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明清时期,统治者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并改善交通,在客观上促进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该时期大理白族经济生活的变迁情况;白族与汉族有周边各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交流、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首先概述了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化的变迁情况,随后探讨了这一时期白族化发生变迁的原因。指出: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化的变迁可以归结为两点主要原因:(1)就内部而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2)对外部而言是汉化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概述了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文化的变迁情况,随后探讨了这一时期白族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指出: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文化的变迁可以归结为两点主要原因:(1)就内部而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2)对外部而言是汉文化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4.
佛教与白族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佛教的经典教义影响了白族民间学创作的内容;佛教的思想影响了白族人学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白族调是白族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剑川是白族民歌的发祥地,当地的白族调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是民众记录历史、传承经验、抒发情感、传情达意、展现自我的手段和窗口,在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白族调的生存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出现了转移和变迁。对白族调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少数民族民歌与民众生活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同时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从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根于本土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地区有了完备的汉文化教学体系,人们重视汉文化的学习,为白族诗人们运用汉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族诗人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如下的修辞特征:平仄格律的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创新.这些既是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本民族诗人们顺应时代的一种创造.白族诗人在有机地吸收汉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过程中,也加进了自己的文化元素,使白族诗人的汉语诗歌写作,在继承中有了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佛教对大理文化的影响是宗教与文化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个典型。佛教自传入大理之日起就与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相互结合,渗透到大理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政教合一或政教密切联系的体制,从而对大理白族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文化也就成为大理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湘西白族民俗文化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语言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迁,呈现出念本性、磨合性、融合性、和谐性等系列动态特征。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闽江上下游地区经济功能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福建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有了渐进的发展。闽江作为福建最大的河流,在福建古代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闽江上下游的经济往来频繁,商业联系相当密切。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社会风气的差异,闽江流域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城市与粮食以及商业性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化,上下游地区形成了经济功能的划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这种区域经济功能的划分必将成为促进明清时期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海外贸易的发展,传统经济结构深层发生新经济因素的变动,造成了整个社会迥异于昔日的文化景象。闽台的社会风气由此发生了重大变迁,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显示出这一时期闽台地区固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布依族学校教育之所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布依族地区统治的政治需要、布依族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布依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明清政府采取了积极发展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政策,使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在明清时期得到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甲马在白族民间村落生活中广泛使用,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白族甲马作为一种处于民间信仰中的民间艺术与村落的信仰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出发,力图呈现村落生活中甲马存在和使用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进而通过对村落日常生活中甲马使用仪式的详细分析.探求蕴含在甲马使用仪式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以挖掘白族甲马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明清石刻诗歌主要内容有:反映战争与人民生活之情状,反映全国各地诗人之行迹和思想,鲜明的适应朝廷要求之思想教化内容,歌功颂德之内容,各地不同风光的多元展示,充当公文角色之内容。明清石刻诗歌与纸质版诗歌形式之不同主要表现在:石刻诗歌多用序与跋,石刻诗歌一般不用或少用诗题,石刻诗歌的刊刻较为灵活。明清石刻诗歌主要作用表现在:补足中国古代文学诗篇,补足中国文学史,补足明清时期记载人们生存状况的史料,有助于文学校勘,以诗进行教化宣传。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伴随着河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河北境内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纷纷建立,膏火、川费有了可靠保证,士子踊跃走进考场,博取功名,河北科举大省形象的确立与此不无关系.在明清时期,由于敢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科举事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各地区科举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中越疆界形成的历史总结,认为中越之间自宋代方出现国家边界问题,历元明清三朝,云南毗越边地民族与中越疆界变迁存在着历史互动关系,二者可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再现出统一的局面,但西北地区的民族矛盾和斗争还相当尖锐复杂,经济开发仍围绕着军需供应这个历史上的老课题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西北经济开发的思路、措施都比前代有了较大的改进,成果也格外显,反映出开发组织的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