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媒介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角色实现从中介向本体的转向,成为了体验和目的的环境.在本体论上,作为技术、语言、环境的媒介影响着文化生产的理性、形态及生态.然而由媒介所带来的新文化秩序也产生了一定负面效能:资本裹挟下技术附魅加强,审美浅表化和泛娱乐化以及建构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面对媒介逻辑控制的不可避免性,应当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加强审美引导和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以更好转化好媒介自身的规则和资源,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文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当代电视新闻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媒体文化学者兰斯泰德的文献观察,主要体现为把记者权力置于新闻场域之中,对权力概念做出新的理论解读;把新闻生产置于权力关系的网络之中,对新闻生产展开新的宏观分析;把新闻生产细节置于观照的主体之中,对宏观理论进行新的微观把握。文章最后提出新闻生产的"另类"创新是理论生命力的灵魂,任何理论的普适性也非万能,因此任何创新与超越都是理论生命力的延伸与继续。 相似文献
3.
媒介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它应为社会公众所拥有,不能为私人、团体、派别等少数人员所垄断,更不能成为少数记者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权是权利还是权力一直是学界争议的话题.由于理论认识的模糊让新闻工作者仍不清楚自己的权责所在,给具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从权力的多元化角度论证媒介权具有权力的属性,阐明一般权力特性在媒介上的体现,并对我国媒体权力的运行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媒介时代以及当今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几大基本阶段,人类语言的使用使媒介权力得以附庸出现,印刷和电子媒介阶段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媒介权力,而到了网络新媒体时代,媒介权力有分化和弱化的趋势。从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媒介权力的变迁,有利于更好认识和利用媒介来权衡媒介权力,媒介权力也将最终回归公众化。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不断推动下,新闻媒体产业的所有权及其内容发生不断融合,边界逐渐模糊,使得新闻生产也发生深度的融合,这要求新闻的生产模式必须在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编辑流程、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有效创新,进而充分发挥新闻效果,实现新闻功能,确保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我党首次提出的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新功能突破了"喉舌论"的理念下的媒介权力与党(政治)权力的单一的从属性结构模式,这一突破建构了当代中国媒介权力监督党(政治)权力的最初合法性,推动了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反腐败报道的实践中所出现的官方"规定动作"之外的"自选动作"--"揭腐报道"的兴起.但是,由于突破之后,媒体权力与政治权力之间一直未能建构起新的明晰的结构关系,因而导致了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具体实践的历程上充满了权力双方的博弈与角逐.而"揭腐报道"实践的起伏,也正反映了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的动摇不定.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深入应用,算法对人类认知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技术的反向驯化作用越来越明显.技术反驯是算法权力生成与蔓延的表现,这种权力的运作不同于传统权力简单地借助于规则和制度发挥作用,它作为一种知识来影响人,并逐步发展为知识体系,使人陷入"技术无意识"的状态.解决技术反驯问题,要着眼于革新人与算法的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媒介竞争中经常使用的价值链一词出发,回顾了这一概念的演变脉络,及其对媒介生产行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价值链正在向空间尺度扩展,媒介生产网络更能概括目前社会情境下的媒介生产方式,体现传播资源的集散运动。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始崛起,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一种多向竞争、交融互渗的媒介生态。媒介融合为知识生产、传播注入了新内涵。传媒技术改进会导致知识形态、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针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者需要多学科的视野,跨越多个领域的话语界限,全方位地审视信息社会的媒介实践。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这也使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本文尝试从媒介融合的现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的裂变与重组、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生产方式的革命等层面切入探讨媒介融合现象,进而分析由此而来的媒介化社会浪潮和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自媒体”传播看公民新闻背景下的媒介权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媒体与公民新闻对原有传播格局进行重构,社会话语和媒介权力在重构中产生转移。本文探讨了自媒体传播中公民新闻带来的媒介权力的补偿性转移。 相似文献
15.
学术信息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传播机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文章首先对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演进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要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及传播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文化的规约下,媒介伦理规范的功利化、媒介伦理评价的政治化、媒介伦理内涵的人品化,成为清末政论报人媒介伦理观的基本特征。其问题,如媒介伦理本体价值的缺乏、媒介伦理建设上社会性资源的缺失,均可从政治文化层面得到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维系民主?》一书的理论平台上对媒体与民主这对孪生的话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阐释了中国语境中的“媒介身份悖论,”并就传播研究的方法论引入了一个“面向实践”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澳门传媒的发展历程,以史学的角度,对传媒的发展及澳门各个时代的社会变迁进行描述式的概括。由于澳门的独特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其在中国的独特历史地位,澳门传媒的发展,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都不仅仅反映澳门本土的社会状况,还同时反映了中葡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地政局和葡萄牙政局的变化。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澳门回归后,传媒的发展才更侧重反映澳门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9.
20.
打造2.0版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一年半了,很多地方在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根据要求,今年年底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但其实任重道远。2020年伊始,将是2.0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开端,是中心建设的黄金时期,也是全面铺开、加紧建设的关键阶段。自主平台建设、中心定位、功能聚合和数据生产是检验2.0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效果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