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所以,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十分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问题。但就目前来看,部分未成年人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怕吃苦、厌学、思想素质较低等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违法犯罪的屡见不鲜。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家长、学校和社会都非常忧心,但在追究其原因的时候,往往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互相推诿、相互责备。客观地说,这一问题并不是由单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不良因素彼此作用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蒙荫昭 《广西教育》2004,(7A):74-74
在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无疑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历来强调青少年的道德建设要做到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形成合力;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协调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尤其是至今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3.
黄金平 《文教资料》2006,(32):102-10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逐年增加,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投入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很多人都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在诱发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诱发未成年人实  相似文献   

4.
陈颖 《吉林教育》2006,(7):85-85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实效,要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有的家长却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责无旁贷”、一管到底。而在学校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的问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如开办家长学校,实行家校联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行有机的德育渗透等,让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体现层次、因材施教,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把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是个极大的鼓舞。中央召开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强化社区和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6.
一、未成年人德育建设面临的现状1.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未成年人犯法不知法,犯罪不知罪,呈现三个特点:①犯罪主体低龄化;②犯罪形式团伙化;③犯罪手段暴力化。2.管教责任相互推卸。笔者调查了解到,对未成年人的管教,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脱节,配合不好的问题。学校埋怨家长"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指责学校"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和学生都责怪政府"没有把环境治理好,花花世界诱坏了人。"部分家长管教子女存在误区,认为家长只管吃、住、用,学校只管教育成长,在管理方式上有的溺爱纵容、放任自流,有的粗暴打骂、棒棍相加。3.边缘弱势群体子女管教难。边缘弱势群体子女因家庭问题,缺少关爱,性格普遍扭曲,孤僻自卑,  相似文献   

7.
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究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从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注重家长的言行一致、坚持家校教育的密切结合等方面,研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学校德育工作以外的许多相关因素,如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德育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学校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点基本都集中在学校和家庭,这无疑是对的。因为未成年人主要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之中,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特殊性在于教师的教育行为始终受到教育管理者的引导和制约,而…  相似文献   

9.
董长茂 《湖北教育》2005,(12):25-25
11月中旬,兴山一中家长委员会举办首届未成年人德育研讨会。 研讨会就新时期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应对现代社会不健康因素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家校教育结合等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研讨会上,大家还共同寻找应对迷恋网吧、厌学、早恋等问题的对策,逐步达成教育策略上的共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形成了教育合力。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0.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本应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事物尚缺乏鉴别能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2月26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相对而言.未成年残疾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学校与家庭、  相似文献   

11.
家庭的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家庭道德责任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家庭道德责任的形成造成冲击;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孩子道德责任的形成受到影响;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使得人们有必要探讨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责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提出综合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构建"大德育观"教育网络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思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及社会都负有重要的责任。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具有作案动机单纯,团伙作案,抢劫对象也是未成年人,抢劫数额小但次数多以及作案手段多为语言胁迫等特点。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并建立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联动防范机制,同时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好家长就是好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争当合格家长,努力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事实上自学校产生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云 《家教指南》2004,(3):2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教育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家庭、社会问题。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家庭应该是性教育的主体。有父母说,我们没有经过性教育不也过来了吗?这话不错;但你们所处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最大的性刺激也就是《红楼梦》中的贾琏、《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而如今青少年面临的是报刊、电影、电视、网络全方位的刺激,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父母应该改变既担心、又不便开口的局面,主动学点性知识,担当起“性家教”的重任。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是一件令家长和学校头疼的事情,家长对“性教育”既担心又不便开…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论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不良因素与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由正常状态转向异常状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曲周县从当地实际出发,利用家长电视学校定期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教育,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营造了一个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育人效果。   该县电视台开辟专栏,每周二在黄金时间播出专题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的一大社会问题.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都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极大的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