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子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是在 1 989年 1月 1 3日 ,而两个月后的 3月 2 6日 ,年仅 2 5岁的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对于《面》这首诗 ,它在海子的抒情诗歌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诗歌所蕴涵的丰富信息 ,评论者给予了不同的见解。苗立源在《中学语文教学》(2 0 0 1 .9)中撰文认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年轻诗人对生活的咏赞 ,是他内心喜悦的抒发 ;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诗人给予所有善良人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祝福。”这样的理解在众多评论的声音里 ,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诗评认为表现了海子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开创性地将现实生活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唐人孟《本事诗·高逸第三》云:“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以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六)。同时,杜甫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饱含无比的热爱,诗中无处不流露着他拳拳赤子之心,将民胞物与的博爱和厚德载物的深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杜甫自认“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诗),但…  相似文献   

3.
赵秉忠,是明代一位有强毅操守的硕学和贤者,曾和罪大恶极的魏阉集团作过坚决的斗争。著有《(山其)山集》十二卷《江西舆地图说》一卷。他的《状元卷》真迹,是现存海内外的孤本,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内容宏富,才情横厉,文辞华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六卷。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形式多样,更继承了白居易讽谕诗的优良传统,真实地反映了万历后期和天启年间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以及一个热爱祖国、憎恶邪恶、关心人民的封建士大夫的心态。他的诗,在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明代诗坛上独树一枝。  相似文献   

4.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使他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  相似文献   

5.
外邮恋情     
白居易是唐朝非常著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流传到现在的还有3000多首诗,是唐代诗人留下诗歌最多的一位。他的诗为劳动人民的痛苦而呼吁,对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进行严厉谴责,  相似文献   

6.
李频,晚唐诗人.《全唐诗》将其诗编录为三卷,另在“补遗”中载其二首,共二百零六首诗.他曾从师姚合、方干,一生刻意苦吟,其诗骚严风谨。当时人如郑谷就推崇他为“一代骚雅宗师”;其后如严羽的《沦浪诗话》、范唏文的《对床夜语》、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等皆赞其工力甚深,并有似刘随州(长卿)之说.李频主要生活在唐武宗开成至僖宗乾符年间.《新唐书》卷二百三有其小传,谭优学先生也为李频作了行年考.本文准备在其基础上对李频的生平作些补考.  相似文献   

7.
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群中,晚唐诗人秦韬玉并不是一位独标格调、为人瞩目的名家。《全唐诗》中录存其诗一卷(三十六首)。他的诗典丽工整,内容较贫乏。然而,《贫女》一诗却被人交口称誉并被各种选本所青睐,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8.
<正> 北洋军阀政客徐世昌,曾任清王朝军机大臣、东三省总督、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辛亥革命后又登上北洋军阀政府国务卿和大总统宝座,1922年下台后,迁居天津,以诗、书、画自娱,编选了一部长达200卷的《晚晴簃诗汇》,收集清代诗人6100多家,选人诗27000多首,是迄今收诗最多的一部清诗集。该诗集选收了黔阳县人向文焕的诗4首,但在作者小传中误指向为贵筑(其地在今贵州省贵阳市)人。该书卷13云:"向文焕,字亦庵,贵筑人。明桐梓教谕。有《孤云亭集》"。  相似文献   

9.
张籍,中唐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五卷(卷382—386),通检之,其中与商有关的共计十七首。这些诗分别是(1)《野老歌》“西江贾客珠百斛”,(2)《贾客乐》,(3)《江南行》“江村亥日长为市”,(4)《泗水行》“城边鱼市人早行”,(5)《南归》“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6)《送南迁客》“蛮州市用银”,(7)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这两首诗在课本上和郭沫若的《雷电颂》(《屈原》中的一段抒情独白)编为一个诗歌单元。三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的关注,对旧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对光明和自由的追求。教学目的可定为: (一)学习诗人关心祖国人民命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两株诗苑的琼花:《红烛》(1923)和《死水》(1928)。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如《荒村》;有对劳动人民苦难道通的同情,如《飞毛腿》;有对青春和爱情的汇歌,如《青春》、《红豆》;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颂,如《雪》、《秋色》等。但始终振动干闻一多诗中的主旋律,则是高尚诚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朱自清极赞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红烛》集中的爱国诗…  相似文献   

12.
三、中唐诗歌与白居易、韩愈在盛唐转向中唐之际,有两位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取胜的诗人,一位是元结(719-772),一位是顾况(725-814)。前者以《舂陵行》为代表,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惨遭遇。这首诗和他的《贼退示官吏作》曾受到杜甫的高度赞赏。后者因作讽刺权贵的诗《海鸥咏》被贬官,他还用俚俗口语写了一首反映福建一带掠卖奴隶陋习的诗《囝》。晚年受道家求仙思想的影响,隐居茅山。随着活跃于盛唐诗坛的杰出诗人的相继去世,中唐大历(766-799)前后的诗歌相对呈现出一定的中衰景象。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诗人是李益、刘长卿、韦应物、张志和等…  相似文献   

13.
课内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1.奢华( ) 2.蝈蝈( )3.闲适( ) 4.朦胧( )5.银波微漾( ) 6.寂静( )7.昏晕( )二、填空1.《蝈蝈和蛐蛐》一诗是_______国诗人济慈的作品,诗中写蝈蝈在炎炎夏日的欢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起;写蛐蛐在寂寞寒冬的吟唱,用"___________"一句引领,使全诗意韵和谐。2.《夜》的作者是___________国诗人叶赛尔,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唐琬的丈夫。作为爱国诗人,他力主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但作为丈夫,他对唐琬并非很痴情。在陆母的逼迫下,他没有积极寻找别的出路就休妻;一曲《钗头凤》更是间接要了唐琬鲜活的生命;和爱国诗对比,他所作的怀念唐琬的诗也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5.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1823—1849)的一篇著名短诗。裴多菲是一位极富革命激情的青年诗人,他采用匈牙利民歌体裁,写出了不少鼓动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号召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的诗歌。1849年在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的作品对匈牙利文学影响很大,并作为爱国者和革命家永载史册。这首短诗的译者就是左联作家和烈士殷夫(即白莽),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特别提及此事,介绍了殷夫被捕时,留下一本德文版《彼得斐诗集》。在一首《Wahlsprueh》(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就是《自由与爱情》的译诗。殷夫是在1931年2月2日被国  相似文献   

16.
<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名耀诗坛之后,在一首追忆自己成长道路的诗《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赵近尝示诗》中赞道,“忆在茶山听说诗,观从夜半得玄机。常忧老死无人付,不料穷荒见此奇。律令合时方帖妥,功夫深处却平夷。人间可怀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师。”(《渭南诗稿》卷二)可见曾几对陆游一生开启之大,教育之深,影响之远。曾几不但在诗歌艺术上启诗人之蒙,使他犹如穷荒夜半之中悟得玄机,而且在为人处世上给他以积极引导,使  相似文献   

17.
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作家、诗人、思想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把世界文学史比作大厦的话,他是其中一根巨大的支柱。他一生著述甚丰,有《歌德全集》143卷传世,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写作过程延续60年)、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剧本《葛兹·冯·白里兴根》、自传《诗与真》等,还有《歌德谈话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李白的诗与苏轼的诗作比较,分析他们的诗的画中态。(1)诗人所处的年代;(2)诗人的性格特征;(3)诗人的“取景”视点;(4)诗中“点景”之物的区别;(5)诗中的用“色”。李白的诗像一幅幅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卷;苏轼的诗像一幅幅半工意的水墨画。  相似文献   

19.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4岁应神童举及第,但仕途不遂,40余岁仍官盈川令。有《杨盈川集》10卷。杨炯虽不是唐代诗人中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所传诗作也不多,但一首《从军行》使他在初唐诗坛不同凡响,这首诗代表了唐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崔颁的《黄鹤楼》诗问世一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称赏。历代诗评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重视,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早在唐代,人们就把崔颢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维并称。如窦(?)(jì,同暨)《述书赋》有注说:“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见《全唐文》卷447)可见崔颢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到了宋代,由于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因此,崔颢和他的《黄鹤楼》诗就更蜚声诗坛了。南宋计有功编撰《唐诗纪事》,又收载了《黄鹤楼》诗,并记述了一个小故事,说是大诗人李白游览黄鹤楼时,本想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