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邵晓梅 《考试周刊》2023,(30):161-16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动手能力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折纸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该活动,幼儿的动手、几何思维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折纸活动能提高幼儿手指活动的灵巧性和准确性,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有利于帮助幼儿构建几何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身边生活实际着手,抓住"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做到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本文将以《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品德课堂的体验活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学习任务分析]《寸金难买寸光阴》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落实和扩展。时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采用成人化的空洞说教向学生讲解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在课堂中要开展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学生体验活动开展的反思,例证"一境多用,深入挖掘资源";"提前预设,巧妙调整点播";"扩大参与,带入全体学生";"多方互动,交流深化感悟",应是品德教师组织和实施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真切体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6.
学习性区域游戏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从而推进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仲亚 《考试周刊》2014,(51):184-185
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以下简称《新课程》)是由学前三年分科的文本教材转向学前四年课程的整合构建,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课程框架和实施方案。本文比较了新课程与旧课程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在纵向比较中总结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的特点,并对实施新课程的适宜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常说"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即每一分钟要起到每一分钟的作用,不能做低效功、无用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数学教学是由一个个的数学活动组成的。要使数学课堂高效,每一个环节的数学活动就要有效率,要起到这个活动该起的作用,要对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有作用。笔者以两位教师(下称教师甲、教师乙)同课异构的"倒数的认识"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数学活动的高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数学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9.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职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若干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探究、实验、制作以及在与同伴互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往,体验快乐,且能够分享快乐。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发挥其最大功效,关键在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应遵循的理念。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本学年结合班级“活动约定”的实践,让学生在民主参与中策划“活动约定”,在弹性实施中落实“活动约定”,并通过适时评价来规范“活动约定”,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成学生行规养成。  相似文献   

13.
课堂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无效探究"、"低效探究"等现象,其基本原因是师生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不当.观察分析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的差异,认识、把握教师指导探究的特征,"因材施教,引导≠提问;指导到位,绝不越位"是有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而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指导行为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挥“娃娃家”最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对小班幼儿三个发展阶段的活动情景进行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幼儿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是,开展的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值得商榷。在课堂教学实践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历史教学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实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得到真实有效的知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梁江伟 《课外阅读》2011,(8):125-125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主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悟这一思想方法,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的全过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活动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始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活动化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知识,增强情感体验,提升道德觉悟,强化道德行为,完善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创设情境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儿极大的兴趣,而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还有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