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一直采取"以乡为主"的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很少,"最大规模的教育给了  相似文献   

5.
走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起,我国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长效保障新机制。这一改革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少年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推动了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财政部2006年1月11日宣布,中央财政已经预拨专项资金36.9亿元人民币,启动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是革命老区,成立于1983年.全州辖6县2市,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52.62%,农村人口占80%以上。2005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元,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2006,(3):63-64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 号),召开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  相似文献   

9.
周军  黄秋霞 《安徽教育》2010,(10):29-31
<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即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家庭住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其目的在于从体制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起3年内,全国财政将新增经费470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至此,2006年至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将由原来的2182亿元至少增加到265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针对我国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特征,"十四五"期间应当分区域、分项目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基于对义务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和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第一,综合考虑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划分四类区域,分区域、分项目确定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分担比例;第二,调整部分支出项目的责任主体,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担、以省级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第三,分区域确定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最低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针对我国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特征,"十四五"期间应当分区域、分项目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基于对义务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和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第一,综合考虑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划分四类区域,分区域、分项目确定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分担比例;第二,调整部分支出项目的责任主体,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担、以省级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第三,分区域确定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最低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产品空间外溢性的特点决定了以流入地政府负责必然带来供给不足的缺陷,需要中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也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治理。流入地政府代理人内部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需要进行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改变流入地政府不作为和逆向选择的现状。同时要积极探讨"政府购买学位"、"特许经营"、"财政补贴"等公共财政投资民办教育的途径,提高民办教育质量,促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山西的义务教育以实施最早、规划完善、措施得力、效果显著而闻名于全国教育界,之所以能够达到入学率70%以上,名列全国首位,因而被誉为“模范省”,主要得益于拥有一个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了上下互动的经费筹集网络,一直采用渠道宽广、方法多样的筹款途径,同时,还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加大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世军 《天中学刊》2010,25(4):10-13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农村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效率缺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通过精简教职工队伍、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监督等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作用,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尚未改变低重心的政府间投入格局;在明显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形势下,仍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机制。新机制承载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差距,凸显新机制的制度缺陷;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与城乡一体化内在发展秩序的不适应,导致新机制的不稳定性。因此,须在宏观体制和微观治理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广东省X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前后经费变化情况作了调研分析,发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只能低水平办学,艰难运作.而要真正办好免费义务教育,需要政府注意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经费省内统筹与以县为主之间的关系、减轻家长负担与确保学校基本收入之间的关系、普及义务教育的量与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山西农村全面展开后,存在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形式化、取暖费在公用经费中所占比例过大、教辅材料费用依然沉重、校舍维修改造组织管理欠规范等问题。为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化解必须的教辅材料费用、重新核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定额、完善"校财局管"机制、建立农村校舍维修改造电子档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