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两年前了,我在<参考消息>报的"华人文苑"版上看到了一篇叫<天籁>的散文,选自台湾的<中国时报>,作者署名"阿林".因为内容是写大理的三弦、唢呐等乐器的,文笔又相当优美和老辣,我接连看了几遍后,便对同一个编辑部的小杨说,"这篇<天籁>写得很地道,作者可能是位早年流落到台湾的白族老知识分子吧?"小杨一看哈哈大笑说:"什么老知识分子,是医学院赵敏写的.  相似文献   

2.
大理国梵像卷因出自宋代大理国描工(画师)张胜温之手,故称<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又称<张胜温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画卷>为纸本、设色、贴金,全长1635.5厘米,高30.4厘米.  相似文献   

3.
书名<娴满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娴满香是三个女人名字的简称.<娴满香>就是写这三个女人命运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一部女人写女人的小说.作者宋景贤是洱海东岸的乡贤,原籍辽宁,满族,从部队解甲归田,曾经当过人民教师,后因故弃教务农,解放后随夫来到大理,长期居住在挖色镇.<娴满香>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大理文化>由于坚持办刊宗旨,注重文化品位,在省内外读者中受到了好评.2005年,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从每类期刊中选出一种作为我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发展对象加以审读."<大理文化>被选为全省12种文学艺术类期刊中的重点审读刊物.7月29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办公室在大理召开了<大理文化>审读会议.会上,云南民族出版社文艺室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编审、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办公室成员、审读员李光云作了题为<谈〈大理文化〉的品位>的讲话,此讲话已刊载于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第五期,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许斌 《大理文化》2002,(6):63-64
产生于宋代大理国大理地区的<张胜温画卷>又名<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按李霖灿先生<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所刊图版,画卷中绘画部分计134幅,共描绘各类佛教形象628余貌,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据画卷释妙光跋文,为盛德五年(公元1180年)描工张胜温所绘.画卷据此而得名,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6.
<大理行记>又名<南诏纪行>,是古代边疆行记中的名作.它和<云南志略>(残)是元代云南地方史志中流传至今者.因此,这部书就成为了研究元代云南地方民族史以及南诏、大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7.
最近,州委书记顾伯平作出重要批示,对<大理日报>组织的<静下心来读读书充充电>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大理日报>继续努力,积极倡导"开卷有益",共同营造大理州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浓郁氛围,为构建大理和谐社会贡献知识和力量.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顾书记的批示精神,我对自己平时读书的点点滴滴感情和体会进行了梳理,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大理文化>是云南创办较早的文化刊物之一.从创刊至今,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突出文化品位,立足大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大理文化>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办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刊物,影响了许多读者,成为"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中唯一的地州市级刊物.  相似文献   

9.
云南大理是云南旅游的发祥地之一.二十年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初大理的蝴蝶泉公园,率先雕塑了一尊徐霞客坐像,并引用<徐霞客游记>作为景点的介绍,开创了用<徐霞客游记>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的先河.最近,我再读<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部分.发现全省<游记>有所记载,而目前已辟为旅游景点的已多达50余处①,而其中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约居半数.这些景点如均能与蝴蝶泉公园那样,依托<游记>深挖景点的文化内涵,必将为大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下良好条件.本文选择其中部分景点,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让无数人充满遐想的大理,无论是外观者还是内视者,都曾作过足以满足我们想象的描述:<白国因由>的奇幻,<蛮书>中忽隐忽现的历史痕迹,以及<唐诗>这部煌煌巨著中那些划时代的诗歌巨子们比如杜甫等对南诏的诗意写照、<徐霞客游记>中真实而充满激情的记载、当然还有作为南诏大理艺术史上可称为鸿篇巨制的两幅绘画长卷<南诏中兴图传>与<张胜温画卷>上人神共存的独特传述与历史的钩沉……然后,就是电影<五朵金花>中传神的影像重现,一代文豪郭沫若在诗文中对大理石与蝴蝶泉的激情挥洒,再然后,就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用超乎现实的笔墨对苍山洱海的绝对想象,以及无数个版本的电视影像的无尽诠释……这些,显然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11.
寅公 《大理文化》2005,(4):37-38
云南大理一直是我心中神往的地方--从著名的<五朵金花>到金庸的<天龙八部>,大理在我心目中就是用苍山、洱海、山茶花包装起来的蝴蝶之乡.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从丽江来到了大理,远远看见了暮色中屹立的苍山,而名扬天下的洱海在落霞中泛着金光,古城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吴棠 《大理文化》2009,(3):50-54
<一代才女和艺术大师的千古绝唱--曾昭燏、李霖灿苍洱留芳>一文于2005年<大理文化>第五期首先刊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关注.尤其是她们这一代学人在艰难时世中创造的学术辉煌令人折服;曾昭燏、吴金鼎、李霖灿等人在大理留下的足迹,以及对苍洱一往亲情深的眷恋而写下的诗文,成为大理文化史上的一宗宝贵遗产,将使大理人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3.
有朋友推荐并寄来奇书<大理古佚书钞>一册,阅读间,又读到赵椿先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确有其地>一文(载2002年9月6日<云南日报>)引<大理古佚书钞>(以下简称<书钞>)中的一段文字:"七擒七纵,获降蜀,亮厚待,释孟获诸部,并封获为蛮部头人首领,驻赤石崖(今弥渡红岩)."括号中的说明文字为赵椿先生所加,并非<书钞>注释.赤石崖在哪里,<书钞>中<滇源说源>一文后,编者有明确的注释,不知何故,赵椿先生却把它附会为今弥渡红岩,显然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4.
汪瑾 《大理文化》2009,(3):57-59
一、两千多年前大理就是云南中心   马曜先生在<大理丛书·序>中写道:"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周围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在云南,古代文明是从洱海周围向滇池地区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大理文化>今年第4期推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辑".在云南的文艺刊物中,<大理文化>是以专辑的形式最早推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文艺作品的.这个专辑决非一般应景式的配合形势,而是经过编者认真组织、策划,使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公浦 《大理文化》2005,(1):23-27
我在昆明市文联见到2004年2期的<大理文化>,我向来关心大理,这出于我对它的热爱,拾起刊物一看,有一篇<〈五朵金花〉访谈录>,当然更引起我的兴趣.文章是赵定甲采访张树芳.赵定甲不知何许人也,张树芳倒是我的老朋友,就在2001年三月街民族节前我到大理参加<不谢的金花>一书的首发式,第二天4月8日又参加了三月街的开幕式后,中午在亚星饭店吃饭时还见到了张树芳.老朋友见面格外亲热,李跃云记者还给我俩拍了一张亲切的合影,后来发表在4月18日<春城晚报>上.我不会忘记我们40多年的友情,我一向以最诚挚的感情表示对他的尊敬.  相似文献   

17.
吴棠 《大理文化》2005,4(5):47-51
在大理的文化史上,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是一部震惊中外的学术著作,也是我国考古发掘的经典.要了解大理的史前历史,研究大理文化的源流和社会文明进程,这是一部必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苍山行     
早在少女时代,就从电影<五朵金花>里得知,远在天边有个大理,大理有个苍山和洱海,那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诗情画意的令人神往的地方.前不久我们一行人果真去了大理,终于揭开了罩在心头的苍洱奇观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上关花,始于唐,兴盛于宋、元、明三个朝代,元时将它列为大理的四大绝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之第二.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先生,跋山涉水,展转万里,亲临大理苍山云弄峰北麓"和山"坡地上,即今之花树村背后的坡地间,仔细地观察了这棵久闻之奇特花树,并将观察所得写在了弥足珍贵、传世生辉的<徐霞客游记>之中.……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经赞扬电影<五朵金花>展现了大理"美好的地方、美好的民族、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也许因为五朵金花的故事把大理的山美、水美、人美表现得十分鲜明贴切,从此,五朵金花的故乡便成了大理的代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