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研究者历来关注女吊形象所体现的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但忽视对这一形象本身的具体辨析。《女吊》一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形象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形象,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为何文章中作者的情绪会突然转折,并进一步领会本文在构思和写作上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鲁迅在其作品中大量地写到"鬼",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隐喻和寄托。是通过描绘这些活跃在乡村社戏舞台、民间传说里的"鬼"世界,在这个"鬼"世界背后看到人的某些特质来寄托他的一种人生理想。本文就通过《无常》和《女吊》两篇文章来讨论一下这鬼背后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女吊》作为鲁迅遗嘱的衍义,对理解鲁迅晚年思想有着特殊价值。近年来不断有学者以田野调查方式考察鲁迅之女吊与绍剧之女吊的区别,进而推断鲁迅之女吊复仇精神实为一种“发明”。这一观点无疑对把握鲁迅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鲁迅的“女吊”并非绍兴目连戏中“女吊”的简单复刻。故而研究希望通过对“女吊”形象建构的系统梳理,结合不同时期对女吊“复仇”精神的思考,深入解读鲁迅之女吊形象形成的多方路径,以及不同时期解读“复仇”精神的不同立场,进而指出在《女吊》的书写与解读中,鲁迅对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不同时代对以“复仇”精神为代表的“鲁迅资源”的建构同属于一条路径:文化资源的再征用。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作为一十小说车.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进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  相似文献   

5.
邓良秀 《教师》2014,(7):44-45
正关于《故乡》一文的主题,课本注释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想要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陈根先生在《谈故乡的主题》中是这样概括的:"小说以‘我’回故乡的一段经历,深刻地揭露了人们之间的可悲隔膜,突出了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  相似文献   

6.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是教学这篇小说的核心所在。但是,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女主人公的形象呢?笔者通过一节“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示范课,在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切磋中,对这个多层面、多元化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一、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渴求享乐,她是虚荣的牺牲品在讨论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说道:玛蒂尔德不应该有挤进上流社会的梦想,是虚荣毁了她的一生。玛蒂尔德出身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嫁给的又是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这对她…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分析《死后》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入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与以往学者不同的观点,如“钉子”问题,由此反驳了鲁迅写勃古斋小伙计向死者推销《公羊传》,是为了批判商人从死尸身上赚钱的观点,而认为这是鲁迅反对读经、对青年读书问题的深刻思索。此外,文章还对蚂蚁、苍蝇的象征意义做了分析,并将本文的构思和写作风格与鲁迅的另一篇文章《智识即罪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在酒楼上》除了明线、暗线,应该还有一条“隐线”。这是鲁迅在写作时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内心隐秘,读者不能很清晰地看出来。这条“隐线”是:“兄弟失和”给鲁迅带来的强烈的被侮辱、被伤害的情绪,以及鲁迅对兄弟情谊的深深怀念和珍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Q的解读,借以解读鲁迅先生写此篇小说的深意。Q与O的不同特点,是本文联想的一个独特视角,希望给大家解读鲁迅的文章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写宋定伯逢鬼、骗鬼、捉鬼和卖鬼的故事,告诫人们: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连鬼都想骗、都敢骗、都想捞一把的贪得无厌的人。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秋夜》集中描写了两组互相对立的形象:一组是象征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天空和为封建专制主义效劳的月亮和星星;一组是与天空对立的小粉红花、枣树、恶鸟和小青虫。在对小粉红花、枣树和小青虫的比照描写中,作者突现了枣树的具有强烈个性主义的品格特征,从而很好地张扬了作者的个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故事新编>历来多有解说,但因作品以深刻的审美反思透视历史,以独特的艺术方法创造意象,看似"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骨子里却综合多种现实与艺术因素融贯而成.鲁迅凭借独创的艺术想象,将审视人类历史过程的感悟演为文学世界,突破已有的文学表现范式,从而创造了文学对多元存在、多重关系进行全新表现的成功范例.其多元存在贯穿于历史过程,其多重关系关涉到生存空问,而其全新表现则综合小说与杂文、漫画与写实、文献与虚构、象征与影射等多种叙事因素.因此,这部故事集的审美对象性基础乃是鲁迅独特的旧题翻新意的想象,唯有采取超越单一批评方法的透视性、综合性的风格研究,才可望成功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3.
闻尊是一件新见西周铜器,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相当有限大家的见解还存在分歧。尤其是“女毋又一不闻蔑暦”一处,为整篇铭文中的一个重点,分歧又多,在释文、断句、释译方面,需要做进一步深入、全面的探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庄子》的散文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鲁迅和闻一多以其精辟而新锐的理论洞察,于哲学与文学的会通处,抉发《庄子》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散文艺术成就,以前瞻性的成果和富于现代色彩的学术理路,奠定了20世纪《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天问》结篇中“吴光争国,久余是胜”四旬,旧说皆以为吴王闯庐破郢胜楚事,然其与上下文颇有抵牾难通之处,此因误解“久余是胜”所致。本文以春秋末年楚国白公胜之乱作解,参证旧籍,释“久”为“疚”之假借,“胜”为白公胜,子文为楚惠王。是以疑滞冰释,文通理顺.连及最后一问之义亦豁然而解。  相似文献   

16.
《天问》结篇中“吴光争国,久余是胜”四旬,旧说皆以为吴王闯庐破郢胜楚事,然其与上下文颇有抵牾难通之处,此因误解“久余是胜”所致。本文以春秋末年楚国白公胜之乱作解,参证旧籍,释“久”为“疚”之假借,“胜”为白公胜,子文为楚惠王。是以疑滞冰释,文通理顺.连及最后一问之义亦豁然而解。  相似文献   

17.
小说并不一定都是鲜明地批判什么,肯定什么,其目的并不一定是教育人;小说还可能是揭示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或人生中的一种局面,其目的可能在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对于《在乡下》主旨的理解,学生普遍囿于对人性的拷问与批判.其实,我们也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在文本分析的基础将其解读为:揭示一种人生的困局——选择的困局.  相似文献   

18.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它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相似文献   

19.
学者解释《大学》,向来采用朱熹之说,认为《大学》是一篇教育学论文。实际上,《大学》通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道,此论可从四方面得以证实:其一,唐儒陆德明、孔颖达已发现《大学》主旨在于为政、治国;其二,从训诂学层面审视,朱熹之论不合《大学》文义;其三,《大学》所征引的文献均凸显君王治国之道这一主旨;其四,《大学》的内在逻辑—先后阐发了治国之前提与治国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小玲 《文教资料》2006,(26):59-60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沉思整个人类与人性,展示了深沉的意蕴。这其中,形而下的意蕴层,是诗作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形而上的意蕴层则超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体现了审美意蕴的聚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